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旺才 魯仲醫
(甘肅省臨夏縣土橋中學 甘肅臨夏 731801)
農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無效教學行為探討
馮旺才 魯仲醫
(甘肅省臨夏縣土橋中學 甘肅臨夏 7318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化學課堂教學思想和方法也在不斷變化,追求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發展已成為當前課改的熱點。當前學生課業負擔繁重,學生課外學習化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否高效成為只為關鍵的關注點。
高中化學 教學行為 教學習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化學課堂教學思想和方法也在不斷變化,追求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發展已成為當前課改的熱點。當前學生課業負擔繁重,學生課外學習化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至為關鍵。而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高低。而當今農村化學課堂,仍然存在著大量的無效的教學行為,這些行為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對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來講無疑是在做無用功。
教學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創造性工作,教學的要求不僅僅局限在對知識的認知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創造力的教師是培養不出有創造力的學生的。一些老教師,形成一種較為死板的“教學習慣”,我校的一位化學老教師,上起基礎化學課知識,那是一套又一套,講的非常精彩,學生也非常喜歡他的課,但到了高三復習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學生對一些老題型的題做得很快很準,但習題稍有變動,學生就無從入手,不知從哪里做起。究起原因,該老師的教學風格單一,只注重基礎知識的教,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發散思維,更沒有掌握知識的遷移,致使所教的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較為死板,沒有知識的聯系,方法較單一,不會創新的做題,像這種“教學習慣”嚴重的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典型的無效教學行為。
一些年輕教師,不積極思考,不研究教材、教法、學生,只照搬教案書上現成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施教,內容單調,有些實例舉的不太恰當,還有些例子舉得學生連見都沒有見過,聽都沒聽過,使學生聽了教師講授后云里霧里、模糊不清。
例如,在學習 “原電池”一節時,老師先觀看了關于原電池的視頻然后讓學生分類——屬于哪一類原電池?結果學生只知道干電池,而其它的類型電池學生沒有見過,如燃料電池,熔融鹽燃料電池等,學生不知道怎么分類。在這里教師引用現成的教案而忽略了學生的知識面,使自己所舉的實例與學生的所知不相符,學生也就不知道老師所講的內容是什么,自然地失去了求知欲。像這種“教學習慣”嚴重的制約了學生求知的欲望,造成學生厭學,是典型的無效教學行為。
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高度尊重學生,充分開發和利用學生資源,順應學生的學習天性,任何不考慮學生的教學活動都是徒勞無效的,教學過程是以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抱著滿腔的求知欲投入到學習之中,教學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自學,查閱資料,相互討論,讓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發現問題請教老師。
而目前,重分數,重傳授知識,輕智能培養的現象十分普遍。大多數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能力,忽視了學習情景的創設,忽視了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這種無視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簡單強硬地對學生進行新知識的教學都是無效和低效的。另外,各種形式的化學實驗不但能驗證化學理論的正確性,也是學生探索化學奧妙,培養他們創造精神的最重要的實踐形式,更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對實驗都是很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而我們的老師卻往往忽視了這一方面的教學。
例如:現行中學化學課本中有關鉀元素的焰色反應實驗,操作過程繁雜,效果很不明顯。有的教師就嫌麻煩干脆不做,或者做不成功也不去探索,不了了之。有些化學教師實驗準備不充分,實驗設計上缺乏科學性和安全性,造成實驗的危險事故,用多媒體中的化學實驗錄像代替真實的化學實驗。另外受演示實驗的藥品少和儀器小的限制,還有的老師講實驗,而不動手演示,這樣實驗教學的效果更是無從談起了。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目標,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選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的任務。而我們的個別化學教師總是害怕講不完課本內容,在課堂上常常以自己為核心,大講特講,學生被牽著鼻子走,沒有主動思考的時間,導致的結果就是跟不上老師的思路,而老師沒有注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個性的培養,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沒有給學生練習和思考的時間,最終造成學生聽的馬馬虎虎,老師講的精疲力盡,最終造成課堂教學中的無效教學,事倍工半。
在現行的教學過程中,還有的老師沒有充分備課,更沒有研讀教學目標,只利用網絡上面現行的ppt,在課堂上一味地播放幻燈片,學生好像是在看一部沒有主題的電影,最終只是看看畫面而已,課后收效甚微。這種忽視了教學內容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思考的多媒體教學,效果更是可想而知的。況且有機化學中的官能團間的反應,學生如果不親手練習,那絕對是不行的,如果出現類似的習題的時候就老虎吃天——無處下爪。像這類題需要“過程”才能完成,要教會學生過程最好應用粉筆等解說的工具,是學生身臨其境,便于理解。
綜上所述,農村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 “只講不練,不注重學習的過程”都會帶來課堂的低效率、低質量,甚至無效。因此有必要冷靜反思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從有效教學的反面先來研究無效教學行為,會對有效教學的研究更有幫助,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做到輕負高質,取得教與學雙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