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流域,喀斯特巖溶之上,有一座宏偉的工程,它實現了中國水電建設技術的突破,成功解決了喀斯特巖溶地區建設水電站水庫防滲、大壩基礎穩定等技術難題;它曾獲“國家銀質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并享有“全國優秀工程之一”美譽;它就是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建設的第一座大型高壩水電站——烏江渡發電廠。
數十年來,時間雕刻著這里,賦予它不同的傳奇——
“西電東送”重要能源基地:1970年開工,1979年底投產發電,2005年成為貴州首家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廠,進而在貴州電網中肩負著調峰、黔電送粵潮流調控主力發電廠的重任,成為“西電東送”重要能源基地;同時,它還是西南電網的骨干電站之一——除滿足貴州用電需要外,它還往四川和重慶輸送能量。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通過組織開展電氣、水工、信息通訊等工種技能大比武,舉辦貴州省調速器技能大賽等競賽,編撰出版《科技與管理》期刊等方式,烏江渡發電廠為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積極服務。2015年,烏江渡發電廠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參觀實踐學習的樂園:烏江渡發電廠將科教中心、中央控制室、發電機層和大壩等設施納入科技教育基地范圍,制作防汛知識等宣傳展板和影片,并為其不定期邀請的師生開展科普宣傳和提供實踐機會,現它已成為貴州大學、貴州理工學院、貴州省水力電力學校、烏江鎮中小學等院校學生定點科普實踐學習單位。(編輯/和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