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重慶市永川中學校)
直觀性教學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徐敏
(重慶市永川中學校)
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歸納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數學知識又是相對枯燥乏味的,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學校和家長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而直觀性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發揮著關鍵作用。從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手段、培養直觀性思維等幾個方面來對直觀性教學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直觀性教學;數據分析;應用
根據認識論的規律,人們的認識都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而直觀性的認識是增加感性認識的必要條件。在數據分析中的直觀性教學是將有關數據分析用到的教具、實物、模型等與抽象的數據分析結合起來,通過直觀形象的認識,進而進行總結歸納的教學。直觀性教學是在豐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概括歸類,進而總結并掌握抽象的數據知識,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在掌握本質與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還能將掌握的知識舉一反三,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實現學以致用。高中數學知識離不開對數據的分析,所以將直觀性教學應用到數據分析中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在數據分析中運用直觀性教學首先需要轉變觀念,這既包括教師的教學觀念,又包括學生的學習觀念。
1.教師的教學觀
老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講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在直觀性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重結果而輕過程,應該加強對學生直觀能力的培養,這樣為其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教師的學生觀
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老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結構,而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直觀性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疑問,教師要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給予更多的耐心進行解答,并肯定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態度,鼓勵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這樣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3.學生的學習觀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被動接受,要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在直觀性教學的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
例如,在學習“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時,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用教具畫出交集、并集的不同形式,然后讓學生在掌握規律的基礎上歸類總結,發散思維,相應的畫出全集、補集的形式。這樣在解答已知全集U和集合A、集合B的范圍時,求解集合A與集合B交集的補集時,就能夠通過直觀性教學更直觀形象地解答出來。所以在直觀性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有的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好,老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并進行鼓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1.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法就是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將所要講授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通過多媒體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例如,在學習“函數圖象”的知識點時,奇函數和偶函數的圖象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將不同函數的不同圖象形象化、具體化地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對比,這樣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掌握函數的圖象相關的特征,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性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2.創設情境教學法
創設情境教學法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情境中來。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時,對于柱體、椎體、球體的體積公式的分析掌握,老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物創設生活情境,可以以足球或者乒乓球代表球體講解球體的特征,如球體表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都相等以及學習體積公式等來進行直觀性的教學。這樣,通過學生對實物的感知,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進而進行抽象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在真正掌握知識的情況下能夠運用自如,實現學以致用。
直觀性教學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關鍵,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培養學生運用直觀思維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在數據分析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在對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同時,在直觀性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勇于通過對直觀情境、實物的觀察,進行大膽的猜想,并進行驗證,即便驗證了猜想是錯誤的也不必灰心,要勇于繼續猜想,繼續驗證。這樣學生才能不斷通過直觀的思維來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品質。
總之,直觀性教學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是素質教育的需要,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老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在直觀性教學的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學生也要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培養自己的思維品質,提升自身素質。
[1]張影.培養高中生數學直觀能力的教學策略探討[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陳蘊.談數學直觀性教學[J].平原大學學報,1999(4).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