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研沖
(石家莊市西崗頭小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科學創新型評價
曹研沖
(石家莊市西崗頭小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它在教學課程各個方面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術下開展小學科學創新評價,這種方式能有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著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學生;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質,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關注個別差異,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小學科學 信息技術 課堂評價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于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1]在現行的教育教學中,我們都能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碰撞所帶來的震撼效果。本文這里所說的科學課程教學評價主要是指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下面就此觀點進行闡述。
1.評價具有靈活性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實現信息的獲取、處理、儲存和利用等功能。因此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科學課程教學評價具有實時性和延時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科學學習情況,包括上課的表現即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課外探究情況,給予指導性的評價。學生能根據教師的評價對自己的科學探究學習進行反思和改進。在網絡環境下,任何時候都能進行查閱與交流,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2.評價具有主動性
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不是單為了評價而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價除了是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評價外,還應該具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生的學習評價,能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很好地實現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學生能參與整個學習的評價活動,成為評價活動的主人。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并不是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而是起到組織和輔助的作用。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明確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3.評價具有全面性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生的學習評價,不僅涵括科學知識內容,同時能考查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習慣和科學探究能力,是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著重于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及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溝通交流的機會,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1.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
根據小學科學課的課程特點,為了更好更全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系統的評價,學生課堂學習評價的方式可以分為課前、課上及課后學習成果的評價。
(1)課前學習成果的評價
小學科學課程涵括的科學知識豐富,如果能讓學生在課前利用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資料的查詢或者分析整理,必定能讓科學課變得更有趣,更有效,讓教學評價變得更簡易。
(2)課上學習成果的評價
科學的實驗教學中,通常由學生經歷觀察和實驗,記錄和分析等過程,填寫實驗報告單,得出實驗結果。由于時間的限制,教師會在堂上抽取部分學生的實驗記錄表,來評價學生的實驗開展情況。或者課后收集全班學生的實驗記錄表,逐一打個分數。這樣的評價單一,不全面,有時候也會以偏概全。學生沒有了解自己或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因此,我們為了更及時和更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實驗操作表現,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實驗課堂的教學評價全面而有效。
(3)課后學習成果的評價
每次實驗課后,學生們都是帶著意猶未盡的感覺,可以通過制定評定量化表,并在網絡上發布。讓學生通過運用計算機網絡,及時地對同學或小組在實驗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同時,學生也能從評價表中得到及時的反饋,了解自己在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設立改進措施。基本上都是讓學生主動進行評價,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教師的評價為輔。同時教師也可以制作表單等形式的調查問卷發布在網絡上,讓學生通過完成問卷,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情況。
2.學生作業作品成果的評價
(1)短周期作業的評價
科學教學中,通常教師會根據教學的目標讓學生開展一些短周期的實驗探究或調查研究。比如可以讓學生開展家鄉周圍環境及環保工作情況的調查,然后通過網絡工具查詢相關的資料,可以將資料上傳到校園網科學園地欄目中,供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評價。
(2)長周期作業的評價
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特定的作業、學習任務,尤其有些是持續一個月或幾個月的觀察研究。學生可根據觀察情況,把所見所聞所感,并以文字、圖片、聲音或視頻等形式將信息分類上傳到文件夾中。或以微博的形式每天記錄自己的實驗探究情況,每天對其中部分內容進行更新。學生的作品可以是一篇或多篇文章,或者以圖片、聲音或視頻等形式更具有吸引性。學生可以隨時將自己的作品添加,并可隨時修改,直到滿意。教師根據學生每天的完成情況做出評價。
3.測驗或考試形式的學習評價
科學教學中,為了得到及時的反饋。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網絡試卷。讓學生在完成實驗后,按照規定運行程序,在規定時間完成考試內容,及時完成測試,實現自我評價。通過測試,教師可以有效地了解學生通過科學實驗學習科學知識的實際情況及掌握到的科學技能。學生也可以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避免了時空的限制。
與信息技術融合開展的小學科學創新型評價,能夠及時有效的收集各階段、各方面的信息來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來說,它具有高度的個性化。能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工具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而進行評價,成立一種自我檢測機制和自我激勵機制。根據計算機提供的反饋信息,自己調整學習安排。這樣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它具有高度的簡易化。能讓教師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且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評價。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因此,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科學綜合評價,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未來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1]北京師范大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2003.07
[2]《課程的開發與創新》,華中師范大學,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