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雄縣第二中學 王春梅
生物教學中的概念教學
河北省雄縣第二中學 王春梅
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課程的基本內容,通過建立各種生物學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才能正確掌握和運用生物學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提高判斷、推理、歸納、比較等邏輯思維能力。
概念教學 生物教學 選擇教法
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課程的基本內容,通過建立各種生物學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才能正確掌握和運用生物學知識,教師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講好生物學的概念。針對不同的生物學概念常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生物學中很多概念是按照它實際的特有含義來命名的,如:染色體,從名稱上看就知道是染成顏色的物質,具體含義是“細胞核內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葉綠體,顧名思義,就是葉子中使葉子呈現綠色的結構。類似的概念還有:營養器官、生殖器官、伴性遺傳等。
一個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幾個要素構成,引導學生找出概念的要素,從而理解、掌握概念。怎樣準確找出概念的要素呢?關鍵在于抓住概念中缺之不可的關鍵詞。比如器官的概念“由不同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關鍵詞就是“不同組織”“次序”“一定功能”,找到關鍵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的組成。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很多概念的提出和形成來自于實驗和人們的實際生活。例如:光合作用的概念,首先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發現史,從海爾蒙特的“柳苗實驗”到薩克斯的綠色葉片在光下產生淀粉的實驗,再到美國魯賓和卡門的同位素示蹤實驗,最后歸納總結光合作用的概念。這段科學史有助于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的來龍去脈,讓學生親身體驗并且經歷人類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長過程。經歷了這一漫長過程后,學生對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當然,這一歷程只要求學生作為背景資料了解,不要求掌握,以免加深難度。這樣既符合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又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在生物學中有很多相似的名詞、術語和概念,學生往往存在模糊不清的印象。這些概念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學生極易失分的誤區之一。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將這些易混淆的生物學名詞術語加以比較、區分,使學生明確這些概念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從而能夠將它們科學有效的區分,使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更清晰,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
例如:先天性疾病和遺傳病,我們可以從它們形成的原因、遺傳物質的變化等方面進行對比,從而分清先天性疾病指的是一出生就攜帶的疾病,這種病可能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也有可能是由環境某些因素導致的,還可能是胚胎發育不良或畸形導致;而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可以是出生時就發病,也可以是長到一定年齡后發病。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兩者存在交集,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生物學中,還有很多概念都屬于這種情況,如性狀和相對性狀、反射和應激性、性激素和性外激素等等,均可用比較法進行學習、鞏固,在此不再多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