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秀
(太原教育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01)
高清晰度電視時代電視節目內容的策劃
邢曉秀
(太原教育電視臺,山西太原030001)
隨著現代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媒體形式的多元化變換,人們對高清晰度電視時代的電視節目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節目的內容不僅要突出時代文化的主題,還需要符合大眾文化的潮流,符合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的要求。那么在當今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策劃出完美且具有文化品位的電視節目呢?這就需要電視節目的策劃者結合現代文化的潮流,選取文化潮流的熱點進行素材打造,結合文化主題進行節目形式創新。
高清晰電視;電視節目;文化主題;問題研究
在當今的高清電視節目時代,要想做好電視節目的策劃首先要選擇好節目的素材,緊跟社會文化的潮流優化選取社會文化突出的導向性素材,根據大眾對于不同文化的多種要求來打造節目文化熱點,提升電視節目的文化品質。同時,在電視節目的選材定向方面,要根據電視節目的錄制形式合理搭配節目的文化場景資源,通過不同的文化場景來顯現電視節目的文化魅力。當然最主要的一點,是要將電視節目的文化理念充分地顯現出來。例如,如何通過搭配文化場景資源來凸顯文化的形象魅力,如何搭配不同的文化元素體現文化的哲學價值觀。這些策劃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結合多種文化表現形式進行集中化的打造,通過不同的電視藝術表現手法來凸顯電視節目的文化內涵,帶給觀眾豐富的視覺文化體驗。
哲學是文化的核心,是對于過往文化經典的集中概括。要想表現出電視節目的文化魅力,必須全面融合文化哲學的理念,打造形象化的藝術理念。當然,電視節目的集中化表達除了必要的藝術概念融合之外,還需要將現代化的哲學價值認識融入其中。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是單獨存在的生命個體,有著不同的特點。要想突出這種個人的哲學價值認識就要將現代社會的哲學價值認識,融合到節目的表現當中,就要考慮運用什么樣的娛樂形式和藝術展現手法來描繪這種價值認識,結合什么樣的藝術表達形式對節目的文化價值進行充分的表達,從而樹立出鮮明的電視節目形象,打造出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同時,要結合電視節目錄制的形式變化對電視節目進行具體到位的分析,結合觀眾的文化品位來調查觀眾最喜歡的節目形式。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牢牢把握文化發展的走向,推動文化的發展,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感染力,打造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節目形式,促進電視節目策劃技術的進步,落實電視節目的快速個性化發展的愿景。
電視節目的錄制要根據場景藝術情感來創新節目風格,不僅要將情感完全融入其中,策劃者還要讓自己的心靈和藝術行為感受直接地聯系起來。在活靈活現地展現電視節目的同時形成屬于自身的藝術風格,塑造屬于自身的藝術行為體系。最大化地還原立體藝術形象,讓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本質的藝術形象魅力。結合電視節目的藝術機制不僅是個人策劃表現的舞臺,還要注重與其他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場景相互配合,默契協調,塑造完美的藝術情感場景。電視節目的藝術場景凝聚于精神藝術表現當中;體味到最為本質的藝術氣息。但是當理想與現實過于貼近時,藝術集中化的行為表現成了表演話劇的最大亮點;形象化角色表現在電視節目中集中顯現出來的是創作者藝術想象化的思維。優秀的電視節目往往有著最為本質的藝術情感,這種藝術情感來源于作者對于生活的感悟,對于自然萬物的體會,一剎那間的藝術靈感迸發帶給策劃者最為接近本質的文化創造靈感;不局限在于藝術深刻的凝聚,匯集著藝術心靈的純真。自然樸素化的靈動情感是電視節目匯集的最為豐富的體驗,簡單、純真、樸素、唯美;精神的意象最為核心,最為貼切。玲瓏剔透的藝術心靈能夠匯聚最為純真的藝術精神意象,貼近生活來源于創造,結合于文化形式的不同打造出淳樸的情愫,能夠觸動人們內心的電視節目,帶給觀眾最本質的視覺藝術體驗。
電視節目的場景思維一方面來源于對文化美學的集中性審視,一方面來源于對現代美學的集中性感悟。匯聚不同性質的美學思感,彼此融合到不同性質的藝術體系當中,著重匯聚于對于電視藝術美學的邏輯理解。但是在面對不同性質的藝術行為體系的時候,也要著重理解藝術情感的具體表現。針對不同事情的特定性質集中展現出藝術美學的集中化思維,集中在藝術的行為表現方面。精神意象的表現主要來源于人們對天地自然情感的膜拜和對于社會勞動實踐所產生的一種深刻感情。在民間藝術意象的表現中主要的元素表現魅力來源于音樂場景的刻畫和音樂藝術感情的抒發。對于天地萬物感情的不同領悟匯聚成了社會文化藝術思感,所以在電視節目的場景搭配的過程中要將不同的場景資源集中起來,結合電視節目錄制的需要,來適當搭配不同的場景資源。但在場景資源的搭配方面不能太過集中或者分散,要保持場景資源適度的原則,分類處理好場景資源的關系,根據節目錄制的需要適當搭配,集中展現節目的魅力。
電視節目人文場景的塑造要結合精神信仰,進而衍生出一種藝術膜拜的情感。無論是膜拜情感的產生,抑或是實踐藝術思感的匯聚都來源于人們對于現實生活的感悟和對精神自由的向往。精神意象的表現主要來源于人們對天地自然的膜拜和對于社會勞動實踐所產生的一種深刻感情。在實踐藝術的表現中,主要的“元素表現魅力”來源于藝術場景的實踐感情。對于天地萬物感情的不同領悟匯聚成了獨特的實踐藝術思感。人們在社會勞動中所產生的精神膜拜,對于自然規律的敬畏感情匯聚到了藝術實踐意象表達當中,通過集中顯現的藝術形象刻畫來表現出這種藝術的魅力。所以,在電視節目的策劃過程中要充分地展現出節目的藝術形象魅力,表達出電視節目的人文價值,從而引起觀眾共鳴,形成特色化的電視節目。
[1]裴鈺.電視新聞的故事化結構分析[J].科技傳播,2010 (23):1-3.
[2]黃雯.電視新聞故事化存在的問題探析[J].新聞界,2009(02):2-5.
G222
A
1674-8883(2016)15-0132-01
邢曉秀(1984—),女,山西太原人,中級職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