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巨海
(膠州市膠西鎮魯戈莊小學 山東膠州 266329)
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析
李巨海
(膠州市膠西鎮魯戈莊小學 山東膠州 266329)
探索性學習主要是通過交流等探究方式來獲取知識,并激發情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新課改背景下,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應當采用適合的學習方式來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知識,增強能力、強化意識、提高素質,促進學生良好發展。基于此,將探究性學習融入到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是非常適合的。那么,如何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探究性學習呢?本人將從分析探索性學習及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意義出發來解答以上問題,希望對于提高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探索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其打破了傳統的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觀,是對學習展開的一次全新革命。因為在探究性學習中“探究”是主題,更是中心,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投入到學習探究中來,積極主動的探究知識,進而從中收獲知識,并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基于此,將探究性學習有效的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1.探究性學習
目前,教育界所定義的探究性學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扶之下收集、分析問題相關材料,進而通過這一個過程實現知識的增長。廣義的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分析和處理問題過程中實現的能力提升。無論是廣義之說還是狹義之論,都表明了探究性學習的特點,即:
(1)以學生為主體。不同于傳統教學,探究性學習則是將學生置于輕松的學習氛圍之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探索,獲取知識、增強能力的活動中來。
(2)學習方式靈活。不同于傳統教學,探究性學習更加重視學生的自由,尤其是思想上的自由,讓學生跳出教師思維范圍,對自己所知、所想、所學進行思考,從而使學生獲取知識,并使學生自身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得以提高。
(3)教師不再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不同于傳統教學,探究性學習實施中并不能命令學生,而是指導和輔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以便學生有效的探究知識[1]。
2.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意義
基于以上對探究性學習的分析,確定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思考的作用,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知識,還能真正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由此可以確定探究性學習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將學生從被動的狀態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增強能力、提升意識、強化精神。將探究性學習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消除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情況,營造自由的、輕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索,循序漸進的學習知識,并增強學生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創新意識等,促使學生語文知識水平提高,并讓學生在求學路上更好前行[2]。所以,將探索性學習科學、合理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探索性學習符合新課改要求,并且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提高語文教學水平。但前提條件是探索性學習貼合教學、貼合學生,科學、合理的實施。
1.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知識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索性學習,首先要明確學習目標,進而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探索知識,獲取知識,達成學習目標。出于探索性學習特點考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索性學習,首先要制定培養學生“發現”能力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即教師應當詳細了解學生,如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從而合理設置探索學習內容,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適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中來,讓學生扮演參與者,而教師扮演指導者,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適當的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進而發現新知、學習新知,獲得新知[3]。由此看來,在探索性學習中關鍵是讓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判斷、分析、發現、創造,從而獲得新知。
2.重視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相對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索性學習是非常適合的。因為小學時期學生探究本能和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知識探索中來。當然,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在探索性學習中獲益,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語文知識探索性學習中來。為此,應當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合理的運用合作學習或討論方法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性學習。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每逢佳節倍思親》課文學習的過程中首先利用多媒體來播放一個“思念家人”的視頻,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以思念家人為主題,進行文章閱讀,并查詢相關資料,并提出問題、探索問題、思考文章的中心,如此經過一系列的探索學習,學生們對《每逢佳節倍思親》有深入學習,掌握文章主旨,真正理解親情[4]。所以,重視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可以充分使探索性學習充分發揮作用,讓學生獲得語文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探索性學習,可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水平。因為在探究性學習中“探究”是主題,更是中心,通過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知識、重視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知識,進而從中收獲知識,并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探索性學習方法是非常有意義的。
[1]倫珠曲培.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讀與寫(上,下旬),2015(23):113-113.
[2]周俞.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小學版),2012(10):289-290.
[3] 何家清.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意義解析[J].新課程·小學,2015(11):548
[4]吳柳.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6(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