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紅(煙臺工貿技師學院)
試述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數控車床加工千斤頂螺桿中的具體應用
劉亞紅
(煙臺工貿技師學院)
以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數控車床一體化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形式和實戰式經驗總結為主要論題,進行翔實周密的論述,對于行動導向教學法初步應用者來說,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從方法的具體應用、運用反思兩大方面進行闡述,尤其是數控車床一體化教學方面,提供不可多得的鮮活案例。整個活動過程通過教學活動策劃表來指導每個環節,明確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以及活動內容,還有各評價點和時限,讓師生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項活動,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情景模擬;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展示評價
千斤頂項目面對的是數控車床專業二年級的學生,此時學生具備一些簡單軸套類零件的配合加工技能,會合理安排零件的加工工藝,千斤頂項目的制作貼近生產實踐,符合企業生產實際情況,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班級人數為27人,仿真模擬電腦每人1臺,數控機床9臺,可分配為9個學習小組。
有效的導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環節我使用情境模擬法下達任務。由于學生對螺桿概念模糊,所以,我先下發螺桿模型,并要求各小組觀察分析螺桿的梯形螺紋與先前所學的三角形螺紋的區別,讓學生獲得直觀的認識,然后導入本節課。教師扮演客戶需要一批千斤頂,下發派工單、千斤頂裝配圖和螺桿零件圖,學生扮演企業工人承接此項生產任務。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工廠工作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期間,我要求學生進行安全自查,按6S管理要求自己,各小組檢查下發資料是否完備。
首先,我用PPT展示千斤頂各組成部分,讓學生清楚螺桿在千斤頂中的位置和作用。然后,幫助學生分析千斤頂的工作原理,要求各小組學生借助學生工作頁引導問題,制定分步工作計劃。
1.識讀螺桿零件圖,完成學生工作頁中對應的問題。在圖紙分析及完成工作頁過程中,會涉及多科知識,比較繁雜。例如,Tr36X5表示的含義,我會讓學生查閱教材《機械基礎》等。這種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方式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編寫加工工藝。采用組內合作,相互討論的形式,通過查閱《車工工藝》教材等,填寫學生工作頁中的數控加工工藝卡,填寫完畢之后各小組將工藝卡統一張貼并進行交流,之后教師進行點評并指導,要求工藝欠佳的小組重新修正。采用工藝卡形式,可以讓學生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分析工藝,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
3.加工指令的選用。首先,我讓學生回答螺紋循環指令G92的進刀方式及采用該指令加工梯形螺紋是否可行,并分析不妥的原因,進而引出符合梯形螺紋加工要求的指令G76。對于新知識,需要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學,在自學過程中,學生會發現G76的格式及參數含義比較難記。對此,教師可提醒學生采用頭腦風暴法發揮想象,找出最合適的識記方法。其次,教師給出巧妙的識記方法,利用地方話諧音將格式中的字母進行變化。在學生發音對口型的過程中就可以很好地記住G76格式。對于參數含義,我采用的是表格形式,規定時間進行記憶,然后組內互相提問,達到記憶的目的。
1.編制程序:本階段我不是將螺桿的加工程序和盤托出,而是讓學生先根據G76的格式及參數含義,用鉛筆填寫數控加工程序單。此過程會涉及螺紋高的計算,在學生工作頁中,我會給出相應的公式,填寫完后,小組派代表進行展示并交流,這是重點交流的內容。然后教師點評,指出問題并讓學生修改自己的螺桿程序,防止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
2.仿真驗證:仿真驗證之前,通常情況下教師會把注意的問題提前強調引起學生注意,但是我在這個環節,故意將G76指令中的螺紋牙高參數賦值弄錯,讓學生進行仿真加工驗證,觀察測量結果并進行討論,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給出結論。采用這種問題“陷阱”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分辨意識和細心程度,為實訓加工做好充分準備。為了鞏固知識并熟練應用,隨后我讓學生采用競賽法單人單機操作,考查螺桿程序輸入和模擬加工的速度及準確性,組長負責記錄本組情況和鄰組情況,之后將記錄結果交給老師并進行點評。
3.車削螺桿:首先,班長負責檢查學生勞保用品穿戴,教師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其次,采用循環角色扮演法按照學生工作頁提示語進行操作,小組長負責分好每個學生扮演的角色。由安檢員負責機床開機檢查及保養,由操作員負責領料及工卡量具及程序輸入和工件加工,質檢員按照檢查內容進行零件
的測量并記錄。完成一個產品的加工后互換角色進行下一個產品的加工,直到三人全部完成。
在這個環節,雖然已經有了理論的指導和仿真的驗證,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機床、夾具或刀具的原因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實際狀況,為了體現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會把提前做好的“問題、原因及消除參考表”發到學生手中,并在經常出問題的項目上用紅色標出引起學生注意。利用此表可有效地幫助學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進行總體的協調指導,按6S理念管理學生,并隨時進行抽查活動。這樣組織可使學生體驗到工廠的生產氛圍,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獲得一種責任感與職業認同感。
本環節貫穿在車削螺桿的整個活動中,小組加工時每一次角色輪換前質檢員都要進行嚴格的產品檢驗并及時地調整工藝參數和程序,保證后續加工的順利性和高質量性,以此來提高整個小組產品制作的總體水平。本過程按照檢查內容的要求完成組內互檢,并做好檢測和調整記錄。
首先,小組展示,將加工完的零件及填寫好的工藝卡片派代表拿到展示區,進行展示評價和互評,并考核打分;其次,進行小組交流;再次,進行教師總體點評,評選出優秀團隊及個人;最后,每個小組對零件進行防銹處理并編號,然后把加工完畢的螺桿放在零件成品區,用來進行千斤頂項目的組裝。
教學過程反思:
1.教育教學模式方面:將學科型課程體系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原則的一體化課程體系,確定綜合職業能力為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
2.創新專業教學內容方面:改革為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工作任務的模式。
3.創新教法和評價方式方面:推動行動導向教學,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并按照企業用人標準構建評價機制,建立以能力為核心的學生評價模式。
馬福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7(23).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