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菊
(進賢第六中學 江西南昌 331700)
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究
張園菊
(進賢第六中學 江西南昌 331700)
數學作為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專業能力、職業能力的提高,以及個性形成和職業生涯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對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要求越來越高。
數學課堂 教學方法 教學改革
為了更好地推進課程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體育后備人才,全面落實優先發展教育計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搞好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好壞,關鍵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教學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現在課堂上,所以探究并應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設計好課堂教學程序,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掌握知識,啟迪思維,培養能力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大多數學生可能用全力學會教給他們的所有東西,可他們沒有學會,是因為沒有正式的程序來保證教師的講解適應學生的需要,只要有合適的學習條件,足夠的學習時間,適當的輔導、幫助,采用掌握的學習方法,95%的學生都會學好每一門學科,達到確定的全部教學目標,獲得優異的水平。”
這樣看來,只要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著力于探究合理的課堂教學程序和方法來保證學生的需要,就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讀、議、講、練四環節教學法恰能滿足所有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諸多需要。
1.從認識規律方面看,讀分粗讀、細讀、精讀
讀: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是感知教材,形成表象,它不僅能使學生步入認識領域,接觸感性知識,而且通過學生的悟性,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向情感領域探求的欲望,培養了學生自讀、自學的能力。
議: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議一般是分組進行的,同學們對本節課的知識,從感性認識通過小組中小題型或相關聯舊知識的思維活動,對新知識形成較淺的數學思想,進入情感領域。分組討論也是主體參與,及時反饋的好措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事實上在議論中往往結合一些轉化程序練習,這樣就可以使學生主動地用議練轉化的方式得到本節課的知識點,獲取知識的聯系性、相關性,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習慣,發現、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講:鞏固知識,增強記憶。講是因為學生已經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進入到了情感初期。教師對知識點的高度概括和深度講解,也是教師對學生認識結果的肯定。內容有定義、定理、法則、公式、公理、性質、重點例題分析等,是教學的重點。所以,教師要做到透徹講解,認真板書,讓學生掃除、認識障礙,進入深度的數學思想及動作技能領域。
練:運用知識,形成技巧。講前有程序轉化練習,講后有知識的強化練習,后者為動作技能領域的深化,常常以競賽的形式出現,如小組進行必答、搶答、評優等。這一環節有助于學生技能技巧的形成和對新知識的掌握、鞏固和應用,同時能充分發揮激勵評價的作用,克服課堂中后10分鐘精力不集中的弊端。
2.從教學原則上看,這種教學法是以主體參與,分層優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為指導的,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教學實踐已經證明,這種主體教學思想體系是行之有效的,這種教學法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數學教學采用讀、議、講、練的四環節教學方式是可行的。
3.從教學目標方面來看,這種四環節教學法有單元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
它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及學到什么程度的評價標準。教學目標的內容包括雙基、思維、能力,與教學大綱是一致的,但比大綱更明確、更具體。實踐證明,較好的教學目標便于課前定向、課堂操作以及知識點的層層落實,便于監督檢測和反饋矯正。
在“復習導引——閱讀思考——議練——講解——強化練習——作業”過程中提高能力,在教學原則的指導下,以讀、議、講、練四環節教學法為依據,經過我們的充實、改進、完善、實踐,整體設計的教學程序是高效的,現舉一例簡要過程如下:
1.復習導入(4分鐘)
(1)x2=4;(2)x2-1=0.
問題:解方程(1)(2)得什么?各有幾個解?解有什么特征?
2.閱讀思考(5分鐘)
指導讀書,在自讀思考中獲取新知識,同時板書題目,揭示目標。
1.閱讀九年級《數學》上冊第20頁至第22頁。
2.題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教學目標:
(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含義,學會解法;
(2)學生對轉化思想的認識及應用;
(3)指導學生對探索所得結果進行比較、驗證和歸納,培養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4)要求學生填寫:①方程x2=4的解為:
②方程(x-1)(x+1)=0的解為:
3.議練轉化(8分鐘)
指導小組討論,在議練中獲取。
1.分組討論: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含義,闡述平方根的含義,把知識遷移轉化。
2.練習:觀察x2-2=0的解是什么?
4.知識焦點(10分鐘)
1.學生概括總結,教師矯正板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開平方法.②因式分解法。
2.教師、學生共同對例題進行分析,及時板書。
5.強化訓練(時間10分鐘)
1.小組必答,定義強化。
2.小組搶答,程序練習。
3.把課堂中全部答問的得分隨時記入成績積分冊中,以便鼓勵學生。
6.布置作業
綜上所述:以讀、議、講、練四環節教學法為依據的課堂設計程序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數學思想滲透,思維活動的啟迪以及自學、閱讀、歸納、分析等能力培養的同步有效方法,對學生從被動到主動愉快學習,對防止中學生數學成績的分化和掉隊是很有成效的.實踐教學已經證明,它為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開辟了新途徑。
[1] 楊潔.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 2012
[2] 徐燕.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 2008
[3] 楊純.語文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