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靜(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南昌 330063)
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思索
陳靜靜
(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南昌 330063)
新時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了當前高校發展探討的熱點問題。伴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對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必須重視起來,因此,高校師生員工就要不斷增強文化自覺意識,提升文化自信,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先進網絡陣地的引導下,推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完善。
新時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校園文化建設 文化自覺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重要講話。習近平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上又談到了文化自信,這一全新的提法增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歷史深度,為民族復興夯實了文化基礎。高校是育人基地,尤其需要濃厚的文化氛圍、文化積淀,由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這一問題不得不更加引人注目。
首先,對校園文化自覺的地位和價值認識存在偏差。文化自覺作為文化建設的基礎,對于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然而,新時期,高校師生對校園文化自覺的地位和價值的認識仍然存在偏差。大學生的文化教育模式還以課堂為主,學生對文化知識的習得是在課堂,教師的教授也只局限在課堂,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有限地傳授,學生的文化創新能力被牢牢地局限著。認識不清校園文化自覺的地位和價值就會盲目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校園文化建設的改善背道而馳。其次,校園文化自信缺失。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不足,而對外來文化盲目排斥或全盤吸收。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充滿奧妙的人生智慧。然而,高校工作者和大學生沒有認識到我國優秀文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局限在外,完全忽視古代先賢的智慧。或者錯意、粗心;或者偏離新時期的時代背景,表達含義錯位。在對待外來文化時,盲目排斥或全盤吸收,主觀能動性不強。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知曉力度不夠。在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地位和價值也是模糊的,這就從側面指出了高校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還有所欠缺。
首先,全球化時代多元文化思潮的沖擊。全球化時代下,多元化思潮的沖擊,削弱了大多數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可,缺乏是非觀念、榮辱感,就會陷入價值判斷的誤區。另外,價值的多元化趨向容易使高校學生產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其次,利益誘導,趨于功利化。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極大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利益觀,在面對利益的誘惑時,將道德原則拋之腦后,甚至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偏重于物質建設,忽視精神文化的充實;追求工具價值,忽視人文價值,阻礙高校良好的文化建設。最后,網絡媒體文化的滲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正趨向普及,尤其在大學生群體當中,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的參與,但是網絡媒體中網絡技術環境對不良信息的失控、對人文價值的侵蝕、信息安全管理體制欠缺且執行不力,網絡法制的建設滯后都不利于校園文化建設。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文化建設
“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和旗幟,是引導、規范社會和個體多樣化發展的方向與準則,是促進社會與個體發展的思想基礎。”[1]因此,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導,號召全體師生員工,深刻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價值和地位,以及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去。高校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導,才能矯正、克服價值取向的偏差,保證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性質與方向。
2.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結合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養性、仁義禮智、和諧中庸、化性起偽等思想,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它仍然閃耀著時代的光芒。特別是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進程中,仍然功不可沒。因此,要吸收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我所用,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緊密結合起來,交流、交融,發展和壯大。
3.以文化自覺構筑高校網絡文化陣地
高校師生要不斷培養文化自覺性,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做出貢獻。高校廣大師生員工要深刻認識到,在當今時代,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也是豐富人們靈魂的源泉。高校要以文化自覺構筑高校網絡文化陣地,利用互聯網,在廣大師生當中宣傳網絡文化,加強網絡文化教育,增強文化自覺的意識,為增強國家競爭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做貢獻;利用互聯網網站、網頁、論壇、BBS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溫潤心靈、舒緩壓力、涵養人生,更好的豐富精神世界,提升生活質量。
[1]鄭永廷.論高校文化發展與文化自覺[J].思想理論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