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華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
借題發揮———試析高中生物課用好習題講評的策略
唐金華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
習題練習與評講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評講能夠有效鞏固學生對于生物知識點的理解。學生自主查找錯誤原因、分析題干,變式訓練,以及以學生評價為主體、強化答題規范練習是提高高中生物課習題評講水平的有效策略。
高中生物;習題評講;針對性;主體性
對于高中生而言,習題練習是鞏固知識、加深理解的重要環節,習題講評也就成了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下完成習題,經過教師的批改后,在課堂上統一講解。教師以為已將完整的解題思路講解清楚,但學生的資質各有不同,對于知識點理解的偏差之處也不盡相同。無法完全理解教師講解的學生,再次遇到相似或相關的,甚至是相同的習題時,很大幾率會犯同樣的錯,這便使得之前的習題練習及講解失去作用,降低教學效率。為了改變這樣效率低下的教學方式,我總結了一套習題講評策略,經過多年實踐,的確獲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中生物教學中,為了使習題評講達到預期效果,可遵循以下三項習題評講原則。
1.目標明確原則
高中生物課習題講評中,首先要明確的是“為何講”的問題。習題練習及講解在教學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師之所以進行習題講評,是要解決學生在習題練習中反映出來的不足之處,這便是習題講評的目標。
為了達到習題講評目標明確的原則,教師需提前做好備課。習題講評課的備課并不是簡單分析解題思路,而是對學生解題進行認真分析,找出錯誤根源,作出歸納總結,這樣在講評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
2.針對性原則
習題講評其次要明確的便是“講什么”的問題。無論是教學還是習題評講都應該著眼于重點、難點、疑點及關鍵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及講解。
教師講解如果“多方照顧、面面俱到”,效果往往是所有知識點都沒有深入講解,學生未掌握的無法解疑,講學生掌握的內容又易導致學生分神。講解應突出重點、把握難點。突出重點進行習題評講并不是只講重點,而是找出問題核心點,并發散性講解與核心知識點相關的知識點,為學生理清知識脈絡,為學生解題提供思路引導。所謂把握難點是指,教師通過分析習題練習中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在概念理解、原理規律、解題思維及解題方式等方面尋找缺陷所在,針對這些難點進行透徹分析,并尋找針對性的習題舉一反三。
3.主體性原則
我們現在提倡新授課上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實習題講評課上也應該讓學生成為習題評講教學的主體,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由學生進行習題講評,有利于學生按照自己的解題方式和解題思路,對出錯的題目進行重新思考。教師應經常組織學生對于重點、難點進行分組討論。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更能讓學生在探討過程中主動思考,提出問題并相互解決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充分暴露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能進行針對性的引導。
1.學生自我分析,查找錯誤原因
錯誤原因題號涉及知識點失分數知識記憶不牢審題不仔細表達不規范計算失誤未來得及畏難情緒,主動放棄
作為負責任的教師,我們會對學生的試卷與習題認真批改并分析,統計各種題型、各個知識點題目的得分情況,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分析,找出出錯原因。但無論教師有多用心,都無法兼顧全體學生。尤其是選擇題,兩名學生錯誤選擇了同一個答案,但他們出錯的真正原因卻不一定相同。可能是知識記憶不牢,也可能是審題不仔細,忽略了關鍵字。所以我們可以讓每個學生自我分析錯誤原因。教師可以編制一份“自我分析表”,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的分析、診斷。
學生通過制表完成了對習題的反思,同時,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得到了自我教育,可以減少或避免下次再犯類似錯誤。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答題的心態、習慣、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解題能力。
2.找準題干“題眼”,明確解題突破口
生物習題為保證表述完整性,一般會有背景資料,其中不乏有價值的信息,也有一些干擾信息,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簡化,找準“題眼”,排除干擾,只要教師教會學生找“題眼”,出題人的意圖就暴露出來了,學生就能更好地確認解題的突破口。例如,將三張洋蔥鱗片葉表皮放在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3種狀態的細胞,如圖1。你認為這3個細胞在未發生上述情況之前,其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圖1
A.A>B>CB.A<B<CC.B>A>CD.B<A<C
這道題目的“題眼”就是∶處于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找到了這個“題眼”,就明確了解題的突破口:這三個細胞的外界蔗糖溶液濃度相等,三個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都可以同蔗糖溶液作比較。
3.善于變式訓練,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應用
在生物教學中,知識點是相互關聯的,又是有區別的,故而容易混淆,變式訓練通常就是把這些易混淆的習題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講解,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題干條件、改變提問方式等將原題進行發散、創新。通過變式訓練,能充分發揮習題的效能,加深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題1.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體內的基因突變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B.基因突變頻率很低,種群每代突變的基因數很少
C.基因突變發生后,生物的表現型可能不改變
D.基因突變的方向與環境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題2.基因A與a1、a2、a3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該圖不能表明的是()
圖2
A.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現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C.正常基因與致病基因可以通過突變而轉化
D.這些基因的傳遞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這兩題都是關于基因突變概念的理解,學生經常存在理解誤區,對基因突變掌握不夠全面,通過把這兩道題目放在一起練習,使學生對基因突變概念有了深刻全面的認識,并能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網絡。以后凡是涉及基因突變概念的題目,學生都能迎刃而解。
4.學生自主講評,提高評講的主體性
傳統的習題講評課是學生坐在下面聽取教師評講,從教師處被動獲取知識。讓學生進行習題評講,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進行講解,就會暴露出對知識點理解上的偏差,這也能幫助教師準確把握學生的欠缺處,有針對性進行糾正。
學生在講解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肯定與鼓勵,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與習題相關的知識點。在遇到不確定或不明白的知識點時,學生會主動翻閱教材、查找資料。此種方式下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牢固,還能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5.強化答題規范,提高得分率
每次考試結束,都會出現學生預估的分數和實際分數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根源,就是學生答題不夠規范,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現象。
生物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答題過程中,專業術語應用要求更高,平時教學中就應該養成嚴謹的語言和書寫習慣,準確運用專業術語,力爭簡潔,抓住得分點,切忌使用錯別字。
要做到答題規范,就是要養成一種良好的解題習慣和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首先是審題,從題干中提取出有效信息,挖掘出隱含信息,排除干擾信息。然后是分析聯想,分析試題的考查意圖,聯想教材相應的知識結構,應用相關的生物學原理作答。最后就是語言表述,語言表述要準確完整,分點答題,條理清晰。
[1]毛曉燕.例談一種有效的習題講評模式:學生說題[J].生物學教學,2014,39(3):38.
[2]呂國裕.生物學選擇題的評講方法[J].生物學教學,2008(12):38-40.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