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才
(青海省大通縣橋頭第二小學 青海大通 810109)
淺析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自主探索學習
王金才
(青海省大通縣橋頭第二小學 青海大通 810109)
小學語文課堂要完成語文課程的任務,讓學生實現自主探索學習,必須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由活潑地學習;放飛學生多種思維,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學習;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體面學習,品味成功的喜悅。
語文教學 實現 自主探索學習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昭示著我們今后的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實施素質教育,消除以應試教育為主要目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而起的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教學要實現使味同嚼蠟的“說教式”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踴躍思維,彰顯自己個性,勇于自主探索學習,筆者通過認真探索,覺得有以下點滴體會供參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想快樂活潑自主探索學習,一個首要條件是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要有充分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自覺地進行學習。根據我多年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要實現以上目標,我通常采用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多組活動,學生與教師實現民主、平等對話,達到和諧融洽的教學情境,比如猜謎語、利用自制課件,誦讀熟悉的兒歌、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等載體力求做到讓學生對所學課程變得鮮活多變,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比起簡單的講述、死記硬背,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寓教于樂,開啟學生學習之門,以便在自由活潑的課堂活動中受到教育。
教師在引導學生實現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因勢利導,放飛他們的多種思維,在合作中互動,以互動促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動機。比如我在教學中,為了實現學生在學習中實現自主快樂無意記憶,從而強化有意記憶思維,我通常采用特點、狀貌記憶法,學生對語文課堂中要求記憶的生字、新詞等需要識記和記憶的東西根據語文課程的特點,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采用不同的記憶方法,靈活記憶。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字詞的自身亦有組合規律,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同時我還采用游戲、謎語等激發學生的思維,加強靈活記憶。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發表自己的無拘無束的意見,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自主探索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積極性,不僅受到保護和激發,而且被不斷開發和釋放出來。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真正提升。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小學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實現自主探索學習,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要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我們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方式的自覺形成。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而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提倡。我們知道,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個字詞、每一篇短文,都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楷模,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語文,就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在利用課程資源的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我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的活動內容各不相同,我設計的活動注重趣味性、直觀性,思維性,答案簡單明了,學生個個都能主動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活躍;我在教學中還積極利用音像、電視、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到實踐自主探索應用課程資源的能力,自覺實現自主探索學習。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把每一位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面地學習,而不是把他們當成學習的奴隸,被動學習。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積極學習,自主探索,品嘗自己求知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特別是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讓他們體會到平等,做到他們能在班級有體面,在課堂有體面,在學習生活中體面。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適合自己的自主探索學習,而不是囫圇吞棗。同時要注重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用其所長。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
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樂于學習的場所,“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得到淋漓盡致地張揚。這樣,我們就能培育出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出學生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順利完成新課改下語文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