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八中學 王 坤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品德的培養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八中學 王 坤
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要努力培養學生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化學教學中既要認識到傳授知識的重要性,還要加強學生品德的教育,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化學教學 品德教育 實驗
中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期,也是人生成長的懵懂期和分化期,中學生由于涉世不深,容易受外面世界的分化和影響,而應試教育往往只強調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學生品德的培養,因此容易形成問題學生。這就要求化學教師應該摒棄單純傳授知識的傳統觀念,在化學教學中既要認識到傳授知識的重要性,還要加強學生品德的教育,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怎樣有效地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過巨大貢獻。化學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介紹我國古代化學方面的創造發明、現代科學的巨大成就以及豐富的化學資源,從而激發學生為國家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的情感。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對自己嚴一點、狠一點,要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引導學生,這對于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有非常大的影響。如課堂上教師能尊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注意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巧妙的教學方法、新穎別致的板書不斷為學生營造輕松、活潑、有趣的學習氛圍,力求讓學生自覺地去努力學習。在愉悅、合作的氛圍中,學生不但學習了新知識,而且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何樂而不為。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背化合價口訣、溶解性口訣,我首先背給學生聽;每次準備讓學生完成試卷前,我自己先把試卷從頭至尾做一遍,然后把試卷再進行篩選重組,力求避免不管試卷難易就讓學生完成的情況,努力提高每一次考試的有效性。試卷的合理使用值得我們去研究。教育教學中不能嫌棄后進生,要千方百計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樹目標,找榜樣,讓他們跳一跳夠得到,及時、公正地評價他們的成績,不斷鼓勵、表揚有進步的學生,對他們以誠相待,以一顆真誠的愛心感染學生,以實際行動培育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師生間的情感產生了共鳴。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魅力對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原理,獲取化學知識,而且能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培養科學素質。例如:我在演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實驗時,按照課本要求,當紅棕色粉末變成黑色時停止加熱,然后繼續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卻。一學生嚷起來:“污染空氣,不環保”。我立即表揚了這位同學的環保意識,并抓住學生這一瞬即逝的念頭,讓他們思考處理尾氣的方法。學生們立即分組進行了討論,氣氛熱烈。各小組根據前面所學知識設計了兩套方案:一組用大氣球收集再利用;一組用酒精燈點燃,把有毒的一氧化碳轉化為無毒的二氧化碳再排放。我肯定了學生們的設計,然后針對后一組使用了兩只酒精燈提出了新問題“從節約能源的角度,能否減去一只酒精燈”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學生們討論得更激烈了。學生們設計出如下方案:把接尾氣的玻璃導管加長伸入到給氧化鐵加熱的酒精燈上點燃,這樣既點燃了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又增加了給氧化鐵加熱的溫度,真可謂一舉兩得。學生的設計很成功,他們歡欣鼓舞,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由此可見,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他們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以及從容不迫的健康心理。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在學習“環境污染的防治”這一課時,播放“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綠色的田野、姹紫嫣紅的花朵”的圖片,給人以美的享受,然而“污濁的河水、滾滾的濃煙、凋零的樹木、斑駁的雕像、灰蒙蒙的天空”,讓天空變得灰暗,山川失色,河水渾濁。強烈的對比畫面,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刻不容緩,應當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播放喝了含三聚氰胺假奶粉的大頭娃娃的圖片、喝了工業酒精兌的假酒的農民無神的雙眼、慘烈的火災影像,讓學生們難過得低下了頭,心情異常沉重,也讓他們知道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刻不容緩,要時刻牢記繃緊安全這根弦不放松。化學工業給我們帶來豐富物質基礎的同時,不可否認也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在化學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猜一猜、比一比、賽一賽”等教學活動,讓學生明白環保關鍵在于行動。因此培養學生的安全、環保意識要從小做起,植根于每個人的心中,化學老師更不能懈怠,愿我們的天空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力爭多一些微笑、多一些互動、多一些關愛,重視調動學生的個體需要和內在聯系,使學生能自覺、愉快地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化學教學中的品德教育是一個長期、反復的工作,“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日積月累,定能收獲成功。
[1]何大明.新課改下的化學史與科學素養[J].考試周刊.2007年30期
[2]李春林.強化實驗教學 提高科學素養[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年10期
[3]方祖國.科學實驗——提高科學素養的有效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