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珍
(嘉峪關市新城鎮新城中學)
對提高初中物理電磁學教學實效的探索
王菊珍
(嘉峪關市新城鎮新城中學)
初中生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的時間只有兩年時間,在他們這個年齡還沒有很好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能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與學難度很大,探索初中電磁學教學實效的提高辦法是勢在必行的。在帶畢業班的這幾年里做了一些探索,下面是在教學實踐中得到的一些結論。
電磁學;實效性;實驗;情感
要追求課堂效率,尤其是在抽象的電磁學部分,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方式有簡單的兩種:一是大家用匿名寫紙條的方式告訴我他們的需求和感受;二是根據平時觀察與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談心的方式,幫他們解決困惑。這兩種方式非常有效,下面是學生反饋給我的信息:
1.普遍問題
(1)希望老師能夠帶著笑容走進教室,微笑著上課;
(2)希望老師能夠保持一份好心情,感染我們;
(3)老師能夠幽默一點;
(4)課堂上多做一些練習;
(5)我們去辦公室找老師的時候,老師能不能不要太嚴肅;
(6)我們問問題時能不能不要問我們一些太難的內容;
(7)課堂有時可以采取小組內互相交流學習的方式;
(8)電學部分進度放慢一點,幫我們找回點自信;
(9)我們沒有勇氣和時間去找老師交流,請老師幫我們邁出第一步。
……
2.個別問題
(1)想和老師單獨交流卻沒有勇氣,希望老師能單獨對我輔導;
(2)沒有上學的念頭,心里想要放棄學習,需要老師給予心理輔導;
(3)我對學習沒有信心,感覺這門課很陌生;
(4)自己最近心情不好,影響了學習;
(5)最近回家幫家里干活讓自己很累,沒有精力學習;
(6)希望老師能把我抓緊些,老師能夠經常提醒我;
(7)我對物理很多地方不明白,請老師督促我,提醒我;
(8)老師,實驗課上您能不能給我們把實驗多做一遍;
(9)自己努力過了,可是沒有進步,讓我很灰心。
上面是學生反映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現象和問題,經過仔細分析,了解他們內心的需要,努力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與他們學習、交流。針對個別學生需要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跟孩子們建立一種信任,鼓勵他們勇敢向前。
1.做好演示實驗,學生看得到,才能想得到
案例: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2013年9月9日)
本節課是學生初次接觸電,他們會帶著一分好奇心和一分擔心去小心翼翼地接觸神秘的電學知識。如果在開篇做好演示實驗,能夠順利地把學生帶入這個神秘的世界,不僅能讓他們對電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夠幫他們樹立自信,這對之后學習電學知識有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
在做演示之前,把絲綢、毛皮、玻璃棒和橡膠棒發到每個學生手里,先讓他們通過一些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感受摩擦起電和電的神奇,然后教師為他們演示更有趣的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的現象:
1.用絲綢摩擦兩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去靠近被吊起的玻璃棒,觀察現象;
2.手持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被吊起的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觀察現象;
3.當學生看到玻璃棒被吸引或被排斥時,心情十分激動,原來這就是電,急于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說出自己總結出的規律;
4.據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分析總結出規律與大家交流。
這樣一個簡單而又非常清晰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更加急切地想探究電學的奧秘,為后續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2.設計分組實驗,學生做得到,才能學得到
前面提到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老師制造的懸念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嘗試、去完成。因此,在我的教學中會盡可能多地為學生設計分組實驗,把時間和儀器交到他們手中,讓每位學生都當一次科學家。
案例:“電磁鐵”(2013年12月4日)
學生在剛學完電生磁后,急需一次真正的實踐更深刻地理解通電導線周圍能夠產生磁場,并且去感受影響磁場強弱的幾個因素。而接下來對電磁鐵的研究,恰恰適應了學生的這一要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要讓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從學生掌握知識的角度,可以“了解電磁鐵磁性強弱的決定因素”是重點。從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來說,確定“實驗探究如何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為重點更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本節課從奧斯特無意間發現的通電導線附近的小磁針發生偏轉,得出的電流的磁效應引入,結合生活中的大型電磁起重機提出問題:電磁起重機是怎樣吸起和放下廢鐵的?為什么會吸起那么重的廢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面對理論和實驗儀器時,學生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學生對接下來的實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突出了實驗與思維的完美結合。
物理學中的任何創新成果都必須經過實驗的檢驗,物理學本身及科學的發展無不與物理實驗密切聯系,因此,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為使學生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物理現象和規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培養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成為培養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