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興福
(中共溫宿縣委黨校 新疆溫宿 843100)
黨校教學工作中對民族干部隊伍建設的研究
宮興福
(中共溫宿縣委黨校 新疆溫宿 843100)
黨校作為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思想理論陣地和領導干部進行黨性鍛煉的熔爐。黨校特殊的培訓對象、特殊的培訓內容和特殊的辦學目的,決定了黨校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國民教育,必須更加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于建設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執政骨干隊伍。新疆地處祖國邊陲,地理環境特殊,邊境接壤國家多,面對新疆的客觀區情,自治區黨委提出爭做具有新疆特色好干部,是做好新疆工作十分艱巨又極端重要條件。本文主要通過對溫宿縣民族少數干部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淺析加強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措施。
近年來縣委政府按照中央、自治區干部選拔任用的指導方針,把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少數民族干部隊伍逐年壯大,結構日趨合理,文化層次逐年提高,已成為溫宿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黨校教學培訓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溫宿縣黨校在加強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客觀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少數民族干部的整體素質偏低
通過調研顯示溫宿縣少數民族干部存在“兩多兩少”現象,即中專以下學歷的多,本科以上學歷的少;初級職稱的多,高級職稱的少,中高層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非常短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少數民族干部對政治理論學習不積極、不主動、理論水平不高。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的系統性、理想信念的堅定性都有較大的差距;二是部分少數民族干部不同程度存在著政治上不強等問題。三是有些少數民族干部在思想上受傳統觀念束縛較重,觀念保守,領導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強,經濟基礎薄弱。
2.少數民族干部來源不寬導致總體數量不足
一是民族教育水平落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意識薄弱。溫宿縣少數民族人口占縣總人口的76.01%,人口比例大,自然條件差,基礎教育比較落后,教育水平偏低,少數民族考生升學率低。二是各種選拔政策和制度的限制。隨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以前招聘政策中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優惠政策隱形消失,而在干部、公務員隊伍“凡進必考”和“公平競爭”的選拔機制下,文化教育水平處于劣勢的少數民族在競爭中難以取勝,又勢必加劇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入口渠道不暢。
3.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雙語”水平不高
一是有些基層干部對雙語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缺乏動力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影響了干部雙語學習的效果。盡管通過最近幾年的雙語學習和考試,少數民族干部雙語水平較以前已有了較大提高,但部分干部在主觀上沒有把盡快掌握雙語作為適應新形勢下工作的必要條件來認識,同時也沒有建立比較合理有效的考核機制,導致部分干部學習雙語缺乏主動性。二是營造雙語學習氛圍不夠。少數民族干部大多數都在農牧業生產第一線工作,他們參加“雙語”強化教學培訓班培訓時間有限,在強化漢語培訓期間,每天兩節或三節的漢語授課時數難以達到預期的漢語教學目的,在課堂上學到的一點漢語知識使用的范圍小、運用機會少,遺忘性很大。三是缺少措施方法。通過調研了解,一些少數民族干部依賴于地委黨校或縣委黨校的雙語培訓而自己未能主動學習雙語,在雙語培訓中,部分干部不能很好的把握住學習漢語的技巧,也不能掌握學習漢語的技巧和規律,學習的內容不連貫、不系統,口語和文字沒有結合起來,學漢字沒有真正理解意思,學習的主動性差,為了考試而學,沒有養成相互學、長期學,不懂就問,知道就教的好習慣,導致學習效率低,影響了雙語水平的提高。
1.黨校教學要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自治區黨委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始終把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重點,加強培養教育。通過嚴格的教育培訓管理,使他們增強黨性,提高理論素養,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五觀”,聯系南疆的實際,解決好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和政治紀律問題,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中央、自治區、地委和縣委的部署,一切行動聽黨的指揮,自覺維護黨的權威。二是要加強業務培訓和實踐鍛煉,大力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的領導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領導到援疆省市經濟發達地區參觀考察;安排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骨干到有關院校進修學習。注重實踐鍛煉,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的組織領導能力。對有培養前途的少數民族中青年干部,特別是后備干部,要及時壓擔子,要在政治上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盡快地成長起來。發現有不良苗頭的,要及時提醒,敲警鐘,使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2.加大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源頭建設力度
建設高素質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必須解決基礎和源頭問題,不解決源頭和基礎問題,就不可能使大量的有文化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干部脫穎而出。一是從學生抓起,加強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教育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大計,是干部培養的基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義務教育的各項政策,進一步落實好自治區關于義務教育的有關措施,扎實抓好少數民族學生的基礎教育。二是采取傾斜政策錄用少數民族工作人員。通過在公務員活事業單位招錄中,按照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降低招錄門檻、定向考錄等方式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同時制定少數民族選拔、培養、交流等計劃。創新少數民族干部選拔培養方法,形成良好的工作機制,確保少數民族干部選拔渠道暢通。
3.加大少數民族干部學習雙語的力度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橋梁,少數民族干部在掌握本民族語言的同時,還應加大漢語學習的力度與熱度。一是堅持從基礎抓起。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錄中,在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錄取懂“雙語”的人員。崗前培訓要把學習“雙語”作為重點,把“雙語”學習當作重要的政治任務來落實,學好“雙語”,用好“雙語”。二是對在職干部“雙語”強化培訓。以縣委黨校為依托,由縣委組織部分級負責,每年分批在縣委黨校舉辦少數民族干部“雙語”培訓班并加大考核力度;發揮住村工作組的優勢在相對農閑季節對不懂“雙語”的村干部進行“雙語”培訓,使他們掌握“雙語”的基本知識,為在實踐中提高“雙語”水平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