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湯龍 汪新穎(黑龍江財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基于“合作學習”理論的財經類院校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模式創新研究*
陳湯龍 汪新穎
(黑龍江財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大學英語是高等教育的基礎課程,對大學生英語能力已進行普及教育。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目前用人企業對財經類專業大學畢業生的英語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學習,忽略學生聽、說能力培養。而“合作學習”理論恰恰在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有效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財經院校在校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而且培養了團隊協作意識。財經類院校要根據自己學校特色合理應用合作學習理論,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將大學英語與所學專業緊密結合,為國際化企業輸送“強專業、精語言”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合作學習 財經類院校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
合作學習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學習方式,并逐漸發展成為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是指在教學中運用小組模式,使學生共同開展學習活動,以最大限度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在實踐中共同探討,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方式。它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學、認知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等為理論基礎,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學生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方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標,是一種極富創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1]
自合作學習理論產生以來,學者們對把合作學習應用語言課堂一直持肯定的態度。著名的合作學習理論研究專家朗和波特把合作學習的好處歸納為三點:學習者獲得更多的語言使用機會,學習者使用的目的語質量提高;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得到相當程度的照顧;降低了學習者使用陌生語言的焦慮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然而除了聽說教學的一般特點外,我國大學英語聽說的教學又有其自身的復雜性,如大班教學引起的一系列問題。令人欣喜的是理論和調查研究表明,合作學習理論可以較好地解決我國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實際問題。[2]
大多數學者認為語言教學的班級超過40人的應該算是大班,不利于語言教學的進行,大大影響教學效果。在我國大學里50人以上的大班的現象相當普遍,而很多學校都是采用班級集體授課的方式,學生深感缺少練習英語聽說的機會。通過合作學習模式,把班級分成若干有共同任務目標的小組,提倡并培養學生間的積極互動,充分利用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學習經驗和對事物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模擬了小班化上課的模式,讓學生直接參與課堂學習的時間達到最大限度。也大大加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生間的互動,產生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和輸出。學習者在互動過程中通過相互學習,模仿能力更出色的同伴的推理、思維策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內化知識、能力和技巧,促進認知的發展。同一小組的同學相互協作和相互幫助,會相互糾正不良的詞匯發音。在同組的伙伴詞匯不足表達困難時,往往會得到組內的及時幫助。大學英語聽說合作學習之所以成為行之有效的一種模式,是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學習者“自尊心”過強的心理障礙,使他們在小范圍內討論及切磋問題以減少學習者尤其是學習困難者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敢開口。同時合作學習使學生擺脫了因擔心個人在競爭中失敗而形成的心理壓力,教師和同伴理解性的傾聽使學生處于一個輕松、安全的學習環境,有效降低了外語學習焦慮,從而擴大學生外語交際的機會。當學生為小組做出努力而受到同伴的鼓勵和積極反饋時,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生因為有進步而受到激勵,從而產生更強的學習動機。[3]
1.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
分組時均衡配置,使各組男女比例均衡,學習基礎和能力水平等方面大體相同。最大限度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互幫互學,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做到按需協調,根據英語聽說學習需要、學習內容以及活動中小組實際狀況進行調整,以確保小組始終處于良性循環狀態中。[4]
2.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策略
聽說合作學習的任務必須以充實的內容為依托,內容決定了聽說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聽說活動的任務類型和主題要與任務參與者即小組成員有關聯性,這是小組活動成功的關鍵。如果任務與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關聯性弱,則合作學習就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材料的選擇即話題及素材要難易適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話可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設計聽說任務時要遵循真實性、多樣性和信息差三個原則。
3.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
合作學習在目前國內外尚無比較完善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因此如何評價合作學習模式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也是很關鍵且有意義的一個問題。在聽說實踐課中,恰當的評價標準和激勵機制對指導和調節學生的學習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毫無疑問的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贊揚以及其他同學的欣賞,這是每位走進大學英語聽說課堂的學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合理地評價他們的成績可以使學生深受鼓舞,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1.立足“案例”、聽說結合
財經類院校學生多善于歸納總結,有良好的整理能力。在利用合作學習理論將大班學生小組細化后,每組分配同類型題材、不同分析角度的“聽說案例”,提前一周布置任務。小組成員需反復傾聽案例語音內容,之后發表個人觀點,列舉所有成員對案例的態度,最終形成小組綜合觀點,由所有成員在聽說課堂上共同展示出來。以期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將聽與說相結合,做到寓聽于說,以說帶聽,相輔相成,平衡發展。在練習聽力的時候,可以穿插一定量的對學生輸出能力的考查,使聽與說交替進行。這個聽與說交叉進行的過程,比長時間單純依靠耳朵來接收信息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每位學生在向別人輸出的同時也在輸入,相互之間在不斷進行語言刺激,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強化。教師可以在小組成員展示之后,設計“自由問答”環節,小組之間可就同一案例不同角度分析進行討論及辯論,教師可在合作學習的空檔時間糾正學生英語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使得新知識易于理解和接受,原有的知識得到重溫。
2.學生主導,生師互動
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是學生的主場。聽說訓練的目的就是人人開口,語音純正。大學英語教師雖能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和課堂的中心,但很少真的將自身從中心講述者的位置退出,將舞臺更多地留給學生。現在的大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又身處信息時代,教師必須要加強與他們的互動、溝通與交流。只有在尊重學生興趣,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教師才能及時改變聽說課堂的教學策略,不斷完善不同的“合作學習”任務方式,做到與時俱進,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利用好有限的課堂時間來提高英語聽力、口語水平。同時,每節課結束時教師應布置好下堂課聽說內容,明確課堂聽說呈現模式后,將下堂聽說課的組織權交予學生,教師作為普通一員參與到課堂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聽說英語的焦慮度。
3.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財經類院校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如果將七八十人的班級混在一起,播放同一難度的聽力材料,勢必造成兩極分化現象。因此,在確定聽說訓練內容和設計有益于學生展示的課堂活動時,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依據,以聽說案例、教材為參考。不同專業、年齡層次的學生在英語水平,理解能力和學習熱情上都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必須為自己的學生量體裁衣,運用合作學習原則,有針對性地確定小組成員的分配,聽力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展示學習內容的表達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如對于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帶動小組其他成員發表意見,小組與小組間進行更多的互動。[5]
4.結合專業、團隊協作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財經類院校畢業生的英文水平直接影響到其選擇就業的地理范圍。因此大學英語與專業英語在聽說領域的有效結合,對財經類學生英語的駕馭能力培養是極為關鍵的。在合作學習理論的支撐下,教師可安排與學生本專業密切結合的英語聽說活動,形式可以由簡入繁,如團隊自我介紹、專業介紹、口頭演講、自由辯論、模擬新聞報道等;對于聽說水平不高的學生,可以從復述簡短聽力材料開始,進而要求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轉述聽力內容;對于聽說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小組活動中充當“復讀機、翻譯官”等角色,在團隊準備每周討論內容的期間,幫助小組成員解決發音問題、聽力長句問題、專業術語問題等難點。這樣結合專業合作學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并使整個團隊慢慢過渡到更高要求的任務中。
總之,語言最大的功能就是表情達意,傳遞信息。隨著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往來的密切,英語的實用價值正在人們的生活中日益凸顯。財經類院校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這一要求,為國家輸送合格的雙語人才,就應當普遍實行合作學習的策略,將教學的重點偏向于英語、專業相結合的綜合交際能力的培養。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改變枯燥的英語學習方法,努力創造和諧、融洽、輕松的學習氛圍來吸引學生,同時還要繼續鉆研有利于財經類院校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有效方法,因為只有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才能培養出更適應社會要求的 “強專業、精語言”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1]王巧玲.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2(08)
[2]王麗媛.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 [D].山西財經大學.2013
[3]陳美嬌.大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研究 [D].西南大學.2014
[4]周桂英.非英語專業新生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 [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5]熊磊.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4)
2015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課題編號:WY2015066-C
陳湯龍(198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財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英美文學研究。
第二作者簡介:汪新穎(198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財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