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云(衡山縣貫塘鄉中心學校 湖南衡山 421342)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
劉國云
(衡山縣貫塘鄉中心學校 湖南衡山 421342)
伴隨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需求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小學數學的教學,關系到學生邏輯思維、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創新小學數學教學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教學創新?本文從課堂導入、課堂教學、作業布置等幾個方面闡述了創新性教學,以便為豐富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提供一定的參考。
小學數學 教學創新 方法 應用
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黃金階段,也是形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開端,在新課改與素質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化下,小學數學的教學也迎來了新的變化。傳統教學的弊端已經逐漸顯現,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成效,因此,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符合教育發展的方向。本文選取教學環節中的課堂導入、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創新學習模式以及作業高效設計等四個方面來深入探討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旨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具有趣味性的課程導入方式是開啟學生學習興趣的大門,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往往對新穎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求欲,容易受到氛圍環境的影響。教師采用新奇的課堂導入形式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并能順利過渡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這需要教師將教材內容與課堂導入方式有機結合,以一種新、奇、特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的面前,吸引學生的無意識注意。例如,教師在教授《圖形與變換》這一章節的課程時,教師除了要準備實際生活中看到的物體外,還要精心組織引入課堂的內容,來激發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新內容的好奇心。比如教師可以這樣通過展示圖片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有誰知道圖片中有幾個正方形組成的菱形?蝴蝶的圖形又暗含著哪些圖形知識?”這種開放式的發問有利于學生進行開拓性的思考。此時教師不要急于給出答案而是留有懸念,讓學們聽完今天的課程就會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樣設置懸念,學生們就為了求證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就會集中精力的進行課堂聽講。在授課完成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此時學生既能認真的聽完課程的內容,也能將課程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而且還能把這節課的內容牢固的記住,從而提高了聽課的效率,鞏固了教學效果。
上課是整個教學環節中的中心部分,學生學習成效的高低取決于教師課堂教學組織能力的高低,教學中師生不僅要形成有效的互動,還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思考,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從而提升學生聽課的效率。通常教師會選擇游戲教學法將知識融入到教學游戲中,使學生在快樂中習得數學知識,并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例如,教師在教授《三位數乘法》的時候,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有關有“0”的乘法,學生們普遍會把數字的位置弄亂,不知道該對齊哪個位置,總是計算結果出錯。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采用“帶有數字的磁片貼磁片”的方式進行教學,如“302×202=?”教師在黑板上將豎式列好,然后讓學生到前面來進行貼磁片計算,將整個過程展示出來,然后在通過教師的講解來詮釋學生的做法。此外,還可以通過快速搶答來練習三位數的乘法,這樣有利于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還能將課堂的知識吸收掉。
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兩人合作是教師經常采用的教學形式,尤其是同桌之間,鑒于平時溝通較多,距離又近,能減少兩人之間的摩擦溝通時間,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尤其是在做練習題中,兩人合作不僅能提高做題的效果,還能運用學生之間的競爭提升做題的效率。如,教師組織學生練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題目中,教師指定練習題,兩人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之后兩人互換根據教師講解的答案給彼此判斷正誤并打分。結果很多的學生在運算小數加減法中經常會將小數點的位置弄錯的現象,尤其是出現需要進位的數,學生在點小數點位置時出現各種的情況,不是向前多點了一位數,就是向后少點了一位數。學生在彼此出現的錯誤中體會自己學習中的失誤,并在教師的講解中糾正錯誤,然后教師再通過鞏固練習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課后作業的布置是鞏固和檢測聽課成效的一種方式,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給學生布置同樣的作業來實現對課堂教學成效的鞏固。沒有區別對待,不能夠很好的檢測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會出現水平差的學生認為作業完成存在困難,而對于水平高的學生認為這些作業又太簡單了不能拓寬自己的視野。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作業的布置,給學生進行分層區別對待,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作業掌握自己的學習知識。例如,教師在布置《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的課程作業時,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就要布置基礎的題目,來讓學生們通過題目掌握最基本的運算定律,同時這樣的題目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自信。對于基礎比較中的學生教師就選擇有一點難度的運算題目來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類似“56+72+28=?”這類題目,既能掌握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的本質,又能將知識很好的運用。教師還可以適當留一部分有點難度的題目,例如進行加法或乘法結合律的運算,在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將幾個關鍵的地方留空,讓學生來填,這種方式的考查也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檢測。
綜上所述,創新理念的滲透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教學環節、教學形式以及學習模式等方面都體現著教學創新的理念,其核心是師生形成有效互動,吸引學生注意力,運用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師生互動,實施創新教學模式,增強課程對學生學習的吸引力,從而實現高效的學習、聽課、復習,有助于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養成。
[1]李秀俠.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考試周刊[J].2014,(52):77.
[2]黃文雄.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J].2016,(4):269.
[3]王新波.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中國校外教育[J].2014,(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