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心
(山東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版權紛爭
劉紅心
(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新媒體環境下,數字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全球化媒介融合趨勢,消解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界限,給版權界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引發了一系列網絡新聞版權紛爭問題。各種媒介競合發展的背景下,一些新媒體未經版權人許可,肆意轉載傳統媒體優質原創新聞,不支付任何版權費用,使得媒體間網絡新聞版權紛爭愈演愈烈。如何協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關系,合理解決網絡新聞版權紛爭,實現網絡新聞版權保護,成為傳媒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媒體環境;網絡新聞;數字版權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傳媒領域正在進行的一場重大而深刻的變革,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步伐。各種媒體競合發展的背景下,尤其是一些移動APP應用等新媒體未經版權人許可,肆意轉載傳統媒體原創優質新聞,更有甚者故意刪除著作人姓名及新聞內容來源,不支付任何版權費用,使得傳統媒體采編優質新聞內容的優勢降低,媒體間網絡新聞版權紛爭愈演愈烈。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2016年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深入研究并穩妥推進新聞版權保護,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版權保護的背景下,媒體版權尤其是網絡新聞版權的保護將成為傳統媒體需要高度重視的工作。[1]如何協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關系,合理解決網絡新聞版權紛爭、實現網絡新聞版權保護,成為傳媒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數字技術發展催生媒介融合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多種媒介形態相互合作、融合發展,催生了全球化媒介融合大趨勢的到來,多元化的媒體平臺使得信息流通更加便捷、快速、高效,傳媒行業在層出不窮的新興媒介的互動和融合中不斷向前發展。新媒體給受眾提供的個性化的互動服務、公共性的話語平臺、人性化的信息處理、全息化的功能整合,都是傳統媒體所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提供的。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在積極尋求合作,舊有的媒介形態都在向新的媒介形態學習,媒介融合將作為未來發展不可逆趨勢長期存在。
(二)網絡新聞版權紛爭的出現與發展
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媒介融合,使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原有界限被打破。數字化普及之前,無論是傳統媒體之間、新媒體之間還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界限明確,相互獨立運作,未牽涉到共同利益之爭。但是,數字化環境下的現實狀況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可以依托網絡進行新聞發布,相互之間爭奪受眾注意力,這不可避免地引發媒體間的網絡新聞版權紛爭。起初,傳統媒體并未意識到自己耗時耗力創作的新聞內容正在被門戶網站無成本地利用而大發其財,僅僅看到了自己的內容經過網站傳播后收獲的影響力帶給他們的驚喜和利益。當傳統媒體還在做著發財夢的時候,新媒體早已經悄悄地獲取了傳統媒體的市場。面對新媒體廣告收入增速的巨大落差,傳統媒體方才如夢初醒,意識到版權保護的價值,但是如此現狀已經使得傳統媒體陷入生存困境。
(一)重構贏利模式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分屬新聞傳播鏈條中的不同環節,存在利益分成的不均衡,由此引發網絡新聞版權紛爭。相關部門應該著力提高媒體規范,重構媒體贏利模式,協調媒體間的利益關系,轉變渠道和品牌盈利模式,注重移動客戶端用戶體驗,實現互利共贏。
(二)健全相關法律
現行的有關網絡新聞版權的法律主要針對傳統媒體時代較為簡單的運作模式制定,傳統媒體時代的版權法律保護無法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版權紛爭的現實狀況。政府有關部門應建立健全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版權保護的相關立法,加快對《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合理使用制度,不斷適應現實發展需要。
(三)加強行業自律
傳統媒體自身要繼續發揮內容優勢促進行業聯合維權,新媒體要在媒介融合大趨勢下尋求與傳統媒體的合作;媒體要落實好作品版權歸屬和授權工作,建立專門機構進行統籌管理,加強對作品的控制能力,提高版權維權能力,保護網絡新聞版權。
(四)加快技術研發
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大版權的數字化保護技術的研發力度,利用網絡認證和網絡保密等技術預防信息內容侵權,采用安全和加密技術鎖定或限制網絡數字作品的復制、使用或傳播途徑,建立科學先進的版權管理和收費支付系統,[2]從技術手段出發減少甚至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
(五)搭建版權交易平臺
在政府部門和新聞行業協會的指導下搭建關于版權交易的平臺,主要負責媒體間新聞作品的備案、交易、稿酬支付和維權工作,便于媒體間相互溝通和對話,鼓勵媒體單位成為該平臺會員共同遵守平臺制度,對于本單位發表的優質新聞作品進行版權授權,其他媒體轉載必須通過這個平臺申請授權支付一定的稿酬,確保公平交易。
新媒體環境下出現許多新的網絡新聞版權紛爭,對于新聞作品版權的保護關乎媒體融合的進程。我國大部分新媒體用來支撐其運營所需的新聞內容,大多都是從各種報紙等傳統媒體轉載、編輯而來,這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系列版權紛爭的官司。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從這個角度來說,明確版權的重要性則是奠定兩者利益關系的基礎,尋求合作、互利共贏才是媒體發展的最終之路。媒體必須充分了解自身的版權狀況,全方位細致地分析不同板塊實際,分門別類進行歸納,采取不同的措施對版權進行保護和經營,使網絡信息有序、良性傳播,盡量減少或避免版權紛爭事件的發生,實現互利共贏,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繁榮。
[1]2016全國宣傳部長會議[EB/OL].中國文明網,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2016xcbz/,2016-01-05.
[2]中國記協國內部.新輿論格局背景下新聞界的版權保護[J].中國記者,2016(4):108.
D923.41
A
1674-8883(2016)15-0098-01
劉紅心,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2015級傳播學專業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