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似貴
(安徽省宣城市水陽高級中學)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必修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汪似貴
(安徽省宣城市水陽高級中學)
高中地理必修課程是高中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其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結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以“調動興趣”“深化認知”“優(yōu)化復習”這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就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必修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勢進行了很好的歸納與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課程;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興趣;認知;復習
高中地理必修課程是高中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是他們初步形成科學人文精神、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增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的重要基礎。其學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教育實踐表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必修課程中的恰當、合理運用有著眾多顯著的突出優(yōu)勢。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必修課程中的運用特點展開初步分析與探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道理已得到了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可。而在眾多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之中,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恰當運用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
例如,在教學“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這一知識點時,筆者就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了一組展示不同地區(qū)截然不同地帶景觀的幻燈片,其中包括熱帶雨林帶郁郁蔥蔥的森林、熱帶草原帶一望無垠的大草原、熱帶沙漠帶無邊無際的黃沙、極地冰原帶白雪皚皚的積雪與被封凍的冰面……這些幻燈片的播放都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視覺刺激,也使他們將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課堂學習活動中,而不是其他紛紛擾擾不相干的事物上。這都表明,此時學生具備最濃厚的學習興趣,情感態(tài)度也最端正。在此基礎上,筆者趁勢拋出“正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導致了不同地區(qū)不同自然景觀的出現(xiàn)”這一知識點便是水到渠成了,也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切實取得了一舉兩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相對于專業(yè)地理學科來講,高中地理必修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淺顯,并不具備很大的學習難度。但這并不能否認其中也存在著一些較為抽象、較為復雜,不易于高中階段學生所理解的一些內容。如此,高中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與特定抽象的地理知識之間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矛盾沖突,并致使高中學生的地理必修課程學習效果不太理想,甚至是不盡如人意。
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僅具有包含信息量大的特點,而且其呈現(xiàn)信息的方式也較為直觀、形象,即能以直觀、立體的形式將原本抽象的知識點充分呈現(xiàn)出來。很顯然,這種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為簡易的特點就為深化學生對高中地理必修課程的更好認知、理解與靈活掌握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撐。
對此,筆者深有感觸。例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這部分內容較為抽象,教師若是仍然采取一板一眼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被打壓,二來也并不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吸收。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筆者特意采用了既受學生歡迎,同時也具備實際良好教學效果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學生清晰地看到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整個形成過程:
褶皺形成初期,由于巖層受侵襲較小,因此,就背斜形成了山,向斜形成了谷;
再受外力侵蝕的過程中,背斜頂部因受到張力,已被侵蝕,而向斜槽部則因受擠壓力,不易被侵蝕;
一段時間后,由于受到有差別侵蝕的影響,背斜部位反而要低于向斜部位,因此,也就形成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這一自然現(xiàn)象。
如此,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整個形成過程就以最直觀、最生動的形式充分展示在了學生眼前。而學生也通過觀看進一步深化了對這一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教學效果非常好。
傳統(tǒng)教育背景下,高中階段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點的復習形式局限于大量的習題練習之中。但實質上,這一題海戰(zhàn)術并不利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展開相關的復習活動,因此,其復習質量也較甚微。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很好地優(yōu)化高中地理必修課程的復習形式,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復習效率及質量。如,在學習了“水資源利用”這一節(jié)內容之后,筆者就將其主要涉及的知識點,如,水資源的含義、世界水資源的分布及特點、中國水資源的分布及特點、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當前造成水資源緊缺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解決缺水問題等以微視頻的形式發(fā)送到了班級公共QQ郵箱中。由于微視頻時間較短,僅僅只有5分鐘的時間,因此,學生可在家進行下載和觀看,并以此輔助展開更加有效的課下復習活動。
這一新穎的課下復習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復習興趣,如此,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就在創(chuàng)新高中學生地理課程復習形式基礎上,大大優(yōu)化了學生的課余復習效果。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是社會的本質特征之一。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積極順應這一歷史發(fā)展潮流,并結合實際情況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科學的運用。
[1]徐鑫,潘立新.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
[2]邱小興.淺析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6(4).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