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
(汕頭市廣播電視臺 廣播節目中心,廣東 汕頭 515021)
探討電臺節目編輯與策劃策略
李 珊
(汕頭市廣播電視臺 廣播節目中心,廣東 汕頭 515021)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當下,新聞媒介的編輯工作者的采編工作能力也越來越被重視。在電臺節目的運行中,編輯的策劃能力對于節目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
新媒體;新聞媒介;編輯;電臺節目;策劃能力
電臺節目通常都是以貼近大眾生活為主題,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臺節目在編輯的過程中要注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并對熱點的話題進行及時的互動討論。
(一)善于抓住人們的生活話題
在制作電臺廣播節目時,我們要善于抓住社會關注熱點問題。例如,在大學生畢業季,大學生的就業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質量與就業效率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而某些電臺節目就會在這個時期進行相關節目主題的制作,同時直播相關的就業信息,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社會方面的信息。在對節目進行編輯時,要注重節目主題對社會熱點的契合度。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電臺節目大多屬于直播類型節目,這樣可以讓更多的聽眾參與進來進行相關的問題討論,提升電臺節目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同時也有效提升電臺節目的收聽效率,所以電臺節目的工作人員要懂得抓住社會中的熱點問題。
(二)善于解決聽眾問題
電視節目在直播的過程中在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時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電臺節目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優勢。某些注重親民性的電臺節目就十分注重大眾的參與程度,在直播的過程中參與討論的聽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普通人,他們提出的有關問題,也都是與生活相關的,基本上就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事,而電臺節目主持人會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和實際經歷對聽眾的問題耐心解答,回答的內容要比電視節目更具有廣闊性。所以,在電臺節目制作中,善于聆聽聽眾的生活煩惱,為人民大眾解決身邊事,也是電臺節目的一大優勢。及時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問題,拉近電臺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讓廣播電臺受到越來越多受眾的歡迎,這對于今后廣播電臺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一)樹立創新意識
創新是藝術前進的動力,電臺藝術作為一種重要的傳媒方式,需要打破傳統,具有一定的創新優勢,才可以具有永不磨滅的競爭力。所以,創新意識是電臺編輯工作人員必不可少的意識。通過新的視角去發現生活,在生活中提煉要素,并進行多樣化的手段進行創作,這是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們需要努力的創新方向。新聞編輯工作人員也需要沿用這些道路,改進和鉆研,不斷探索和嘗試,努力利用自己創造性思維,去強化創造力,讓電臺編輯藝術更具感染力,更具社會價值。
(二)做好重大新聞題材的策劃
我國的電臺廣播節目存在著競爭,對新聞報道進行精心策劃更有助于電臺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確立自身的戰略地位。很多新聞事件具有一定的突發性,具有重大的性質,對該事件的連續性報道,更有利于吸引社會的關注度。針對同樣的新聞題材,如何形成自己的報道特色,則是在新媒體時代要不斷思考的問題。新聞策劃編輯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做到對新聞事件的策劃,有較強的精度和掌控力度,這樣才可以充分地掌握新聞報道的主動權,在新聞報道上具有完整性和連續性。新時期,廣播新聞媒體的策劃要在正式報道之前就開始相關的工作,借助新聞態勢,做更具針對性的了解。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規整編輯的策劃能力,讓記者和編輯之間進行合理有效的溝通,從而提升采訪的效果。與此同時,也可以促使雙方交換意見,在工作上保持一致性。這樣更有利于編輯和記者雙方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開拓工作的思維和事業,制作出更具新意的方案,提升廣播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內涵。
(三)做好宣傳工作
廣播工作雖然需要一定的及時性、豐富性,同時也具有極為方便的優勢,但是本身在存儲上有一定的困難,有著易消逝的特點。所以,編輯策劃工作需要準確了解新聞廣播的特征,兼顧其中的長處和短處,積極利用反復宣傳、集中宣傳的策略,創造一定的輿論氛圍。反復宣傳是指對某一重大事件或主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報道。集中宣傳是指在某一個事件內對某個問題進行集中宣傳,突出宣傳的聲勢。
無論是集中宣傳還是反復宣傳,在具體的宣傳工作上,也需要擁有一定的技巧。它不是新聞事件的反復,而是要遵循事物發展的特性,由淺入深,進一步實現層層遞進的感覺。報道的方式要注重多樣化,不要只局限于一種題材。這種編輯的思想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新聞的宣傳影響力。注重豐富新聞報道的渠道,豐富具體的新聞報道內容,讓新聞報道更具生活化特色,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
國家領導人曾明確指出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不僅有利于黨建,更有利于民生。如果輿論導向錯誤,不僅容易誤民,還容易誤國。所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傳播活動中占據重要的分量。電臺編輯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新聞宣傳上,切不可盲目宣傳、機械宣傳、敷衍了事。要堅持實事求是,對新聞事件作深刻的解讀。
(四)更加貼近群眾
作為一名優秀的民生新聞電臺編輯,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同時還需要有優良的工作作風。電臺編輯的工作作風主要體現在,思想和工作上保持與黨的一致性,在業務處理能力上要有電臺編輯特有的敏感性,用獨特的視角,去反映新聞的真實情況。此外,在選取新聞題材時要貼合民生的關注點,與民眾的生活貼切,走進百姓身邊事,做百姓身邊故事的敘述者、報道者。
廣播電視節目在做新聞節目時,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抓住節目的制作特點,發揮節目的特色,根據時代的特點,更好地為大眾服務。廣播電臺作為大眾傳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社會中起著輿論引導的作用,廣播電臺的新聞編輯要切實提升自身的編輯能力,以黨、國家、人民為服務工作的中心,長期有效地踐行自身的工作原則,實現我國廣播電臺節目的持久性發展。
[1]周琳蓉.省級電臺音樂廣播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以陜西、河南電臺音樂廣播為例[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01):153-160.
[2]邱慧娟.論對農廣播節目的現存問題與發展趨勢——以建甌人民廣播電臺對農節目《希望田野》為例[J].東南傳播,2015(11):131-133.
G222
A
1674-8883(2016)15-0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