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茂正
(湖南省辰溪縣仙人灣中學 湖南辰溪 419509)
呵護成長
彭茂正
(湖南省辰溪縣仙人灣中學 湖南辰溪 419509)
在初中的眾多科目中,無論是數理化,還是政史地生,都是偏于客觀規律的理性分析,這可以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但較少數觸及人的情感、人格等領域,基本上是“死”的。只有語文,則是活生生的,包羅萬象的,“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說穿了,語文,以文學、生活為載體,旨在使學生能對社會、對生活、對人類,抱有一種終極的關懷,真誠地面對心靈,能時時感受到快樂、美、愛和幸福。
學生每一個心理成長的變化,語文老師都可以通過日記、作文去發現,去呵護。教完第一單元,結合這一單元從生活中學習寫作,我給班上同學給了一個作文“成長——,可以是煩惱、快樂、淚水……。補充完后再寫。當我批改同學們的作文是時,批改到李文同學,看到她作文題目是:成長的煩惱。里面寫道:“每當父母吵鬧打架時,我坐在邊上,靜靜地欣賞這場精彩的表演,我掏出小刀朝著自己的手狠狠地劃了幾下,手臂便出現了幾道血痕,慢慢地溢出了血,我依然愣愣地注視著這從我身體里溢出的鮮紅的液體,心里卻覺得有種放松的感覺,我發現我漸漸喜歡上了它……”。讀完這,我愕然了,小小年紀,如此想法,如此行為。哪個人不愛惜自己的手臂,還自己傷害自己的肉體。看到這,我都膽戰驚心起來。孩子,人生畫卷還沒有鋪開,成長路上的挫折不知多少……。想到這,我決定找個恰當的時機與合適的方式與她談談心,一天吃完晚飯,我看到操場一側的鐵欄桿邊上,有一個女生靜靜地呆在那,癡癡地望著不遠處嬉戲的同學們,同學們嘻嘻哈哈地飛奔在操場上,還不時叫著她,可她就是不回答也不笑。我一看,這不是班上的李文同學嗎?我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走過去,當我走到鐵欄桿邊上時,她看到了我,扭過臉去,裝著沒有看見我。這時,我輕聲地問了句:“李文,一個人呆在這里,不和同學們一起去玩嗎?”她頭也不回的半晌才說:“我不想跟她們玩”。我說:“我讀了你的作文,寫得很真實,非常好”。她轉過臉來,不好意思地說:“我爸媽經常吵架”,臉上露出不屑的神色。我看了看她那淡淡憂郁的眼神,說道:“可我同時也看到你作文里可怕的舉動”,并關心地問:“小刀傷害自己,一定很痛吧!”她紅著臉說:“我不知道疼,一看到他們吵鬧打架,我就特別煩,心也特別亂,就用小刀刺自己。”我憐惜地說:“下次不能再有這種現象了,太可怕了,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她低下頭撫摸手臂輕聲地回答:“知道了!”這時我才注意到她的小手,上面散落著幾道剛結痂的傷口。我指了指結痂的傷痕說道:“這傷若再重一點,會危及你的生命。”這時晚自習鈴響了,李文了笑了笑對我說:“老師,我上課去了,謝謝你!”看著她走進教室,我也舒心地笑了笑。
第二天上語文課,正好是《再塑生命的人》,此文作者是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她自幼因病成為聾啞啞瞎人,在一個無光、無聲、無色的黑暗世界里不斷摸索,她曾經多么惶恐、絕望,但最終走出陰影。創造出了奇跡。讀完了大學,還寫了十幾部震驚中外的舉世之作。此文就是選自她的著作之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本文主要圍繞她的教師莎莉文老師如何引領她走向“光明”的故事:教她寫字,識字;使她懂得每一種東西都是有生命的;讓她明白愛是什么……從而使身處黑暗的她走向“光明”。學完課文,我設計了幾個問題:1.這個奇跡的發生歸功于誰?大部分同學都說是海倫的堅強意志,有少部分說是莎莉文老師的辛勤教導,這時我目光掃了下全班,看到了李文,說:“李文,你來說說”。李文說:“是海倫自己堅強的意志”。我補充道:“主要是海倫自己的堅強意志,但莎莉文老師的辛勤教導也功不可沒。在海倫的心里,莎莉文老師讓她再次擁有希望。重新塑造了她生命”。這時,我又提出:2.我們和海倫相比,我們比海倫多了什么?又少了什么?全班同學看到這題目爭搶著回答。我指名要李文來回答,李文大膽地說:“我們比海倫多一雙明亮的眼睛,多能聽見的耳朵;少了她堅強的意志”。我贊賞道:“回答得棒!”。然后因勢得導再補充:“我們多的部分我們要加倍愛惜,我們要愛惜我們身體的每一部分,這樣我們有機健康的生命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絕不能傷害自己的身體。同學們,你們能做到嗎?”全班同學大聲的回答說:“能做到”。我把目光又轉向李文,會心地笑了笑,李文也笑了笑,微微地點了點頭。我又問道:“海倫少了部分補上了,我們少了的部分大家能補上嗎?”只有幾個同學回答說:“能”。我微笑地說:“希望全班同學都能補上。只要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不懦弱,面對失敗時不再沮喪,我們要正視自己人生中挫折,正視我們的煩惱,學習海倫堅強意志,那么,一切困難挫折都暫時的,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向海倫學習!”接著,我說,學完這課,我們大家寫篇日記:讀《再塑生命的人》有感。
第二天,我有目的的檢查了李文的日記,她的開頭引用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也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結尾處寫道:“讀了本文,我最大的收獲是懂得了愛,學會了怎樣去愛自己和別人。也感謝我的語文老師,感謝他對我的呵護和開導,讓我懂得了生命的寶貴,我再也不用小刀給自己做記號了”。看到這,我微笑地看著李文并點了點頭,李文也燦爛地笑了。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從李文同學作文中得知她的情況,除了在生活中與學習上也多次關注該同學,也及時與她父母做了多次溝通。相信李文同學以后再也不會用小刀來傷害自己,真心希望吵鬧打架的父母多反思自己,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空間。
我們知道,只有培養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們語文老師要從學生學習中發現問題,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呵護其成長,我們的教育才健康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