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明
淺談體育游戲在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作用
□司文明
在傳統教學中,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大多千篇一律,使得學生們對體育課逐漸失去了興趣,甚至出現了厭煩的情緒。因此,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與快樂,成為了體育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
體育課;準備活動;體育游戲
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就是為了完成體育課教學任務而首先進行的必要活動,準備活動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準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保障。以前,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基本上千篇一律,使得小學生們對體育課逐漸失去了興趣,甚至出現了厭煩的情緒。因此,增加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樂趣,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與快樂就成為了體育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而體育游戲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場地器材簡單等特點,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準備活動可以分為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都是為后面的課堂教學內容服務。合理、巧妙地運用體育游戲將更易使學生達到目標,因為進行適宜的活動,學生身體各功能器官可以更好地進入狀態,讓他們注意力更加集中,情緒更加飽滿,以最佳狀態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
1.完成生理方面的準備
運動生理學表明,如果肌肉稍微活動了,其收縮與放松的速度和力量都會增加;如果肌肉事先未活動,當肌肉受到刺激時,最先幾下收縮常常是微弱而無規則的,放松也是不完全的。在這之后,收縮變得有力,放松也變得充分了。由此可以看出,充分的準備活動會起到以下幾點作用:第一,能使學生體溫少許上升,身體代謝率得以增加,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提高;第二,體溫少許上升,能使神經沖動加快,體內毛細血管膨脹,增加了身體局部肌肉的血流量,從而使肌肉的粘滯度降低,其收縮與放松因而也變得更容易了,最終使肌肉功能得到提高。
舉例:大漁網
游戲方法:將畫好的場地作為游戲用的池塘。從游戲者中選出1人作捕魚人,其余學生扮作魚分散在 “池塘”內。游戲開始,捕魚人捕 “魚”,捉住的 “魚”即時成為捕魚人,手拉手做成網去捕 “魚”,被圍住的就算被捉住了。被捉后,立即又變成捕魚人,手拉手組成更大的漁網。直到把所有的 “魚”全部捕完,或剩少數 “魚”時為止。
游戲規則:
(1)“魚”不能跑出池塘,否則就算被捉住了。
(2)“魚”被圍后不能用力沖破漁網,但可趁機從包圍的空隙中鉆出去。
(3)捕魚人只能手拉手去圍捕,不能拉人、推人。
(4)捕魚人手松開就算網破,“魚”可以自由出入。
建議:因為準備活動的時間基本在8分鐘左右,此游戲的捕魚人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多設人數,并縮小游戲場地,以達到準備活動的目的和效果。
2.完成心理方面的準備
在體育教學中,除了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外,還應在組織教法上廣泛采用趣味性和娛樂性相結合的體育游戲進行教學,這是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體育教學的顯著特點就在于學生身體直接參與活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機體活動緊密結合,在反復的身體練習過程中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心理動因,準備活動通過必要的手段和多樣化的方法,使學生可以興致勃勃地參加體育學習,從而為上好體育課做好心理準備。
舉例:答非所問
游戲方法:學生成橫隊站立,教師提出各種問題,指定學生回答,但要求學生答非所問,即學生的回答要與教師問的完全無關。例如,教師問:“你叫什么名字?”學生答:“我身體很好。”教師問:“你穿這么少,不冷嗎?”學生答:“今天是星期六。”
游戲規則:學生的回答與提問相關則要受罰。
建議:此類游戲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所對應的游戲,上面這個游戲可在學生注意力渙散、情緒低沉時使用,可以很快激發起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之重新投入到體育運動中。
3.準備活動中體育游戲的組織方法
(1)游戲的講解和示范。因為時間的限制,所以要求教師要用簡明扼要、生動形象的語言,在短時間內把游戲的名稱、過程、方法、規則與要求交代清楚。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強,一些難度大、不易表述清楚的問題,教師應作示范。如 《大漁網》中教師可以形象地講解,問學生:“漁網破了能不能捕到魚呀?”學生說:“不能。”然后教師要求學生把手拉緊,這時學生便聽明白了,把手緊緊地拉住去捕 “魚”。
(2)游戲的組織。游戲組織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準備活動的效果,所以要用最簡單、最省時間的方法調動隊形,根據實際情況將組數分得多一些,每組人數少一些,這樣學生練習的機會就多,運動的密度和強度就大,有利于達到準備活動的目的和效果。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觀察、詢問,如果發現學生游戲過累,教師要及時做出調整,安排學生進行適度放松。教師的親自參與也會大大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游戲的裁判。游戲的裁判必須做到公正、準確,不然學生會不服氣,還會挫傷學生游戲的積極性。教師要安排辦事公道、認真負責的學生擔任游戲的裁判員,教師做輔助,這也是對學生游戲規則意識的培養。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教師都不能放棄對學生的管理教育。
(4)游戲的結束和總結。當游戲的目的已達到,就應在學生不太疲勞并有一定興趣的情況下結束,公正地評定游戲的結果,并進行認真總結。結束后學生比較興奮,應給他們一點時間進行討論,然后集合,教師小結,對游戲過程中,各隊在執行規則、遵守紀律、發揮集體智慧等方面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及時進行點評。教師小結時要公正評定游戲的結果,指出各組在游戲中的情況,對表現好的組提出表揚,對表現較差的組予以鼓勵并指出其不足。體育教師要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做到獎罰分明,被罰的組要按照事先說好的規定去做,并認真達到要求。
體育游戲是學生的 “良師”,體育老師的 “益友”,在體育鍛煉中功不可沒。有了它,一個看似枯燥的動作練習可以變得津津有味,一個看似沉悶的項目教學可以變得生氣勃勃。因此,體育教師平時應注意廣泛收集體育游戲的素材,做體育游戲教學的有心人,日積月累、分門別類地建立體育游戲資料庫,這樣,一旦用到的時候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選擇游戲性準備活動時,要考慮到氣候、環境以及學生的情緒對游戲效果的影響,避免采用強度大、較為激烈的游戲活動,而且因為小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游戲時間也不宜安排過長。總之,體育教師在準備活動中巧妙、合理地運用體育游戲,能更好地為下階段的體育活動作好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從而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
[1]鄧平,趙其林等.體育游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王步標,華明,鄧樹勛.人體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孫少強,孫廷林.運動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編輯:楊迪)
G623.8
A
1671-0568(2016)09-0074-02
司文明,河北省遷安市第四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