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穎
(齊魯理工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
試論中國古典詩歌模糊美的鑒賞與翻譯
孫穎穎
(齊魯理工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
在我國的文化發展歷程中,中國的古典詩歌可以說為我國文學的發展和進步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中國的古典詩歌不僅在我國的文學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世界的文化發展進程中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中國的古代詩歌在語言的表達過程中,不僅含蓄優美,同時含義豐富,并且還給人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正是這些特點,所以當后人對中國的古代詩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也會存在很大的困難。那么怎樣才能將古代詩歌中的意境進行更好的還原也是我們本篇文章研究的重點。將中國古典詩詞進行鑒賞與翻譯,是現代詩歌在翻譯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中國古典詩歌 模糊美 鑒賞 翻譯
由于我國古代詩歌在語言的表達過程中和意向的表達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我們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這種模糊的性質通過讀者獨特的視角和對于審美的不同體驗也產生了一種模糊美的感覺。接下來本文就以中國古典詩歌的模糊美為基本的研究對象,對中國古代的詩歌進行鑒賞和翻譯,更好的體現我國文化的魅力,將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在世界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自從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們在進行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文化學派相關理論和翻譯的領域就在不斷地發展和相互滲透,因此也是在那個過程中,文化的翻譯過程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向跨學科和多向度的方向進行發展[1]。在文化學者的思想觀點中,翻譯也被稱作文化轉換。對于相關的學者來講,翻譯不僅需要將文字進行解碼、重組,同時翻譯也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因此我們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不要單單局限于文字本身的含義,還要重視文字在翻譯語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學派還針對翻譯進行了強調,表示文化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同時翻譯也會賦予文化一定的含義,這對于翻譯本身來講也是一種進步和完善。因此在繼續翻譯的過程中,不僅是對句子或是文字的翻譯,同時也是對古典文化進行翻譯,因此我們說翻譯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化轉換。
隨著現代社會中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發展和結合,我們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將文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全新的融合。在這種背景下,學者們也發現,在我們進行翻譯和研究的過程中,只是主觀的加強對宏觀文化的發展,就會對研究的主體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過分的研究文本上的技巧和詞義,也會制約詩歌的發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只有將兩者進行充分地結合,才能更有效的幫助文化和翻譯領域的完善與發展[2]。
在文字和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本身就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都會存在很多模糊的地方。并且中國古典詩歌本身的表達方式就相對來講比較含蓄,因此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含蓄、多解和不確定性也是我國語言在表達過程中一個比較獨有的方式。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從更多不同的角度對我國的古典詩詞進行研究和翻譯,通過對詩歌中模糊性的研究,不斷凸顯出我國文化的深厚底蘊[3]。
在文化的意義形態上來講,中國的古典詩歌在進行語言的表達過程中經常使用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式對自身的情緒進行表達,因此詩歌本身在含以上就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時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詩歌一定的模糊性。在中國古典詩歌的表達過程中,經常體現的環節是在意象和意境方面的模糊。這就對我們的翻譯造成了很大的難題。因此在整體的詩歌表述過程中,模糊美對于譯者通常也會帶來很大難題。
在中國文化的悠悠歷史長河中,中國古詩詞的一直有著十分豐富的背景,并且也擁有著十分輝煌的歷史。我們在對詩歌進行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責任就將其翻譯成多種語言,尤其是應該翻譯成英語,將中國古典詩歌進行更好的發展,為傳播和弘揚中國文化奠定更好的基礎[4]。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應該將中國古典詩歌進行翻譯,同時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還應該將其中的語言和文字進行充分地完善,使語言的表達形式得到更大的發展。在我們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模糊美也是一種十分寶貴的經驗和現象,因為中國的古典詩歌在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本身就是用較為含蓄的語言進行表達,因此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將中國古典的語言得到充分地表達,將中國古典詩歌模糊美的產生過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同時還要將詩歌中的美感得到更大的發揮,做到“神”還原是我們在進行翻譯中最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進行古代詩歌翻譯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只有將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才能在今后的翻譯過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績。并且在翻譯的過程中,通過將詞語的真實還原,更好的向世界展示中國詩詞的魅力,并且在翻譯的過程中將模糊美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5]。
我們在對不同的文化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首先應該保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尊重原本的文化表達方式,在這個前提下,在對不同的語言文化進行翻譯。中國古典的詩詞歌賦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更應該將強對文化本身的理解,通過加強對文化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將中國的古典詩詞進行翻譯,才能讓中國傳統的文化得到更大的發展,在世界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將我國和世界的文學史得到更大的發展,也為翻譯領域取得更多傲人的成績。
[1] 徐靜茹.中國古典詩歌模糊美的鑒賞與翻譯探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1,26(6):33-34.
[2] 桑仁敏.發掘中國古典詩歌之美——淺談高中古詩鑒賞教學[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19(7):80-81.
[3] 廖君湘.在古典詩歌和現實生活間作文化的引渡——《中國古典詩歌內涵美研究》閱讀感言[J].湖南農機,2011,32(9):71-73.
[4] 余翔,林陽地.中國古典詩歌鑒賞的聲畫造型思維[J].時代文學,2010,41(11):94-95.
[5] 陳艷方,武書蘭.如何鑒賞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J].商情,2013,27(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