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金
(新安晚報社,安徽 合肥 230071)
放眼大中國拍好身邊事
——基層攝影記者如何拍好圖、發好稿
張洪金
(新安晚報社,安徽合肥230071)
基層通訊員經常為難以在國家級媒體上刊發新聞圖片而煩惱,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和豐富經驗,講述基層攝影者如何因地制宜、立足本地拍出符合中央媒體發稿標準的新聞圖片,并介紹了相關投稿經驗和投稿技巧,為攝影記者和通訊員提供學術指導。
基層;攝影記者;通訊員;投稿;新聞圖片
基層攝影記者和通訊員因地域的限制,往往難以像新華社記者那樣拍攝大題材、大事件。在新聞攝影競爭日益激烈的時候,基層攝影記者或通訊員只能借助獨特的新聞視角,拍好身邊事,用小題材反映大社會,用小圖片透視大中國,以小搏大,拍出有新意有深度的好照片。放眼大中國,拍好身邊事——基層通訊員拍攝的新聞圖片也能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刊發。
攝影記者不僅要“心懷中南?!?,還要“身處百姓家”。國家大局應常思考,身邊細節必須關注。
“心懷中南?!薄褪钦f一個攝影記者要關心國家大事,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必須具備記者的素養,了解國家大政方針、熟悉國情民情,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也應該有一腔“鐵肩擔道義”的熱血。否則,無論他的攝影水平多高超,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新聞攝影記者。
“身處百姓家”——是說攝影記者一定要走進街頭巷尾,熟悉市井民情,將鏡頭對準身邊的小人物,用社會熱點下的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來反映社會生活。攝影記者是社會的忠實記錄者,我們的社會是由各種小人物組成的?;鶎訑z影記者更應該“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用時代背景下的“細節”來吸引讀者、感染讀者。在今年報道抗洪搶險的眾多圖片中,武警小戰士被水泡腫的“最美大腳”圖被廣泛傳播,新華社《每日電訊》也刊發了這張通訊員拍攝的紀實圖片?!白蠲来竽_”“最美睡姿”,這些精彩照片之所以被廣泛傳播、感染眾人,就是因為攝影者用身邊的“細節”承載了更多的情感寄托,用難以被人發現的“細節”引起了廣大受眾的共鳴。
攝影是一門注重瞬間表現的藝術,精彩的瞬間會讓眾人過目難忘。筆者認為,新聞攝影的魅力也在于精彩的瞬間表現和獨特的新聞視角。
面對瞬息變化的新聞現場,攝影記者應該保持冷靜,認真觀察并分析新聞現場,選擇合適的拍攝對象,尋找獨特的拍攝角度,然后選擇最能表現新聞事件的那個瞬間按下快門。不同的攝影者在同一個新聞現場,選取的視角和拍攝對象都會不同,新聞圖片的優劣也一目了然,其根本原因就是攝影記者的水平高低、視角是否獨特、抓取的瞬間是否精彩。例如,筆者在拍攝三聚氰胺毒奶粉對嬰兒危害事件時,抓取了一個母親含淚親吻孩子的精彩瞬間,表現了毒奶粉給一個普通家庭帶來的傷害。這張《被淚水浸濕的母愛》因其精彩的瞬間獲得安徽省第17屆攝影藝術展紀實類銀獎。
一張優秀的新聞照片不僅要有精彩的瞬間,還要有主流、新穎的主題,要能通過這張照片反映和記錄我們身邊的和諧社會和社會新風尚。新聞主題是新聞攝影的靈魂,如果新聞照片沒有主題就不能被稱為新聞照片。攝影記者拍攝沒主題的照片就像在爛布上繡花,即使你花了很大的功夫,也將一無所成。就像繡花的布爛掉了,再精美的繡花也都無所依附。
2014初,筆者看到不少疑似傳銷人員在合肥天鵝湖畔聚集,想到全國各地正在嚴打傳銷,媒體責任需要讓更多市民了解傳銷的危害。于是,筆者就聚焦天鵝湖畔的疑似傳銷人員的瘋狂生活,推出打擊傳銷的連續報道《湖畔“銷”聲未匿跡》,并拍下了一位母親跪求陷入傳銷窩點的女兒離開傳銷的心酸場面。這組照片播發后,社會反響強烈,合肥市加大了對傳銷的打擊力度,讓一度“宣(傳傳)銷”的天河湖畔又回歸了正常?!逗稀颁N”聲未匿跡》這組圖片也因此榮獲安徽省新聞獎二等獎。
廣大基層攝影記者和通訊員都渴望自己拍攝的照片能在國家級大報上刊發,讓自己的作品傳播得更廣。給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供稿,不僅要求攝影作品質量一流、主題新穎主流,還需要具有獨特視角,符合中央媒體的選稿用稿標準。因此,基層通訊員不僅要拍好新聞照片、寫好新聞稿件,更要了解中央媒體的用稿標準和用稿偏好。
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的編輯,每天要處理數千張圖片,從中精選出各自符合發稿要求的圖片。雖然都是中央媒體,但是《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新華社的用稿風格也是不同的,更具有針對性、更強調政治性?;鶎油ㄓ崋T要經常閱讀這些國家級大報,了解這些大報的用稿風格和編輯意向,有的放矢地給相關媒體傳送獨家稿件,往往比胡亂撒網地投稿更能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報紙因為版面美觀等原因,可能會需要橫、豎不同的構圖。因此,基層攝影通訊員在投稿時,應該同時傳遞橫豎兩種構圖的照片,供編輯根據版面需求而選用。
了解媒體需求,還包括要了解相關媒體近期的報道方向,及時將所拍的相關題材的圖片傳遞給這些媒體。好的新聞圖片可以達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這些圖片可以以攝影報道的形式單圖刊發,也可以整組刊用,即使成了相關主題文字的配圖,也能充分發揮新聞攝影的作用。
了解投稿媒體雖然重要,但呈現獨特稿件更重要。因為這些國家級大報稿源充足,編輯每天都要處理大量通訊員來稿,況且新華社每天也播發大量新聞圖片通稿、新聞攝影類圖片網站也有很多精彩圖片等待編輯采用?;鶎油ㄓ崋T只有拍攝出讓編輯眼睛一亮的獨特好照片,才有機會在眾多的圖片庫中被編輯選用刊發。
新聞攝影注重時效,基層攝影記者或通訊員應該把新聞時效當做新聞圖片的“生命線”,要向報社或通訊社傳送當日稿件。據筆者所知,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幾乎都是采用當天稿件,一般情況下不會采用通訊員多天前拍攝的圖片。因此,為了提高新聞圖片的采用率,基層攝影記者或通訊員在拍攝到精彩的新聞圖片后,應該立即寫好圖片說明,以最快的速度將符合發稿標準的新聞攝影稿件準確無誤地發送到報社的電子郵箱或新華社圖片編輯部。
為了提高圖片的采用率,簡明扼要、新聞要素齊全的圖片說明特別重要,好的圖片說明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編輯第一時間選中照片。
例如,筆者曾拍攝過阜南縣第二中學學生與敬老院孤老聯歡的新聞照片,照片中的孤寡老人開心地唱起“卡拉OK”,筆者就給這張照片取名“如今孤老也‘OK’!”,一語雙關,既點明了孤寡老人唱“卡拉OK”的事實,也贊頌了孤老生活OK的社會現狀。照片中孤老的笑容與照片標題相得益彰,《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采用了這張新聞照片。
2015年12月29日,筆者在合肥市包河區葛大店小學,看到一個小學生正在凌空踢球,便拍下了這一精彩瞬間。經采訪得知,這個小學生是一個進城務工子女,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樣的“同城待遇”,他渴望在新的一年里升入當地公辦中學,加入校園足球隊。筆者將這些新聞要素寫在簡短的圖片說明里,讓這張新聞圖片的主題得到進一步升華,這張照片被新華社播發通稿,被全國多家媒體刊用。
無論是基層攝影記者還是通訊員,都應該做一個社會的記錄者,心懷祖國、感恩人民,將思想脈搏與時代脈搏合拍,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在普通的生活中發現不普通的新聞圖片,在熟悉中尋找陌生的視角,在共性中追尋個性的表現,才能夠拍攝出精彩的圖片,才能夠在國家級媒體上呈現精彩之作。
[1]儲永志.立足大背景拍好小題材——地方媒體攝影記者的獨特視角[J].新聞與寫作,2013(04):71-74.
J419.1
A
1674-8883(2016)15-02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