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財志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豐樂鎮沙灘小學 甘肅武威 733000)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兒童文學現狀初探
張財志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豐樂鎮沙灘小學 甘肅武威 733000)
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始實施改革,且獲得較好的成效。所以,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積極的完善和改進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的融入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學素養 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現狀
現今,我國整體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對兒童全面素質能力的提升成為老師家長們關注的主要教育問題,語文教育作為小學課程中最為主要的基本型課程,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的教育提出了提升兒童文學素養及美學素養的要求,這一要求的提出對我國小學的語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幾年來,對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素養的教育得到了有效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筆者通過對這些現狀中問題的分析,試圖尋找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以便問題的解決。
1.學生喜歡兒童文學
在小學生里面,三四年級的學生更喜歡兒童文學,而且在小學的時候三年級的學生對兒童的文學表現的興趣比較濃厚,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文字識別能力和心理需求,正是閱讀兒童文學最好的時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兒童文學的興趣就表現的有所下降,這個時候他們喜歡的是少年文學,所以在兒童文學中,一定的閱讀群體是三年級與四年級的學生。
2.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的一個補充,作為一種課外讀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課外閱讀太過于隨意:1.許多學生將兒童讀物的定義為卡通書,并且他們覺得看書就是看熱鬧,圖有趣,只喜歡看圖多的,有調查指出,超過半數的小學生沒有正式的閱讀證,也沒有計劃的進行閱讀,他們的興致就是來源于書的插圖,一般就是把插圖翻一翻就當作是看書了,這樣其實對看書的收益來說是不大的。2.閱讀的方法沒完全掌握。在閱讀中,有些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喜歡仔細的看書,有些就很馬虎的一瞄或者是一目十行,只看少部分,有些同學會懂得做筆記或者是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些就只是瞎翻書,其實兒童文學的培養不僅僅是學生的語文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種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這種培養才會在學生們未來的學習中形成一個好的習慣。3.學生閱讀的指導不夠。在語文老師的觀念里面,存在著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差異,有時候會因此對學生的閱讀意識培養不夠,也存在有些家長認為上了小學就是一個學生了,重視的是其分數與學習,而不是其閱讀習慣的養成,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因為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培養學生專心的良好素質。
1.培養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兒童文學觀念和理念,并要建立現代的兒童文學觀念,要深入了解兒童文學的內涵,并要建立科學的兒童觀,教師要明白兒童文學史是大文學中的一種,是通過語言來塑造藝術形象,并表達作家對感受和生活的語言藝術。教師還要看到兒童是兒童文學的對象,兒童是獨立的個體,同時對文學有著特殊的審美需求和精神需要。教師要做到符合兒童的精神需要來進行兒童文學的教授。其次,教師要大量的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并不斷提升自己對兒童文學的審美鑒賞能力,閱讀量要涵蓋中外兒童文學,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才能豐富自身的審美感性認識,提高認識和感悟能力,提高其教學能力。
2.把握特點,開展多形式兒童文學教學
小學語文老師在自身具備文學素養的基礎上,應嘗試站在兒童的角度對兒童文學進行理解、分析,并通過不同年齡身心特征的了解,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詩歌朗讀、話劇表演的等多種教學形式以兒童思維看待兒童文學,對學生做出指導,通過課堂中創新的設計方案,不斷挖掘課本中枯燥文學作品中的趣味點,以創新的形式進行兒童文學的教學,進而不斷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文學作品中的樂趣,讓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兒童文學素養。
3.老師要有兒童視界
在教學上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用兒童的眼光看待事情,用兒童的思維考慮問題,用兒童所特有的心理去感受。從而制定好方案來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健康快樂地學習。老師要了解兒童文學構成以及分類,兒童文學針對的對象所擁有的特殊性。兒童文學和其他文學有很大的區別,主要以兒童視角為主,讓兒童用自己特有的思維和心理去閱讀。兒童文學是為了滿足兒童這些心理需求而創造的文學,兒童文學和其他文學的區別在于兒童文學都是美好的事物沒有是非曲直,讓兒童有個健康美麗的童年。兒童文學在中小學教材中主要以童話以及兒歌、寓言故事、童話等,盡管它們和一些民間的文化差不多,但是兒童文學本身具體非常獨特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于兒歌表面的意義“歌”,強調的是學生們對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新鮮感等事物的認可,強調對兒童心理心靈上熏陶,最終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4.重視文學的獨特性教學
眾所周知,兒童文學獨特的美學特征和個性主要體現為兒童情趣。兒童文學情趣是指兒童的想象、感情、思想等心理狀態與其相對應的行為以及語言等藝術反映。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情趣對兒童有著重要的吸引力,能夠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兒童文學中的情趣。兒童情趣很多都是隱藏在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有的是通過戲劇化的兒童故事或者情節體現出來的,有的是通過兒童的心理活動表現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從兒童的角度去思維,善于發現童趣。另外,教師還要抓住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根據兒童的特殊性,將兒童文學進行文體特征的劃分,劃分要細致,教師并要了解文體形式的各個分類和特征。要抓住各種文體特征來進行教學,讓學生理解兒童文學的核心。
要想開展良好的兒童文學教學,具體需要充分的抓住兒童文學的教育理念問題,并且需要深入的了解學生們的興趣取向,從而切換到以兒童視角為核心的教學當中。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讓他們養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重視學生們課外活動的重要性,保持勞逸結合,為學生營造出健康、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
[1]姚穎,許曉芝.三十年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述論[J].教育學報,2011,05:85-91
[2]王金禾.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05: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