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珍(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土頂中心幼兒園 吉林長春 130600)
初探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
閆玉珍
(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土頂中心幼兒園 吉林長春 130600)
推動城鄉幼兒教育實現均衡發展有利于維護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然而我國當前的城鄉幼兒教育差別較大,導致城鄉教育的不均衡發展,極大地損害了農村幼兒的利益。本文旨在分析影響城鄉幼兒教育的原因,并且為促進城鄉幼兒教育的均衡發展提出可行的措施。
城鄉 幼兒教育 均衡發展
教育公平是教育均衡發展的前提,教育公平是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作為教育的起點,幼兒教育對孩子的未來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保證城鄉幼兒教育的均衡性能夠有效推動教育及社會公平的實現。然而,當前我國的城鄉差距不斷擴大,使得農村幼兒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制約,破壞了城鄉教育的平衡,對農村兒童是非常不公平的。因而,相關部門需要采取妥善的措施,改革城鄉幼兒教育,使得城鄉幼兒教育處于均衡的發展狀態。
所謂教育均衡,即政府為孩子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科學分配教育資源,讓孩子得到充分發展,其本質在于維護教育公平。幼兒教育均衡發展就是發揮法律法規的作用,保證適齡的幼兒享受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制定和調整政策、合理配置資源,為幼兒提供較為均等的教育條件,保證態度的客觀性和方法的有效性,確保教育成果及成功機會的均衡性,關鍵在于均衡地配置教育資源[1]。幼兒教育均衡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機會,突出體現在入園率上,對于任何一個適齡兒童來說,教育機會平等,他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第二,在教育過程上是平等的,也即每個兒童應當平等地享受教育資源,教育資源分配應該公平合理。第三,教育結果應該平等,集中表現在入學準備方面,就是指兒童接受教育之后,應該在各個方面達到統一的標準。
1.城鄉幼兒教育在起點上體現出不均衡性
因為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別較大,引起了城鄉幼兒教育的差異,在起點上,城鄉幼兒教育就具有不均衡性。對于農村幼兒來說,他們難以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某些地區的兒童甚至根本沒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而對于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來說,幼兒的入園率可達到100%。通過對比城鄉幼兒的入園率,我們可以發現,農村幼兒的入園比率較低,影響了我國幼兒教育的綜合水平,使得幼兒教育很難取得顯著的發展。
2.在幼兒教育過程上存在城鄉差異
城鄉幼兒教育在教育過程上的差異突出表現為 教育資源配置方面。作為一種教育條件,教育資源即在開展教育期間所使用及消耗的資源,包含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三個方面。第一,幼兒教育師資力量城鄉分配不均。盡管城市和農村都在擴大專任幼兒教師的隊伍,然而從規模和學歷層次來分析,城鄉之間差別十分明顯。從規模角度來說,城市專任幼兒教師的數量要遠遠高于農村;從學歷層次角度來說,城市幼兒教師的學歷以專科及專科以上居多,農村專任幼兒教師大多數只有高中學歷。第二,經費投入在城鄉幼兒教育上分配不夠科學。在幼兒教育投入方面,城市公立幼兒園獲得的資金是最為充足的,農村幼兒教育基本是由鄉鎮負責經費投入,但是鄉鎮經濟實力較弱,很難為幼兒教育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導致城鄉幼兒教育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第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城鄉幼兒教育區別十分明顯[2]。盡管農村幼兒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逐步完善,但是,相較于城市來說,農村改善的力度很小,造成農村幼兒園的綜合條件落后于城市,使得幼兒教育發展不夠均衡。第四,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隊伍不穩定,農村幼兒園公辦教師很少,工資待遇低,年齡偏大,教育理念落后,每班達不到一教師一保育人員。農村本土環境影響,現在我們面對的農村幼兒家長多是80后,他們農忙種地,農閑打工,有很強烈的攀比心態,有點錢的把孩子送到城里。
3.在教育結果方面城鄉幼兒教育具有不均衡性
所謂教育結果的不均衡,就是指接受教育的幼兒,不能達到統一的評價標準,尤其是在入學準備方面。調查表明,城市幼兒在入學準備方面高于農村兒童,城市幼兒的認知水平、學習方法、言語理解及個性發展等均優于農村幼兒,由于入學準備存在差異,城鄉幼兒的未來發展也會表現出很大的不同。為推動教育公平的實現,應該從幼兒教育入手,重視縮小城鄉幼兒教育的差距,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創建平等的起點。
1.提高教育資金投入比例
因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造成了城鄉教育水平的差異,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財政投入的不平衡。物質前提是發展幼兒教育的保障,可是農村幼兒教育的資金來源于鄉鎮政府部門,鄉鎮政府的資金較為緊張,很難為農村幼兒教育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此,政府應當為農村幼兒教育投入更多的資金,并且拓展獲得教育資金的渠道,進而為農村幼兒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合理地配置農村幼兒教育的資源,縮小城鄉幼兒教育的差距,推動城鄉幼兒教具的科學發展。
2.保證師資隊伍的穩定性
師資隊伍不穩定是幼兒教育領域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在農村地區表現更為明顯,農村教師工資較低,加之學歷不高,降低了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教師的流動性很大。此外,社會保障無法落實,也是教師隊伍穩定性差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農村幼兒教育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基于此,應該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依據農村實際情況,改進教師聘用及人事管理機制,設置統一標準,公開向社會招聘教師,對于在崗幼兒教師開展統一注冊管理,由財政部門撥款,提高教師的工作水平,降低農村教師隊伍的流動性。
3.推動教育資源共享
因為城鄉幼兒園在教師素質、管理經驗及教育質量等方面差別較大,需要利用城市幼兒園的有利條件,推動農村幼兒園的發展,共享教育資源[3]。例如,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可以由城市幼兒園定期組織對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將骨干教師調到農村地區幼兒園支教,促進農村幼兒園的規范發展等。
城鄉幼兒教育發展是否均衡關系著我國社會的穩定,面對當前城鄉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狀況,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縮小城鄉幼兒教育發展的差距,可以從增加農村幼兒教育財政投入、穩定農村幼兒教育師資隊伍及推動城鄉幼兒教育資源共享等幾個角度入手,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的實現。
[1]王建榮.試論城鄉幼兒教育應走均衡發展之路[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1):376-376.
[2]董思蓓.淺談在結對幫扶中推動城鄉幼兒教育共贏發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5):9-10.
[3]孟香云.從資源配置透視我國城鄉學前教育均衡發展[J].學理論,2015(24):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