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穎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安徽 合肥 230061
?
風險管理在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120例中的應用
惠穎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安徽合肥230061
【摘要】目的:研究急診科危重患者在院內安全轉運過程中的風險管理以及護理方式,以降低意外事故的發生率、確?;颊呱踩?。方法:選取院內安全轉運的240例急診科危重患者開展調查研究,采用數字隨機方法分為兩組各1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轉運患者和傳統護理,實驗組實施風險管理轉運患者并進行綜合護理。觀察對比兩組意外出現概率以及接收科室滿意情況。結果:實驗組意外出現率4.17%明顯比對照組25.83%低,且實驗組的科室不滿意率3.33%明顯比對照組20.83%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減少意外的發生,確?;颊咿D運的安危。
【關鍵詞】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風險管理
急診危重患者病情變化比較快速且復雜,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較大,在經過最初搶救、復蘇之后,由于診斷和治療要求經常需在院內轉運,即使院內轉運的時間不長,在轉運期間仍具有較大的護理風險[1-2]。如何增強轉運期間的風險管理,保證患者接收安全,是護理工作者面臨的難題,我院為了保證患者的轉運安全,建立了一套完備的風險管理方案并付諸實施,取得良好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急診科接收的需院內轉運的24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方法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120例,男63例,女57例 ;年齡29~51歲,平均年齡 (43.9±7.2 )歲;進行B超、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拍X線片及其他檢查56例,住院64 例。實驗組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齡30~52歲,平均年齡 (44.2±7.3)歲;進行B超、CT、拍X線片等其他檢查57例,住院63例。兩組患者性別組成、年齡、患病種類等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護理工作者使用平板車護送,轉運中進行血壓監測、氧袋供氧等。實驗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式,具體如下:轉運前10min通知有關科室,交待患者病情及需要的儀器設備,保證接收科室做好準備。轉運前評估患者病情,例如意識、面色、體溫等,進行充分吸氧、保暖、包扎、固定等,正確搬運,評估護理過程的風險,把轉運期間有可能出現的意外、需要注意的事項及解決方法向患者和家人做詳細解釋,多安慰、疏導患者以及家屬,解除他們的焦慮和抵觸情緒,取得體諒與支持,轉運中主動與患者交流談話。送達科室后,和接收科室護理人員做好交接,增強護士自身品德修養,改進護理服務態度,提高醫護工作者的風險防控意識。簡化就診過程,提倡一步到位的服務,提高效率,確保走廊暢通無阻。藥物由專人保管、固定放置地點、定期進行檢查,準備齊全常規搶救藥物以及儀器。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轉運中意外出現概率以及接收科室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ASS18.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意外發生情況對比實驗組意外出現率(4.17%)明顯比對照組(25.83%)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意外發生情況對比 [例(%)]
2.2兩組接收科室滿意率比較實驗組科室不滿意率(3.33%)明顯比對照組(20.83%)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接收科室滿意率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風險管理主要是為醫護人員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采用有效的措施,降低生命以及錢財的損失[3]。在院內轉運中應用風險管理,改變患者院內轉運的傳統觀念,改善風險管理,定期開展醫護人員操作培訓并考核,增加急救護理人員的實踐操作能力,從本質上減少了轉運期間技術性護理意外的發生[4-5]。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交流,可以促進醫患友好互動、風險共同承擔的新型醫患關系的確立[6]。
本研究中,院內轉運應用風險管理,其意外出現率(4.17%)明顯低于常規轉運意外發生率(25.83%),實驗組接收科室滿意度明顯提高,達到96.7%,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意外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率。
參考文獻
[1]張紅,趙玉蘭. 骨科急診嚴重創傷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及體會[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18(18):1582-1583.
[2]鐘娟,梁金清,袁麗秀. EICU病人院內轉運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7):1616-1618.
[3]黃麗,陶映,王米蘭. 急診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護理對策[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3,3(02):172-173.
[4]陳麗珊,陸麗華. 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安全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11, 26(01):18-19.
[5]莊一渝,虞雪琴. ICU病人的院內安全轉運[J]. 中華護理雜志,2002,37(07):29-31.
[6]沈秀琴. 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護理干預[J]. 山東醫藥,2008,48(27):153.
(收稿日期:2015.10.27)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1-0150-01
作者簡介:惠穎(1983-),女,安徽泗縣人,護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