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梅
(云南省曲靖工商職業技術學校 云南曲靖 655000)
對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的思考
曹春梅
(云南省曲靖工商職業技術學校 云南曲靖 655000)
語文課不只是一個符號系統,同時也包含著鮮活的生活畫面、悅動的思想情感和生命靈魂。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本文對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來上好一堂語文課做了深入的思考。希望能對同仁們有所幫助。
語文課 優秀教師 教學
1.備教材
教材作為學生了解掌握知識的一種基本工具,也是教師對學生做各方面訓練的主要途徑,這也就要求教師必須對較差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效果。語文課作為一面人文性和思想性都較強的基礎學科,教師要想以此來教書育人,應該首先使其打動自己。作為一線教師,必須先做到對文本知識有足夠的理解,并對教材內容有獨到的見解和剪裁。因為對教材內涵的理解是教師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隨著新課改深入推進以來,對“創造性使用教材”更為弘揚,這同樣也給所有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必須以語文的課程體系為出發點對教材進行相應的研究,找準重點,并在備課中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會融入進去,使文本的內容美和語言表現美得到充分的挖掘。實現以教材中的知識點、實例為題材,以情感滲透為引導,使學生在文化課程的學習中能掌握獨特學習方法和相關技能,并在科學精神、意志品質等方面均獲得良好熏陶的目的,進而幫助學生能在知識學習中樹立正確的事物觀、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1]
2.備學生
要想真正搞好教育工作,必須將了解學生當成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通過對學生充分的了解,來采取有效的方法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筆者在某山村小學一年級的實習教學中曾有這樣的經歷:例如在一篇關于超市的識字課程中,對文本中出現的“商品”、“毛巾”、“牙刷”等文字學生尚能理解,但對“超市”這一概念的講解中雖然耗費了很多的時間,但學生依然無法明白到底是什么樣的商店能隨便進去挑選商品,然后再付款。在他們的觀念中,學校附近的小賣部是他們頭腦中商店的所有認知,即先把錢給售貨員,然后由售貨員拿出他們想要購買的東西。正是由于城鄉環境不同造成了孩子認知觀念的差異。基于此,我更深刻的意識到:要想更好地教育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所處的水平,這一點非常重要。
3.教學方法的設計
當對學生有了足夠的了解之后,再根據所教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通俗來講,教學方法就是來解決怎樣教的問題,要想實現教學目標,必須確保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恰當。判斷一種教學方法或手段是不是合適,應以新課標為準,即有沒有真正發揮教師作為課堂主導、學生作為課程主體的教學觀,使學生在自主中愉快地學習,自動發現,形成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在課堂問題的設置中,必須緊抓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使之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一致,并形成情感的持續積累。此外,身為語文教師,還必須確保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能落實到課堂上,千萬不要為了提問而提問,更不要只提問不作答,問題的設計還應保持連貫性、條理性,這些都會對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教案的設計
教案是上課的依據,其編寫應以實際教學內容而定,編寫并不拘泥于一種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詳可略,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即能強化課堂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在教案的設計編寫中,教師應做到如下兩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及能力要求進行突出設置,該方面的設計中還包括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內容;在突出的基礎上還應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在找到問題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應進一步明確有效解決所發現問題的措施和方法。其次是將教具準備好,通常在課堂教學中所需要的教具主要包括:演示模型、掛圖、投影片、自制教具、現場教學實物、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等。教師應在課前對所需教具均進行演示操作,確保其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成功率,使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有保障。
1.合理引入知識點
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為基礎,并結合新授知識,通過動畫、故事、游戲、懸念等方法來布設問題情景,在合理引入知識點的同時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例如,筆者在《四季》一文的教學中這樣說:“同學們,你們到過四季王國嗎?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到那里去做客,你們開心嗎?”學生都很好奇并有強烈的欲望到課本內容中一探究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學習是學生認知的特殊形式,學生作為該活動的主體,語文教學中更應該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并將自己現有的知識經驗去做更深入的探究,使學生的個人情感健康而豐富,愿意主動參與和獨立思考,同時還具有超強的創新精神。教學中,就要求教師應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引導、促使學生主動參與作為突破重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性。
3.巧用非語言教學
古語有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便是語文的魅力,一些交流是無法通過語言來準確表達和形容的,需要運用肢體、情感等非語言來表達。例如,在教學中,有時可通過肢體語言來使師生之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并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讓課堂更鮮活和富有感染力,更利于教學信息的傳遞和交流。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只有教師像個演員,演技純熟、傳意到位,才能讓課堂富有藝術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4.營造“開放式”的課堂環境
課堂是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同樣也是其健康成長的沃土。要想最大限度的挖掘潛能,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足夠供其施展的開放空間。除了課堂教學外,語文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讓學生能真切的感覺到語文就在他們的身邊,這將會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和主動性。我所做的“在生活中識字”(即大街上、電視上、車廂等場所識字)的教學實驗效果就非常好。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善于從生活中提取教學素材資源。
總之,這種全方位、多角度地語文課堂教學,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所學內容上來,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的學習能量。
[1]唐惠忠.上好一堂語文課的三點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旬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