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金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中學校 四川瀘州 646000)
高中地理教學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李小金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中學校 四川瀘州 646000)
高中地理需要記憶和理解的東西很多,但有的學生感到學習地理很困難。的確,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自然效率低下。新課標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多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所謂案例分析法,是指根據教學目的和培養目標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為基本素材,把學生帶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呢?下面的內容會做出簡要解析。
高中地理 教學 案例教學法 應用
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提高學生地理水平。下面通過四個方面介紹一下教師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1]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分析法,首先根據教學內容展示案例,案例要有一定代表性,能充分體現教學內容,還要能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展示給學生的案例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那就失去了案例的意義。案例的合適性有賴于教師的精心備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才能在展示案例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比如:《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展示哥倫布1492年到美洲花了37天時間,而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順風順流,只用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的案例,這個案例體現的就是海洋中的海水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通過展示這個案例學生就對海水運動的規模有了一個數字上的認識,能更深刻地了解本節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分析法,最重要的是分析案例,對案例的分析要命中要害,不要把案例中無關緊要的內容當作重點來講,對案例分析到位,讓學生聽完案例的分析之后,能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清晰、深刻的認識,這才是一個成功的分析案例的過程。教師繪聲繪色地對案例進行分析,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就能把知識學到手。
比如:《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列舉很多小案例,例如自然界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造成這些不同現象的原因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學生會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有一個透徹的認識,然后教師再給學生分析一下經度和緯度的地理位置,學生就更能把這節內容學好。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分析法,可以讓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學生對教學內容以及案例都有不同的認識,通過討論,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思維上的優點,拓展自己的思路,對教學內容及案例有一個更透徹的認識。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在小組這個團隊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競爭,在合作中把知識學到手,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為什么市區氣溫比郊區高》這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班上的學生有的生活在市區,有的生活在郊區,肯定對市區和郊區的溫度差異也會感到比較好奇,他們愿意通過案例來對此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市區的人口集中、工業發達、交通擁擠、大氣污染嚴重、建筑物多而且高,吸收熱量多,污染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溫作用;而郊區的情況恰恰相反,郊區人口稀疏、污染小、交通不擁擠、空間大,學生通過自主討論,可以發現其中的原因,教師只需要在學生討論完畢之后告訴學生熱島效應這個名詞即可,這樣學生就在談論中學到了知識。[2]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分析法,最后的環節是總結案例,這個環節相當重要,避免虎頭蛇尾現象的出現,避免學生過分注重案例卻忽視了教材內容,在總結案例、聯系所學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溫習了教材內容和案例,會對教材內容和案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許會對所學的知識有新認識。總結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給學生總結,也可以讓幾個同學總結,還可以通過問答的方式總結,當然,后兩種方式要好于前一種方式,后兩種方式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以上內容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別是:展示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分析案例,營造有效課堂氣氛;討論案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總結案例,進一步聯系所學。這只是案例教學法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幾個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不斷積累、不斷實踐,更好地運用案例分析法幫助學生學習地理,讓學生在高考中能取得滿意的地理成績。
[1]魏暢麗.案例教學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教師.2010
[2]宋勇.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