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扎西
(察雅縣小學 西藏昌都 854300)
淺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
四郎扎西
(察雅縣小學 西藏昌都 854300)
本文以情境教學法的含義、特點為切入點,就其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運用策略和手段,進行細致的探討研究,期望為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帶動學生知識掌握、應用水平與思維意識的培養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小學數學教學 情境教學法 運用
數學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意識、推動智力開發的關鍵學科,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掌握與運用水平,將直接決定其學習能力與成績的高低。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邏輯與認識觀剛剛開始建立,此時的數學教育對其基本思維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需要教師在教育進程中多加注重數學教學的思路與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成果與質量。而情境教學法作為先進的教學手段之一,將其運用到數學教育活動中,能有效優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深度,并提升其思維邏輯與實踐運用水平。因此需對情境教學法的概念、特征,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思路方法,做詳細的探究分析。
1.情境教學法概念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育活動中,依照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針對性設置形象生動、易于學生理解并能激發起學生求知興趣與熱情的情景模式與氛圍,進而在學生的積極學習與自主探究中,認知、掌握課程知識內容,并促進其學識運用與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提升。情境教學法的實踐運用核心就在于對學生情感認知的把握,通過構建對應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與課程內容之間情感共鳴,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識學習與探究進程中。
2.情境教學法特征
(1)寓教于樂。情境教學法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其設置各類容易吸引學生興趣與注意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投入到對問題情境的研究探索中,以帶動課堂教學氛圍與效果的優化。而學生在情景學習中能過融入生活經驗或游戲的方式進行求知理解,進而在娛樂、活躍的學習環境中實現對知識內容認知掌握,并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
(2)生動形象。教師所布置的教學情境,是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感與本課程內容的特點,所針對性構建的問題情境,學生在其環境中能產生生活、興趣上的共鳴,令其感受到教學情境的生活形象。進而將自身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調動起來,促進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并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達到優化數學課程學習效率與質量的目的。
1.運用實例創建生活情境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科學地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師首先應在教學思路與觀念上進行轉變,摒除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放棄單一知識灌輸的教育方式,正確認識與樹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自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輔助者,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學習探究空間,幫助其在情景學習中有效收獲知識概念與思維方法。同時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應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認識、思考情境時,能基于生活上的經驗心得,與其生活情境產生情感共鳴與啟發,令學生感受到學習情境的生動逼真,進而激發出學生對探究、解決相應情境問題的興趣與積極性,在其主動求知與思考中,正確理解掌握相應知識技能并加深印象。而且生活情境中實例的運用,也能指引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內容進行分析探究,以找出相應的問題解決思路和方法,帶動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與思維意識的開拓創新。
例如,在口算中時常使用的“湊十法”運算技巧,在學生解決實際計算問題時,常被忽略與忘記,教師此時為培養學生正確的運算習慣,就可使用情境教學法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引導“湊十法”的運算思路并建立起高效的計算意識。如在計算8+5問題時,教師可在講桌上擺放八個粉筆,在另一個課桌上擺放五個粉筆,并向學生提問如何快速判斷出粉筆的總數。這類實際問題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在日常口算活動中記憶,回憶到“湊十法”的計算思路,即是將五個粉筆中的兩個放入八個粉筆的講桌上,進而在講桌上湊成十個粉筆。而另一個課桌上留有三個粉筆,得出十三個粉筆的答案以解決教師所講問題,并在這一問題的求解思考中,樹立起學生運用口算技巧解決計算問題的思維習慣。
2.使用游戲手段構建教學情境
除了生活實例,游戲活動也是教學情境創建的主要方式之一,游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極具吸引力與樂趣,而數學課程是需要學生積極開動思維進行思考的學科,將其課程教學與游戲活動相結合,能讓學生在娛樂活動的指引下,積極進行頭腦風暴與思維探究,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情境教學法使用目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依照本課程教學內容與目標,設計創立對應的教學游戲活動,使得原本單調的課本講授方式,變得生活、有趣起來,進而令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在教學情境的指引、帶動下完成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學習與實踐運用訓練。
比如在教授百分數一節知識時,教師應首先掌握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令學生對百分數概念的完成基礎認知與掌握,并能將其運用到具體問題的求解進程中。同時教師基于學生之前并未學習過相關知識概念的情況,依據百分數內容對學生而言還是全新概念的特征,放棄使用傳統課本教授與習題訓練的方式,避免學生因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喪失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難以融入、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影響其知識概念理解水平與學習效果等問題出現。教師可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學生準備一瓶水與幾個相同的空杯子,然后以一瓶水的容量為指標,讓學生在每個杯子中倒入不同容量的水。然后依照每個杯子水的容量與原本一瓶水容量的對比差異,為學生引導出百分數的概念內容,以提升學生理解認知深度,并在游戲情境的推動下,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游戲實踐中,通過自身的操作學習來掌握到相關知識要點。
小學生自身的思維邏輯與理解能力尚不成熟,數學知識過于抽象的特性很容易令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其學習效果與思維能力的構建。因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法生活、形象的特點,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情境與進程中,在其自主學習與參與中收獲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以及自身思維意識的發展提高。
[1]王玉華.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108+110.
[2]劉佃梅,魏同法.小學數學教學的情景教學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155.
[3]楊萬春.淺析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6,12:350.
四郎扎西,男,1977年12月,西藏芒康,單位: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小學,大專,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