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愛麗絲
@張惜辰
追樂推薦《enya》,《damien rice》
Q:最近有沒有聽什么音樂,分享給讀者安利的?
A:最近還是依然聽愛爾蘭民謠,這是一個在世界音樂界比較特殊的群體,可以說是將傳統(tǒng)與流行結(jié)合的最為出色的一群人,在他們這些人的演奏下,有時讓人全身心的寧靜,有時讓人心潮澎湃,要安利的話,當(dāng)然是《enya》和《damien rice》。
Q: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這么小眾的音樂?
A:首先愛爾蘭音樂并不小眾,民謠音樂基本上是凱爾特民族的一張世界級標(biāo)簽,enya還是唯一一位連續(xù)六張專輯過千萬的歐洲女音樂人,之所以一部分國內(nèi)的朋友覺得它小眾,是因為習(xí)慣了國內(nèi)的流行音樂,要說到什么時候開始喜歡的,大概是初中的時候喜歡了一位鐘愛enya的姑娘,愛屋及烏,開始涉及愛爾蘭音樂。
Q:你認為國內(nèi)的民謠和愛爾蘭民謠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A:和國內(nèi)的民謠比起來,愛爾蘭民謠更加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凱爾特是一個崇尚詩與歌的民族,吟游詩人一直以來都具有重要的社會地位,
這種與生俱來的認同感,讓他們在創(chuàng)作時更加自由和隨性,但正是這種自由和隨性成就了民謠的詩性,所以說,我喜歡的一些愛爾蘭民謠歌手,根本上來說,都是詩人。Q:聽這些民謠的時候你會想到什么?
A:聽這些民謠的時候,最大的好處就像是在讀詩,你可以捕捉一些稍縱即逝的感情,但有時候又覺得,你其實什么也沒有在想。
Q:作為一個新人,他們該如何區(qū)分雷鬼,藍調(diào),還有愛爾蘭音樂風(fēng)格的不同?
A:個人認為并不需要去區(qū)分,聽音樂是為了愉悅自己,而不是為了裝逼,就像我之前所說,能聽自己認為動人的音樂就足夠了,其實我個人一直是反對將古典音樂,民謠,爵士掛在嘴邊,認為自己有多么與眾不同的。
Q:你覺得今后中國民謠會在世界大放異彩嗎?
A:中國民謠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歌手與歌曲,我個人也很喜歡,不能要求他們完全按照國外音樂的路子來,民謠本身就不是一個有明確界限的東西,做自己最擅長,最發(fā)自本心的東西,才是中國民謠的出路。
Q:你身邊有和你一樣喜歡這些音樂的人嗎?(總之我是沒發(fā)現(xiàn)哈哈)
A:應(yīng)該不算少,但總的來說,大多數(shù)人都是淺嘗輒止,只喜歡某幾首歌而已,不過我并不認為這是什么問題,對于音樂的欣賞沒有高下之分,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民謠,就覺得聽其他音樂的人沒有品位,音樂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如果一個聽大張偉的人,會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認為enya某首歌非常動人,我也覺得沒什么好奇怪的。
@楚初晴
追樂推薦《殘酷天使的綱領(lǐng)》,《Carrying You》
Q:平時你喜歡聽什么類型的音樂?
A:平時主要聽動漫的原聲帶,因為有多年的追漫習(xí)慣,所以遇到好的片曲我都會下載來聽。
Q:感覺聽動漫的人都是軟萌啊╮(╯▽╰)╭,那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有意識的找動漫片曲來聽的呢?
A:好多年了都不記得大概時間了,記得當(dāng)初班上男生追《灌籃高手》,我也跟風(fēng)去追( 〉﹏〈。),聽到片尾曲《直到世界盡頭》時,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的,真的太燃太好聽了。當(dāng)年沒有網(wǎng)絡(luò),也沒有MP3,千辛萬苦找了錄音機錄成磁帶聽,遭了暴露年齡了╮(╯▽╰)╭
Q:(笑)那你還有沒有其他的音樂推薦給讀者安利的?
A:EVA里面的《殘酷天使》也是一瞬間讓你燃起來的那種,我最近還有在聽鄭成河的吉他,改編彈奏的動漫歌曲都是天籟之音,而且人長得超帥(/≧▽≦)/
Q:我剛剛特意去百度了下他的樣子,你眼光果然不錯。(笑)
A:他可是被譽為韓國指彈吉他的“明日之星”的少年,9歲開始就自學(xué)吉他。推薦你聽他改編《天空之城》的吉他曲《Carrying You》,1分50秒以后會顛覆你對這首歌的認知。
@杜耀輝
追樂推薦:Jay老專輯
Q:看你的文字以都市風(fēng)小說居多,你平時會聽流行音樂嗎?
A:會聽,諸如一些令人覺得情緒軟的和城市感強烈的歌很喜歡。
Q:在流行音樂里面,你最喜歡的是哪個歌手?他的哪首歌讓你一直單曲循環(huán)呢?
A:周杰倫,耳機里Jay的《東風(fēng)破》總會不知不覺單曲循環(huán)很久。
Q:真的嗎?╮( ̄▽ ̄)╭我也是他的鐵粉,他有一個黃金搭檔是方文山,你說的那首歌就是方文山作詞的。
A:是的,方文山作的一些中國風(fēng)的詞無論在文字中還是在情緒里都很有漂亮的韻味。
Q:你還覺得周杰倫的哪些歌特別好聽?
A:他老專輯里的歌曲都特別好聽。譬如《范特西》,《葉惠美》,
《十一月的肖邦》,《依然范特西》都是華語流行樂壇的經(jīng)典。
Q:我知道你一直在一線城市打拼生活,如此快節(jié)奏平時連吃飯的時間都
要擠出來,那你還會專門騰出時間聽音樂嗎?
A:會的,但更多的是在零碎的時間里都會戴上耳機。我的理解是,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與其說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如講成一種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看法。每一個人都擁有著不同他人的獨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論在稻間抑或在城宇。而城市這種區(qū)域的時空局限以及遠勝田野的車水馬龍往往會不經(jīng)意間刺激人們的神經(jīng),使人在面對高聳的大樓和延綿的高架時不自覺的便會生成一種莫名的失重感,這也是為什么疲于機械的都市生活的人們總會在一些大雨澆灌后的街巷面對眼簾觸手可及的燈火通明里被突如其來的孤獨感所通透,于是在偶像的音樂中尋求一些心靈上的安慰也就變得理所當(dāng)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