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
2013年6月5日的一場車禍,讓上海市2歲男孩傅宇脊髓損傷,高位截癱,從此與輪椅為伴,而這起車禍是外公張惠欣抱著他橫穿馬路造成的。交警部門最后認定外公張惠欣負主要責任。事故發生后,肇事司機的賠償款遲遲不能到位,孩子沒錢看病,而原本照顧孩子的外婆外公張惠欣夫婦提出要回家養病,不再照看孩子。翁婿為此決裂。2015年4月,傅韌巍以兒子傅宇的名義,將張惠欣告上法庭,要求他賠償孩子醫藥費277142元。一場至親之間的官司,將一家三代人推到了風口浪尖。
外公抱外孫橫穿馬路遇車禍
1981年出生的傅韌巍家住上海市浦東新區,在統一企業集團上海分公司任銷售主管。2009年,傅韌巍與同事張蘇云確立了戀愛關系。就在兩人即將舉行婚禮的時候,傅韌巍的父親卻突發腦溢血,成了植物人。不顧父母的極力反對,張蘇云堅持與傅韌巍領了結婚證。婚后,考慮到家中還有癱瘓在床的父親需要照顧,傅韌巍和母親希望暫時不要孩子。可張蘇云卻覺得一個家沒有孩子不算完整,她對丈夫說,孩子生下來后她的父母會幫著帶,不會耽誤照顧老人。
2011年初,張蘇云生下了兒子傅宇。傅宇5個月大時,一次外婆給小傅宇把尿,抱著孩子的手稍微用力了些,竟然將孩子的關節捏出了血。一家人急忙把孩子送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患有罕見的血友病。
血友病是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造成的出血性疾病,傅宇屬于血友病甲,血液里缺少有凝血功能的第八因子,只要受到稍微的碰蹭便會自發性出血不止,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一旦患上這種病,只能依靠輸從血液中提煉的第八因子藥物來維持生命,目前醫學手段無法治愈。醫生還說,血友病是一種先天遺傳性血液病,這種疾病在男性身上是顯性遺傳,在女性身上卻是隱性遺傳。大多數病人都是由帶有隱性基因的母親遺傳給男孩。
傅韌巍一家認為,孩子的病肯定遺傳自母親張蘇云,他們還猜測張蘇云在婚前是不是隱瞞了自己的家族病史。傅宇的外公張惠欣和外婆楊有雙卻堅稱家族里沒有這種情況,楊有雙還特意向云南老家的親人寫信、打電話,挨家詢問,然而所有的親人中并沒有一個人患有血友病。莫名的懷疑和猜測,在兩家人心里都留下了陰影。
全家人拿出全部的精力,給傅宇最好的治療。張惠欣和楊有雙也搬到了傅韌巍家里,全心全意地照顧外孫,不僅不要一分錢,還承擔生活開銷。然而就在兩家人的關系有所緩和時,命運再一次給了他們致命一擊。
2013年6月5日,吃過晚飯后,張惠欣帶傅宇出去散步。為了少走點路,張惠欣抱著傅宇,打算翻過馬路中間的隔離墩。此時,一輛面包車疾馳而來,一下子撞上了張惠欣。車禍發生的那一刻,張惠欣把傅宇死死護在自己的懷里,爺孫倆倒在了冰冷的路面上。
張惠欣的頭部受到重創,肋骨多處損傷,經過搶救治療,脫離了生命危險。傅宇雖被護在懷里,傷勢卻要嚴重得多,醫生診斷為脊髓損傷,脾臟出血,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雖然傅宇脾臟出血,卻不能進行手術,因為血友病患者的血液沒有凝血功能,開刀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經過十天的搶救,傅宇的生命終于保住了,然而這場災難卻給原本已身患血友病的傅宇留下了更可怕的后遺癥——脊柱損傷,高位截癱,小便失禁。
被車禍撕裂的親情
車禍后,傅宇的治療費陡然增加,每月費用均在五千元左右,醫生說,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所需的第八因子數量會逐漸增加,治療費用也會越來越高。全家人只得把希望寄托在事故賠償款上。由于張惠欣違反交通規則在先,交警部門最后認定由張惠欣負主要責任。法院判定傅韌巍一家除保險之外的損失為769840元,由面包車司機承擔40%的賠償責任。可司機并非面包車的車主,也不是上海市人,無力賠償,在本地也無財產可供執行,傅韌巍一家遲遲拿不到賠償款。
為了不耽誤孩子看病,傅韌巍主動請求調到沈陽工作,那里的工資要高出一倍。傅韌巍希望岳父岳母能繼續照顧孩子。哪知,楊有雙卻遲疑著說:“你爸車禍后,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我想帶他回老家休養,沒法幫你們照顧小宇了。”
傅韌巍十分生氣:“如果不是爸橫穿馬路,孩子也不會這樣,我不要他承擔責任,但你們總不能撒手不管。”兩代人在病房里爭論起來。氣急之下,楊有雙當場讓老伴寫下一紙協議,稱要與外孫斷絕關系,不再對傅宇承擔任何責任,今后傅韌巍和張蘇云也無須對自己與老伴的生活負責。
之所以會這么做,楊有雙說她有自己的苦衷。這場車禍造成了老伴十級傷殘,嚴重的內疚和自責還導致張惠欣患上了抑郁癥,甚至多次試圖自殺。她想要換個環境,減輕老伴的心理負擔。
外公外婆回家后,傅宇被奶奶袁鳳瑛接回了家。傅韌巍走后不久,妻子張蘇云也忽地忙了起來,經常徹夜不歸。傅韌巍心里清楚,妻子是在逃避病重的孩子和一片狼藉的家。2015年2月,傅韌巍與張蘇云協議離婚。張蘇云主動放棄了兒子的監護權,法院判定她每月支付1300元作為傅宇的生活費、醫療費和教育費。
很快,孩子四歲半了。讓傅韌巍寒心的是,岳父母回家之后,就再也沒來看過孩子。傅韌巍決定為孩子討個公道。2015年4月初,傅韌巍以傅宇的名義,將張惠欣起訴至上海市崇明縣人民法院。因為張惠欣承擔車禍事故60%的責任,應承擔車禍賠償總金額769840元中的60%,即461904元,考慮到張惠欣的過錯程度,因此要求他承擔461904元中的60%,即277142元。
老人該不該為“帶孫事故”買單
2015年6月15日,上海市崇明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傅韌巍代理兒子傅宇出席庭審。張惠欣重病未愈,由妻子楊有雙代理出庭。曾經的女婿和岳母對簿公堂,各執一詞。交通事故本是意外,張惠欣看護傅宇也是出于長輩對晚輩的照料,并沒有取得報酬,他應不應當對傅宇的重傷承擔賠償責任,成為了此案爭論的第一個問題。
張惠欣的代理律師認為,傅宇的法定監護人是父親傅韌巍與母親張蘇云,父母將他交給外公張惠欣夫婦進行看護,便是將監護職責委托給張惠欣夫婦行使。因此,張惠欣在履行監護職責的過程中給傅宇造成的損害后果,首先應當由傅宇的法定監護人來承擔,即傅韌巍應該對張惠欣夫婦履行監護職責的不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傅宇的代理律師辯稱:“這起交通事故由張惠欣違反交通規則造成,導致傅宇受傷,張惠欣存在明顯過錯。因此,張惠欣應對傅宇損害后果的發生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張惠欣在這起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無可厚非,但事故責任并不等同于賠償責任。張惠欣應當承擔多少賠償責任,成為官司中第二個爭論的焦點。
最終法院認為,張惠欣夫婦在接受傅宇父母委托的同時,也一并承擔了對傅宇監督保護的職責,以及可能因履行監護職責不當所產生的風險。委托監護下,受托人賠償責任的承擔,需考慮受托人系有償受托還是無償受托,也需考慮受托人在履行監護職責過程中的過錯程度,區分受托人系故意、重大過失還是一般過失,并據此判定不同的責任。
張惠欣屬于無償接受傅宇父母的委托,并且在履行監護職責過程中存在重大過失。綜合考慮,上海市崇明縣人民法院酌情確定由張惠欣對傅宇461904元的損失承擔30%的賠償責任,即賠償人民幣138571.20元。
2015年7月,傅韌巍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5年10月13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維持原判。
當今社會,年輕的父母大多忙于工作,孩子往往交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照看。很多老人都是無償帶孫,出錢又出力,愛孫之情很感人。但是,這種隔代監護也有明顯的弊端,一旦出現糾紛難以厘清,親情也會不再存在。所以,年輕的父母們一定盡力親自看護孩子。(文中當事人均為真名。未經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轉載,上網)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