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燕(山西省長治潞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行為引導教學法在機電教學中的應用
岳 燕
(山西省長治潞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為了更好地開展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尊重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老師要改變授課模式,改變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看作引導者,引導學生的學習。而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行為引導教學法。
機電教學;行為引導教學法;應用意義
機電專業的理論性較強,而眾所周知的是理論知識的學習一般較為枯燥。當前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機電專業教材都是傳統的學科教材,這類教材對機電知識的劃分較為詳細和清晰,一般是章節形式,理論知識的框架較為分明。機電專業的理論知識本身就較難理解,再加上條框的限制,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難度更大。
當代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入行為引導教學法,將新鮮的現代元素融入教學課堂中。行為引導教學法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開發,改變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利用各種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激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不僅能夠很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而且能夠培養其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盡管理論知識枯燥乏味,但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實踐運用的基礎,只有充分理解掌握理論知識,才有可能在實際應用中舉一反三。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行為引導教學法對機電教學的重要性,利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枯燥的內容生動化,不僅有利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
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機電專業教學在引入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確定課堂主題、制定機電教學任務、分配小組。課堂主題和機電教學任務的制定必須根據機電學習進度、學生接受程度等進行制定,確保主題和任務的適宜性。機電教學任務的完成是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所以必須在課前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有效的小組劃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老師的作用就是調動學生學習、討論的積極性,將機電學習主體以趣味性的方式表達出來,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他們因為枯燥的理論知識而走神。老師課前的準備和引導工作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還能融洽師生的關系。
2.正確應用及創新行為引導教學法
在運用行為引導教學法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守著教學法的規定來進行機電教學,而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法進行創新和改革,這種改革創新不僅有利于機電教學質量的提高,還將完善行為引導教學法。對行為引導教學法,可以綜合應用,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取其部分進行利用,總的來說,只要是有利于機電教學質量提升的,都可能進行創新和改革。怎樣使用的關鍵在于老師,老師要根據教學經驗和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對行為引導教學法的應用,并在引用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在經驗的支持下對教學法進行創新改革,這是一種良好的循環。也只有這樣,才能為機電教學注入新活力,從而實現機電教學的長久發展。
3.全面貫徹行為引導教學法在機電教學中的應用全過程
安排機電任務是行為引導教學方法在機電課堂上運用的重要手段,這種教學任務不僅要求整齊合理性和科學性,還要將其貫徹落實到整個課堂中,只有真正落實貫徹,學生才會真正地參與其中。而老師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扮演引導者、解惑者的角色,要時刻注意學生任務的完成狀況,及時給予學生建議并解答其疑惑。任務的完成可以以小組形式完成,所以需要學生相互合作,利用集體的力量來完成任務,這種合作能夠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實踐能力,而老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合作。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影響極大,所以老師要控制好課堂氛圍,學生的參與、任務的完成等環節都要把握好一個度,避免學生過度活躍而導致教學過程偏離主題。教學主題是整個課堂學習的重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這個主題進行?,F代社會對人才的技能要求從一專多能變成了多專多能,只有復合型、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才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這也是教育的目標所在。
現代化的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此背景下,行為引導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課堂知識學習,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其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機電人才是當前我國較為稀缺的一類人才,只有高素質的機電人才才能滿足我國機電行業的人才需求,傳統的教學模式無疑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機電教育,只有積極地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引入行為引導教學法,才能保證機電專業教育出的人才能夠滿足社會需求。
[1]陸晶.行為引導教學法的應用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4):124.
[2]李心全.淺論行為引導教學法的四個體系[J].職業,2009 (8):47.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