□李成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
□李成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資源具有數量大、內容豐富、動態和交互的特點,這對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服務產生巨大影響,類型樣式多樣、價值高成本低的信息數據是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基礎。文章在分析當前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不足的基礎上,研究了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目標和方法。
大數據;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
隨著云計算、社交網路、電子商務和物聯網等新型技術的不斷發展,數以億計的用戶不斷地產生著數量巨大的交互數據,各類先進的電子設備,如無線傳感器、移動終端和無線射頻識別(RFID)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設備也都時刻產生著海量的數據,且數據量與日俱增,這都表明我們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是學校存儲數據信息資源的重要場所,擁有巨量的數字資源優勢,在為全校師生提供信息的同時,也面臨著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下為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數據服務的挑戰,這就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和思維,進一步完善數字資源建設,推動數字資源建設,以便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數據信息服務。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類數字信息的發布方式更加多樣化,而且發布速度更加快捷更加方便,在巨量信息的包圍中,人們可以很便捷地獲取信息,但是在海量的信息數據中想要獲取擁有的信息仍然需要花費相應的精力和時間。高校圖書館是教師和學生獲取數字信息的主要場所,有必要為用戶快速從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提供幫助,如何以可視化的形式將信息呈現給用戶,成為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主要內涵。
在大數據時代,數字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的主要環節。隨著高校用戶對圖書館數字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高校圖書館只有不斷地加大數字資源建設力度,開展各種類型的數字資源共享,才能為廣大用戶提供最全面、最優質的數字信息服務。隨著數字資源總量的迅速增加,高校圖書館核心產業的發展,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服務方式的轉變都將受到大數據技術的強力支撐。大數據為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提供幫助的同時,也給數據庫服務的整合、知識發現以及讀者咨詢等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在大數據時代,面對日益增長的數字信息資源,如何對數字資源進行高效的管理和組織,如何深入進行數字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
1.資源整合力度不夠
數字資源整合就是對數字資源進行優化組合,根據特定的需求,把資源重新組合成有機體,這些資源包括數據對象及其功能結構,還包括資源之間的重組和聚類。當前相當一部分高校的圖書館數字化系統相對獨立,信息化建設仍然停留在信息孤島階段,資源整合力度較小。高校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優化數字資源配置,同時對各種資源進行整合,使得資源利用最大化。
2.數據處理和備份需求高
在大數據時代,數字資源種類多,結構復雜,同時體積巨大,包含各種類型的數字資源,比如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和讀者信息等。這些巨量數據必然會產生數據冗余,導致數據不夠簡化,獲取有用信息存在一定的困難。只有對數據存儲和處理方式進行簡化,才能及時獲取所需的有用信息。因此,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存儲計算方法必須具備高效特性。當前的數據處理及備份方式效率不高,結構復雜,難以滿足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數據計算和備份的需求。
3.數據安全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大量的數據借助云計算技術,分散儲存到各個云中,由于用戶的動態性和云計算的復雜性,都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給黑客以可乘之機,用戶的信息數據可能會泄露,高校圖書館的數據信息也可能遭到破壞。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個性化服務,會獲取個人的相關信息數據,其中涉及的個人隱私數據被竊取或者圖書館的數據遭到破壞,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加強用戶數據和圖書館數據的安全。
4.缺乏專業人才
大數據技術涉及較多新技術,比如云計算、人工智能、分布式處理和數據分析等技術,這就對圖書館員的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中有很多具備圖情專業知識的人才,但是具備計算機網絡知識的人才數量較少,且容易流失,這就對高校圖書館提高數據資源服務能力提出了挑戰。
1.構建數字資源數據庫
海量的數據資源是構建大規模數據庫的基礎,且數據的內容和種類應具有多樣化和兼容性。目前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主要為館藏數字文獻,各類數據庫和部分網絡資源、讀者信息和行為等非結構化數據相對匱乏,同時高校圖書館現有數據庫規模較小,種類單一。為了能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需把這些相對獨立的資源整合起來,并匯集其他更豐富、更全面的數據資源。同時數據庫也需要提供豐富的功能,便于用戶對數據進行智能檢索和分析,并提供數據輸出接口。研究并開發一站式數字資源檢索平臺,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發現和獲取信息的服務。
2.構建大數據平臺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建立大數據平臺,快速地對海量數據資源進行獲取、處理、存儲和管理。為了保證數據資源在使用和管理過程中的高效與安全,大數據平臺的建設需做到以下幾點:①可以支持PB級的數據管理和處理及使用規模,同時通過平臺與存儲設備的無縫對接,可以消除信息資源的孤島。②提高大數據平臺內網與外網之間的傳輸效率和安全性能,以保證平臺數據的安全及數據傳輸的可靠和高效。③平臺需具備較強的性能,能滿足高效圖書館對數據處理的QoS需求,能夠實現與其他系統的對接與整合。
3.提高人才的信息素養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環境較為復雜,圖書館員需要努力提高和培養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熟練掌握各類文獻的檢索技巧,掌握相關工具和平臺的使用方法等,并能夠處理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高校圖書館在聘用具備信息技術官員的同時,可以向優秀的館員提供外出深造和交流學習的機會,也可以邀請技術專家現場指導,或者舉辦信息技術知識講座,多途徑提高圖書館員的信息素養,提升館員的信息服務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資源給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圖書館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現有基礎,改革數字資源建設的方式,不斷創新,提高大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不斷提升數據服務能力,實現真正的數字資源管理服務,為用戶提供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優質信息服務。
[1]高琳.大數據思維與圖書館知識資源發現[J].圖書與情報,2015, (1):122-124.
[2]余紅,劉娟.開放數據及其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影響[J].圖書館,2014,(4):87-90.
[3]康春鵬,杜蕊.大數據給圖書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現代情報, 2014,34(5):47-49,55.
[4]白薇.大數據與圖書館數字資源組織建設[J].圖書館界,2014,(5): 72-74.
[5]陳祖琴,蔣勛,蘇新寧,等.圖書館視角下的大數據資源共建共享[J].情報雜志,2015,(4):165-168.
(編輯:秦俊嫄)
G647
A
1671-0568(2016)29-0130-02
李成,碩士,江蘇師范大學圖書館。研究方向:數據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