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琴 廖肇羽
(1塔里木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阿拉爾 843300;2塔里木大學 西域文化研究院,新疆 阿拉爾843300)
淺析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的發展
張曉琴1廖肇羽2
(1塔里木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阿拉爾843300;2塔里木大學 西域文化研究院,新疆 阿拉爾843300)
近年來,醫藥類電視節目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通過這類節目,人們不僅能學到很多醫藥知識,而且還能夠運用這些醫藥知識來處理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健康問題。維吾爾醫藥作為傳統中醫藥的一部分,不僅療效顯著,而且其治療方法簡單獨特。本文通過收集整理近年來國內播出的醫藥類電視節目,通過分析其特點,找出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其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及建議。
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傳播
養生文化是當下時代發展起來的又一熱門話題,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很多媒體都推出了以健康為主題的電視欄目。隨著大量中醫藥電視欄目的興起,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維吾爾醫藥也開始進軍電視媒體。但是目前由于各種原因,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仍然處于一種盲目發展的狀態,其傳播效果也并不理想。為了提高維吾爾醫藥的傳播效果,就必須從傳播內容、方法、策略方面進行改進和規范,這樣才能使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走上健康的發展道路。
(一)可以有效傳播維吾爾醫藥的健康理念
電視在我國已經成為最普遍、最廣泛和最受群眾喜愛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它集圖像、文字、聲音、色彩、動畫于一體,形象、鮮活、直觀地向觀眾傳播各種信息,這在向缺乏一定專業知識基礎的公眾傳播醫藥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維吾爾醫藥是我國傳統醫藥中寶貴的財富,不僅療效顯著,而且治療方法簡單且毒副作用極小,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觀念更是深得人心。因此,充分利用電視節目的優勢,將抽象的維吾爾醫藥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的操作方法,以此來開展維吾爾醫藥知識的科普工作,不僅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更是滿足了廣大勞動人民的需求。
(二)豐富了電視節目的內容
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一批以健康為主題的電視欄目逐漸興起并取得了較好的收視率。這類節目通過簡單地介紹醫藥保健常識,向廣大觀眾傳播健康理念,并介紹簡單的操作方法供觀眾處理日常生活中小的健康問題,深受觀眾朋友的喜愛。以健康為主題的電視節目不僅豐富了電視節目的內容,使得電視節目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多姿多彩的形式,還促進了電視媒體技術、文化、機制的發展。同時,也為很多對醫藥知識有需求的觀眾提供了服務,從根本上幫助大眾了解和掌握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等知識,提高了人們的保健意識和健康素養,另外也很好地傳播了祖國的醫藥文化。
(一)播出平臺少,觀眾群體受限大
維吾爾醫藥是新疆土生土長的民族醫藥,由于新疆地處祖國偏遠地區,交通和通信都比較落后,導致維吾爾醫藥在學術上和內地交流較少。雖然近年來醫藥類的電視節目層出不窮,但是全國各地基本都能收看到的、免費的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基本上不存在。所有有關維吾爾醫藥類的電視節目大多都是在新疆地方頻道上播出,其使用的語言也基本都是維吾爾語。這就意味著別的省份的人很少有機會了解維吾爾醫藥,而且對于疆內不懂維吾爾語的人來說,這類節目是沒辦法收看的。從這一點來看,維吾爾醫藥電視欄目面向的觀眾群體非常有限,失去了其創辦的意義。不僅如此,這些地方頻道的信號極其不穩定,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那些更容易接受維吾爾醫藥知識和喜歡維吾爾醫藥的農村人群難以看到這些節目。這種不充分的傳播不僅導致了資源的大量浪費,而且作為祖國傳統醫藥中寶貴的一部分,也很不利于它的傳承與發展。
(二)節目品種單一,且缺乏趣味性
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相對于中醫類電視節目來說,其起步較晚,最初只是通過廣告的形式來對藥品進行宣傳。隨著中醫類養生欄目的陸續推出,并且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之后,維吾爾醫藥也開始效仿中醫類電視節目,不管節目質量好壞,節目傳播信息正確與否,在短時間內也推出了自己的養生節目。但是這些節目通常都是主持人以及邀請嘉賓端正地坐在主播臺前為廣大觀眾傳授有關健康方面的知識,整場節目不僅使用了過多的專業術語,導致節目缺乏趣味性,而且節目形式非常單一,在內容上也缺乏創新,完全沒有體現出維吾爾醫藥的特色。單調枯燥的內容很難調動起觀眾的積極性,沒有達到傳播健康醫療知識的目的。
(三)節目商業氣息太重,失去了原真性
近幾年,由于醫藥類電視節目受到了觀眾的普遍歡迎,所以各個地方頻道紛紛推出了健康養生類節目,這些節目通常都邀請了醫院某方面的專家,雖然講解的內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但通常在節目的最后一個環節這些專家都會拿著一個小藥瓶向觀眾推薦藥品。由于整場節目都有專家坐鎮,所以有不少觀眾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都對專家推薦的藥品深信不疑。有的甚至過分夸大了某種藥品的療效,造成了用藥隱患,不僅打亂了藥品市場的秩序,更嚴重的會延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時期,給病患帶來生命威脅。這類節目本來是向觀眾傳播醫藥文化,提高國民的健康素養,最后卻都變成了變相的醫療廣告,嚴重違背了節目的初衷。這不僅給廣大觀眾帶來了負面影響,也使得觀眾對這類節目產生了反感心理,影響了電視媒體的健康發展。
(一)增加播出平臺,擴大觀眾群體范圍
維吾爾醫藥是維吾爾祖先智慧的結晶,更是祖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優秀的醫藥文化知識應被廣泛地傳播出去,而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疆內。維吾爾醫藥類電視節目要跳出地方頻道的束縛,逐漸走上衛視頻道甚至央視頻道,增加維吾爾醫藥電視節目的播出平臺。除此之外,節目語言也應該使用最為廣泛的漢語,這樣不僅能讓各個省市的人了解維吾爾醫藥文化,同時也能讓維吾爾醫藥顯著的療效為各個民族的健康服務,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簡單的醫藥小知識來幫助自己解決一些小的健康問題。這樣不僅能增加維吾爾醫藥的宣傳力度,同時也能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的共同進步和繁榮發展。
(二)注重內容的選擇和節目形式的多樣化
從以往播出的健康養生節目中可以看出,這類欄目的話題基本上都是圍繞各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在形式上也基本采用主持人和嘉賓交流談話的形式,這種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使節目顯得枯燥乏味,無法調動觀眾的積極性,也很難吸引大眾的眼球,所以雖然這類節目很多,但是真正觀看的觀眾卻很少。中國的醫藥知識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除了防病、治病以外還有保健、美容、養生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在節目內容上,健康養生節目要力求接近大眾,不僅要有防病、治病的內容,還應該涉及大家關注的減肥方法、醫療小常識、健康食譜等。在節目形式方面也應該打破現有的既定模式,可以通過游戲、實驗、有獎競答的方式向觀眾傳播各種醫藥小知識。這種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不僅創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拉近了節目與觀眾的距離,而且還有效地傳播了醫藥文化。
(三)建立健全養生節目的相關審核制度
健康類電視節目涉及醫藥知識的方方面面,關系到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對節目的審查僅僅依靠媒體自身是不夠的。為了保證這類節目的質量和真實性,相關部門應該針對這類節目出臺一些規章制度,對此類健康節目因為審查不嚴,使得觀眾接受了不科學的養生觀點致其身體嚴重損傷的現象,媒體機構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節目的審查環節上,被聘請的嘉賓必須具備醫藥類的專業背景,除此之外還要邀請醫藥方面的專家進行專業把關,保證養生類節目的健康發展。
健康類電視節目是傳播事業和電視事業的一部分,規范健康類電視節目不僅是促進媒體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對廣大觀眾的生命健康負責。尤其是在當今節目內容和形式多樣化的態勢下,健康養生節目的科學性至關重要。而這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不管是欄目制作方還是媒體審查方都要本著對人民群眾健康負責的態度,嚴把質量關,同時還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健康類電視節目的廣闊市場和發展前景,使得其成為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1] 趙玉文.電視中醫藥養生節目傳播現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
[2] 李果.我國電視健康養生類節目的發展探析[D].重慶工商大學,2013.
[3] 李文泰.中醫類電視節目的傳播研究[D].湖南中醫藥大學,2013.
[4] 吳純.中國健康類電視節目發展研究[D].山東大學,2010.
[5] 宋立新.央視《中華醫藥》欄目特色研究[D].河北大學,2011.
[6] 云斐.健康傳播視角下的中國電視健康節目研究[D].河南大學,2011.
G222
A
1674-8883(2016)17-0023-02
本論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疆中原華夏文化資源的數字化研究與傳承(項目編號:13XJJA770001)
張曉琴(1989—),女,四川樂山人,塔里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在讀。廖肇羽(1974—),男,湖南郴州人,碩士,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西域歷史文化,宗教理解,文化傳播和旅游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