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瑤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陳坊鄉陳坊小學 江西鉛山 334500)
淺析如何培養幼兒的環保道德責任感
雷 瑤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陳坊鄉陳坊小學 江西鉛山 334500)
環境保護是當今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環境教育應從小抓起,幼兒園作為孩子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合理開發其對幼兒教育則至關重要。
環保教育 環保意識 環境熏陶
人的環境意識對于保護環境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來看,人的生活習慣和智能,3歲前形成50%,6歲時形成30%,其余20%是20歲前形成的。人在幼兒期具有精力旺盛,接受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等特點,因此加強對幼兒的環保教育更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環境教育在幼兒園實施得越好,就越能鼓勵下一代進行綠色思考。
幼兒一日生活豐富多彩,每個環節都蘊含著不少環保教育的內容與契機,合理利用幼兒一日生活,是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最好時機。如,平時在走廊、樓梯上行走,要求幼兒輕聲說話,輕聲走路;在盥洗時,教育幼兒節約用水,給他們介紹水的來源以及沙漠地區缺水的情況;吃完水果后,要不亂扔果皮、垃圾等;午餐時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掉飯粒,珍惜成人勞動成果;在戶外活動中,組織小朋友在種植園地、飼養角,協同老師種植一些蔬菜、花,飼養一些魚、鳥等動植物,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樹木、花卉等植物優化生態環境的功用,明白人和草、木、蟲、魚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從而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
1.在教學中挖掘環保教育資源,滲透環保教育意識
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制定環保教育目標,精心設計教案,使環保教育與教學活動融為一體,潛移默化地對幼兒實施影響。如在語言方面,可以通過兒歌、故事、表演、游戲等形式將環保知識很好地融進去。在月主題教育活動《漫游地球村》中,老師精心設計了 “認識地球”、“地球媽媽哭了”、“認識水資源”、“城市美容師”、“垃圾分類”、“保護大森林”等小主題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知道了烏鴉、海鷗、禿鷲、蚯蚓等動物能消除地球垃圾,是地球的保護神,從而萌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情感和責任感。
2.在游戲中尋找環保教育資源
“游戲”是孩子們的特權,在游戲中滲透環保教育內容,幼兒接受起來更容易,在玩玩、說說、做做中掌握環保知識。如:故事表演《瓜瓜吃瓜》、游戲《魚兒搬家》、情境表演《公園里的垃圾》等活動,教育孩子不要亂扔垃圾,知道生活中應保護周圍環境的清潔;在角色區,我們請小朋友扮演“小小環保員”的角色,通過游戲來了解環保員的工作情況,掌握環保知識;在手工區,師生共同收集一些無毒無害的廢舊材料,來制作娃娃,布貼畫、花籃、機器人等有趣的玩具,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陶冶了心智又減少了垃圾,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在 “八一”建軍節、“九九重陽節”,教師和幼兒自編自演的環保小品《大森林是我們的家》和兒童劇《誰丟的香蕉皮》,將環保道德啟蒙教育由抽象變為更具體,更形象,幫助幼兒理解了環保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環保責任意識。
3~6歲幼兒明辨是非能力差,好模仿,因此教師與家長的榜樣示范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1.豐富教師的環保知識,掌握教師的環保意識
教師的環保意識、環保行為,無形中在影響著幼兒的學習,身教勝于言教,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可組織教師閱讀、學習環保文章,了解當前環保的緊迫性及綠色消費、綠色食品等有關知識,提高環保意識,在室內不大聲叫嚷,減少噪音出現;洗毛巾時不浪費水,盡量做到一水多用(先洗毛巾,再拖地板,最后沖廁所);隨手關電、關水;變無毒無害的廢舊材料為多種多樣的玩教具,教學工具、紙張總是反復利用等等,幼兒與教師如同一家人,每天生活相處在一個教室里,教師的所有這些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著每個幼兒。
2.豐富家長學校活動,提高家長的環保意識
家長的環保觀念、環保行為直接影響幼兒的環保行為。為了提高家長的環保意識、展現良好的環保行為,我們在學校中開展系列活動,如組織全體家長聽環境教育專題講座;讓家長觀看環保劇演出;組織“家家樂”家長環保知識大賽;在《家園通訊》園刊上和宣傳櫥窗上開辟環境教育專欄;請家長共同參與植樹活動;分發環保宣傳單、提倡綠色消費等等,這些活動各從不同層面增強了家長的環保意識,也改變了平時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在家庭生活中影響和促進了幼兒環保行為的形成。
我們首先在幼兒園內拓寬綠化面積,栽種不同種類的植物,讓幼兒感受花草樹木給大家帶來的賞心悅目;第二、凈化園舍、創建優美校園,不隨地吐痰,不吸煙,不隨手扔東西;第三、在教室的樓梯走廊一側,安放教師和幼兒用廢舊材料精心制作的作品,這既美化了環境,又達到無聲教育的效果,天天熏陶孩子,提醒孩子和家長平時要注意“變廢為寶”。第四、在幼兒活動區域內的墻壁上和草叢中粘貼、放置一些富有情趣的環保標語,如:“噓,輕點兒!”、“請愛護我們的家!”、“摘我會疼的!”等等。
我們充分利用課內外教育資源,組織開展各項特色環保道德啟蒙活動,使幼兒在自覺參與中環保情感得到熏陶,環保道德責任意識得到提高。
各年齡班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在每周一評選出3~4名環保小衛士,并給其佩戴臂章,幫助老師開展環保工作,同時各年齡進行評比。利用環保節日,如“植樹節”、“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等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利用廣播,宣傳環境保護。針對捕殺青蛙、亂倒垃圾、浪費等現象,在幼兒園廣播里進行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地球媽媽,我愛您”環境保護的宣傳。幼兒與教師共同到新建街撿垃圾,呼吁全社區的人們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保護家園。
總之,幼兒園在培養幼兒環保道德責任感的過程中,要堅持經常性、連貫性和可持續性,教師要豐富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努力挖掘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教育因素,與家長一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讓環保之花開遍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