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春 白琳娜 李君玉
(邢臺學院體育系 河北邢臺 054001)
市場化制度變遷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影響*
南子春 白琳娜 李君玉
(邢臺學院體育系 河北邢臺 054001)
至今,我國經歷了30余年市場化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中共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部署,將市場化改革作為加速市場體制發展的動力,市場化制度變遷使經濟高速增長。處于轉軌期的體育用品制造業快速增長與市場化制度變遷緊密相連,市場化制度變遷對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產生影響的作用有多大,是否具有顯著性作用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
市場化制度 制造業 影響
體育用品制造業是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市場化推進的步伐一起發展的。從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歷程來看,不同時期的市場化制度對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影響是不同的,根據市場化制度改革與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歷程,將市場化制度演進對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影響分為四個階段:市場化進程初期(1978-1991年)、市場化進程推進期(1992-2001年)、市場化進程發展期(2002-2008年)、市場化進程改革期(2009年至今)。
1.體育用品制造業在市場化進程初期的影響
改革開放初期,1985年國務院頒布的《國民生產總值計算方案》,體育部門被首次列入第三產業范疇。這一時期福建石獅、晉江、廣東廣州、深圳、浙江溫州、江蘇蘇州等地區受益于我國市場化推進和開放政策的影響,通過與海外的聯系,其私營和民營體育用品企業家隊伍開始“萌芽”,體育用品制造業更多地是采取“三來一補”的方式加工。與此同時,正是受益于改革開放與市場化,1989年李寧公司成立,并注冊了“李寧牌”商標,1991年,李寧公司開始全面經營運動服裝和運動鞋,李寧公司是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歷程中最經典的縮影,也是體育用品制造業市場化進程中的見證者和受益者。
2.體育用品制造業在市場化進程推進期的影響
1992年,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1993年《關于培育體育市場,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的意見》體育用品制造業作為體育產業化進程最突出的代表,更是被要求通過市場化擴大市場規模。這些市場化發展的制度措施推動了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進程。
1996年,《1995-2010年體育產業發展綱要》指出要重點發展體育用品市場,扶持體育事業單位和經濟實體開展體育用品的生產和經營,對體育用品制造業扶持的針對性更加突出。1993年成立了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同年舉辦第一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到2000年第七屆體育用品博覽會,是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結果,標志著體育用品制造業初步形成了較完備的市場營銷體系。
3.體育用品制造業在市場化進程發展期的影響
2001年,我國申奧成功,體育產業進入了新的階段,進入了快速發展期。這一時期,市場化制度對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加速作用。2000年,《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頒布。市場化程度較高、進程較快的福建、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地相繼出臺了關于支持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意見和相關優惠措施,高度的區域市場化為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正是由于區域市場化進程不一導致了體育用品制造業區域分布的不平衡性,高度市場化進程的發達地區和沿海地帶涌現出了一大批知名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如“福建晉江系”、“浙江富陽系”、“山東樂陵系”等,以李寧為代表的東部沿海地區知名體育用品制造企業開始進入資本市場,而中西部地區鮮有知名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或較大規模體育用品制造業集群。
4.體育用品制造業在市場化進程改革期的影響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轉型和市場化深入推進,體育用品制造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家開始把體育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2010年和2014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了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重點提及要做大做強體育用品制造業。
這一時期,市場化對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提高了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發展的質量。市場化改革要求體育用品制造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從依靠勞動力優勢轉化為依靠技術、人力資本等創新優勢來打造品牌效應,這一時期,越來越多的體育用品制造業開始走向海外,如361°、匹克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李寧、安踏、特步進入國際市場;此外,從企業研發投入也可以看出體育用品制造業更加順應市場需求,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研發創新來獲得市場,如匹克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從2008年的0.3%提高到2014年的2.2%,快速增長的研發投入也是體育用品制造業市場化進程成熟的標志。
其二,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進一步擴大了體育用品制造業的發展規模。體育用品制造業增加值由2008年的1088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2100多億;越來越多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通過金融市場化的改革進入資本市場,尤其是2014年國家出臺了支持體育產業發展意見之后,越來越多處于發展期的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登錄“新三板”市場尋求資本支持,如生產體育器材的康萊體育、生產運動單車的凱路仕、生產體育運動場地材料的綠茵天地等,這些處于發展期的體育企業為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和動力,這也正是由于市場化的改革才使得更多中小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獲得融資發展的機會。
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制度變遷是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增長的重要力量,市場化進程的推進改善了體育用品制造業資源配置效率。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制度變遷有效地促進了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但我國市場化改革進程仍處于“進行時”。
[1] 吳群剛.制度變遷對長期經濟績效的影響機制:理論、模型及應用[D].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2] 李克強.改革是最大紅利[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3]金海年.制度影響經濟增長的分析框架[D].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學位論文.2013
[4] 王軍,鄒廣平,石先進.制度變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3,6:70-82
[5] 陳林祥.我國體育產業布局政策的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5):25-28
2016年度邢臺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XTSK1641)階段性研究成果。
南子春(1984.12),女,河北保定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群眾體育與經濟、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