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毅(寧波海洋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寧波 315731)
酒店專業“假日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任 毅
(寧波海洋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寧波 315731)
目前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離國家及社會對中職教育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實踐時間和內容都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定的要求。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對接不夠緊密,鑒于以上認識,我們對“假日實踐”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和研究。
中職生 酒店專業 假日實踐 教學模式
1.實踐的學時不夠多
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技能型”人才,立足的實踐課時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當前酒店管理專業在專業教學計劃上實踐課時雖然可以達到40%-50%,但是真正的付之于行動的課時卻遠遠不能達到這個比例。
2.實踐教學與社會需求脫節
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在教育觀念,理論研究及投入等方面與社會需求存在明顯的差距,目前的實踐教學已經跟不上旅游業的發展步伐。縱觀各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實驗室,無非是設置一間模擬客房,一個模擬餐廳,并配置相應的設備和設施。但在運作規模和部門系統性,軟硬件更新速度等方面卻無法和現實的酒店相比,無法營造逼真的教學情境,離真正的“模擬”差距甚遠。
3.行業需求和畢業生之間的矛盾
以培養技術人才為最高需求的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并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各用人單位的要求,到用人單位后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培養。畢業生在學校接受的技能訓練要么遠遠不夠,要么就是與行業需求脫節,使得畢業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勝任本職工作,給供需雙方造成了很大的矛盾。
4.教育部政策導向
國家教育部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中指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就業創業能力。著力推進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課程教材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要達到這一培養目標,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和高度重視實踐性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酒店專業“假日實踐”教學模式,符合新的職業發展觀,是學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以“服務為目的,學業為導向”是我國職業教育總旨,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改革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讓學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距離靠攏,促進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課程內容和行業標準,教學需求與崗位能力,實訓設備與生產設備要求,學習環境,生產環境,學生素質養成與現代知識工人要求溝通,趨向與融洽,使職業學校在融通企業的過程中實現教育與市場的無縫對接”。
而“假日實踐”活動就是學校實施開放式教學,面向社會,面向企業,從而達到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的目的,真正地實現工學結合,可以改變以學校為中心和以學科為中心的辦學模式。
2.酒店專業學生“假日實踐”是社會的需要,企業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閑暇時間,黃金周假日旅游的熱潮使得景區、星級賓館、旅游企業等面臨人手短缺,疲于應付,為了不降低服務水準及質量,總是千方百計尋找辦法,而適時地到中等旅游學校去尋找合適的學生頂崗,往往可以解決燃眉之急。
本地旅游業的迅速發展為“假日實踐”教學模式提供了實踐平臺,象山經濟結構的調整過程中,中國漁村,海上樂園等海洋休閑度假旅游企業的崛起,星級酒店的迅速壯大都急需大批旅游服務人員。因此,假日旅游的熱潮為酒店專業學生參加假日實踐提供了可能性。
3.“假日實踐”教學模式可以準確定位旅游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假日實踐”教學模式旨在探索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通過分析旅游業宏觀和微觀發展趨勢,針對本地區旅游業人才規模和質量需求情況,準確地定位了旅游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圍繞該目標探索“學工交替”,定制化培養旅游業專業人才的教學模式,并以酒店作為教育伙伴,為學生提供校內和校外雙重學習平臺。
1.行業調研了解需求
近年來,旅游業快速發展,星級酒店隨之拔地而起,但酒店存在著招工難、留人難等問題,特別在周末、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用工荒”問題更為嚴重。酒店紛紛向學校相關專業學生拋出橄欖枝,希望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學生前往輪崗實習。
2.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把脈“假日實踐”意向
在高一學年第二學期開學初召開了“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與家長座談會”,首先邀請了酒店人事部經理對目前酒店行業現狀及就業前景做了介紹,并向家長和學生闡明酒店所需人才類型為理論+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接著由學校老師向家長和同學介紹學校擬實施“假日實踐”教學模式,而通過這一模式,預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最后設計了意向調查表,征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
3.確定合作酒店,簽訂“假日實踐”合作協議
“假日實踐”教學模式是旨在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石浦半島酒店、石浦開元酒店分別于2007年7月和2009年6月開業,如今他們分別已經是國家5星級和國家4星級酒店。基于這兩家酒店都有自己專業的集團管理,有著較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系統,所以我們鎖定這兩家酒店為我們的合作酒店。而這兩家酒店也需要我們中職的學生在其旅游旺季來填補人手不足的情況,所以學校與兩家酒店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開展酒店專業學生“假日實踐”活動。
4.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有效的掌握理論知識
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滿堂灌”、“獨白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各種實訓情景教學、教師現場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加強在校的實訓練習,將教室搬至實訓室,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在練習中更具現場感,并在實訓練習中初步實現理論向技能的轉化。
5.設定實踐崗位,開展實踐活動
本課題針對旅游專業酒店班學生,學校以提升學生實踐、就業能力為導向,立足于周一至周五在學校課堂加強理論學習、校內模擬實訓的基礎上,利用周末、節假日及寒暑假,在征得家長和學生同意的前提下,將學生送到合同酒店的各個崗位進行頂崗實踐學習,幫助學生把日常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等其他社會技能,便于其更好地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6.調查反饋,驗收成效
(1)學生工作日志查詢和約談:周末實習期間,學生每天在工作日志本上記錄當天的工作的內容及感想。每周一相關老師查看學生實習工作日志并與學生約談,及時發現并解決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及困難。
(2)酒店調查反饋:每次“假日實踐”活動結束后,課題老師前往酒店,通過相關問卷調查和面談,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及酒店滿意度,進而改進下一階段實習工作安排,推動“假日實踐”模式順利開展。
(3)個學期進行技能考核,成績存檔:每個學期初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通過邀請資深酒店從業人員模擬顧客,給參賽學生臨場出題,測試學生的相關專業技能及臨場應變能力,并由資深酒店從業人員現場點評及打分,成績記入該生的《學生技能存折》中。
(4)證合格率對比:對比前幾屆本專業畢業生《餐廳中級工技能證書》的考證情況,可以發現如今學生的考證合格率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且在考試過程中學生表現的比較自如,整體擺臺質量要比前幾屆學生來的好。
經過兩年多的研究,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教學模式也更符合中職學生特點。主要的成果有:
1.理論成果:
(1)構建學生 “假日實踐”活動的一整套操作流程
(2)建立切實可行的學生“假日實踐”活動安排表
(3)形成“假日實踐”技能考核辦法
(4)發展了緊跟酒店服務業特點的實訓課堂
2.實踐成果:
(1)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因為需要去酒店頂崗實習的關系,學生在自己的儀容儀表上,更加整齊清潔。在禮儀禮貌上,學生會用親切、溫和的語言與人交流。在待人處事上,學生主動與人打招呼,更重要的是在心態上,他們學會了要懷著感恩的心來工作和生活,他們可以感受到父母艱辛的生活、感受到老師的諄諄教誨、感受到服務給客人帶來的喜悅。
(2)在各酒店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刻苦負責的工作精神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酒店方和客人的肯定,為進一步對學生的突出表現進行肯定與表彰,校方每年度都聯合酒店對實習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3)考證合格率對比:對比前幾屆本專業畢業生《餐廳中級工技能證書》的考證情況,可以發現如今學生的考證合格率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且在考試過程中學生表現的比較自如,整體擺臺質量要比前幾屆學生來的好。
(4)同時在“假日實踐”模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在縣、市級的比賽中屢屢獲獎。
1.在整個課題的研究中,我們綜合了多種因素,從而提煉出“假日實踐”模式,結合課堂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此次模式只是針對大多數的職高學生,但是在因材施教上,我們省略了一些有個性特點的學生,這也是模式中的不足。
2.由于場地設施等因素,我們的“假日實踐”模式都是在石浦相關的酒店內實施,學生利用假日里去企業鍛煉,但是由于酒店的目標是賺取利潤,我們學校的目標則是讓學生獲得技能,因為學生可能無法完全按照“假日實踐”模式中原定計劃去培訓技能,影響了學生整個知識鏈的串接。
3.在“假日實踐”模式中,學生下到酒店去實習,但是卻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因為學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而學生的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變相的變成了酒店的廉價勞動力,但卻承受與一般工人無差異的工作,甚至要更多。
通過“假日實踐”這一教學模式實踐,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學校教育與企業教育緊密結合;使學生在真實的酒店經營環境中主動學習專業技能和素養,提高了職業素質、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酒店從根本上解決了人才緊缺,節約了成本,使經營持續發展,最終形成了“ 校、師、生、企” 四方共贏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