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哈男
(中央電視臺,北京 100859)
新聞攝影在新媒體時代的變化
王哈男
(中央電視臺,北京100859)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媒體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傳統的新聞行業得到了良好的改革,也使傳統的新聞行業不斷融入新技術,特別是新聞行業中的攝影工作。由于工作的性質和工作的情況,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工作的門檻比較低,并且自由化的因素也成為制約新聞攝影工作發展的主要原因。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工作既遇到了最新的機遇,也被賦予了更高的期待。新聞攝影工作者在新媒體時代不僅需要面臨挑戰,還需要不斷地改變自己,找到適合新聞媒體發展的方向,這樣才能夠體現新聞攝影在新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新聞攝影;新媒體時代;變化
我國屬于文化強國,新聞媒體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樣的情況對于新聞攝影工作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和劃時代的現實意義。從過去的媒體發展能夠看出,傳統媒體主要依賴于紙質媒介,而到了現階段,新聞媒體逐漸發展為網絡媒體形式。因此,現階段的新聞攝影工作者能夠把所拍攝到的新聞通過網絡傳輸出去,讓受眾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攝影新聞。這種傳播方式在媒體時代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從新聞媒體攝影的現狀和發展情況能夠看出,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攝影工作也發生了比較多的變化,其中涉及的內容有數字媒體的出現、新聞真實性受到的沖擊、數字媒體藝術的出現等。本文針對新媒體情況下新聞攝影工作的變化展開討論,以期能夠促進我國新聞媒體事業的快速發展。
新聞媒體技術和攝影技術息息相關,同時,新聞媒體的技術也逐漸把攝影和非攝影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模糊。這一點無疑破壞了攝影藝術自身具有的權威性。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新聞攝影工作的傳播功能也逐漸被弱化。近些年,隨著我國新聞攝影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媒體不斷爆出比較粗糙的照片,自媒體新聞的圖片也被曝光,導致我國整個新聞攝影工作的質量被降低。但是,最新的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形式,并且使媒體由單一向多元化轉化。這是新媒體的最新機遇,同時也是新聞攝影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新聞攝影還需要不斷地改革和變化,才能夠從容地應對挑戰。[1]
隨著網絡、手機等物品的逐漸興起,新興媒體大量出現,這些情況給新聞攝影工作創造了一定的發展條件,同時也為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工作者提供了有高科技保證的工作氛圍。由此,媒體行業誕生了最新的藝術創作和表現形式,并逐漸引領新聞攝影工作走向了最新的時代。與此同時,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攝影工作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網絡時代下新聞媒體的發展以及網絡受眾日益增長的情況導致的。為了適應這種新媒體環境,新聞行業對于攝影工作人員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需要攝影記者涉獵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的題材,為新聞媒體尋求多元化的發展方向,這也是未來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記者的工作重點。[2]
(一)數字媒體誕生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我國新聞攝影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也導致攝影工作逐漸由真實走向虛擬,促進了數字媒體的進步和發展。數字化的媒體不僅僅能夠保證攝影工作本身的質量,還能夠保證攝影記者的觀念得到良好的展現。同時,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攝影作品能夠通過后期的加工制作以及相關軟件的處理和合成,實現空間上的改變。這樣,通過攝影記者拍攝和新媒體的后期制作,我們能夠為觀眾呈獻一個前所未有的場面。在這樣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數字媒體,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內容以及傳統的表現形式,但是也產生了最新的視覺效果,最終促進了數字媒體藝術的出現和誕生。[3]
(二)新聞真實性受到沖擊
在傳統的攝影工作和攝影作品之中,客觀事物的表現形式還有事物本身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新聞攝影作品能夠通過影片和圖像,復制或者記錄在某個時間和空間所發生的真實事件,這也是對現實活動的一種記錄。在攝影工作中,新媒體技術快速進步和發展,原本的圖片很容易就被篡改,這就導致傳統的新聞媒體很容易被篡改,導致新聞工作失去真實性。因此,我國的新聞工作者和從業人員要保證攝影作品的真實性,堅守攝影作品的原本內容,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嚴肅對待新聞內容和新聞攝影圖片的真實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新聞紀實攝影工作的真實特點,才能夠保證受眾對我國新聞內容的信任度。[4]
(三)新聞攝影超越了攝影本身的特點
在傳統的新聞攝影過程之中,很多攝影工作者都需要對攝像機和照相機進行嚴格的挑選,同時在拍攝照片之后還需要借助暗房的技術,才能夠把握準確的時機,把具體的事物轉化成視覺影像。數字媒體技術開創了最新的表現形式,但在新聞工作過程中,新聞攝影內容仍需要具有真實性,新聞內容和攝影本身仍存在一定的區別。新聞內容需要具有真實性,同時攝影工作也需要超越本身的圖像處理工作,保證不僅僅需要把拍攝的內容表現出來,還要拍攝到虛擬的內容和景象,這些情況都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攝影本身的特點。[5]
(四)催生數字媒體藝術
20世紀70年代,很多藝術家都開始對媒體的工作情況進行檢驗和探索。想要把現代的藝術和攝影工作相互融合,就需要使美術以及攝影的藝術行為相互交融。這也能夠保證藝術家在拍攝的過程中把美學和現實的內容相結合,促進新聞攝影工作的快速發展。一直發展到90年代的時候,數字技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同時我國的互聯網技術也在飛速發展,數字媒體和藝術攝影之間相互交融,新聞攝影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很多國內的攝影人員也開始逐漸嘗試把數字影像技術應用在藝術的創作過程之中,并針對現階段的社會情況和文化內容進行深入細致的反思。[6]
在最新的數字時代環境下,新聞攝影工作已經不只是一種最新、最客觀的技術,也不只是反映客觀世界的方式,它還是很多攝影工作人員重要的藝術創作表現形式。通過攝影,新聞能夠產生實際的圖像內容,并且還可以通六、結語
過最新的創造型圖像反映社會現實,這些都充分地展現出新媒體時代下新聞攝影工作的進步。新媒體的出現促進了數字技術的發展,也為攝影藝術提供了良好的表現形式。使用數字技術能夠良好地調動起攝影工作人員的創造意向。同時在新媒體環境下,攝影技術和科學技術之間的相互融合也給新聞攝影工作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發展空間。
在當下的環境中,新聞攝影工作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這些情況都有助于傳統的新聞攝影工作突破采訪困難、攝影作品無處發表的瓶頸。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工作還面臨著其他威脅。我國不斷涌現出更多的新聞攝影工作人員,促進了新聞攝影工作的進步,推動了數字媒體的誕生,沖擊了新聞的真實性,衍生出數字媒體等,這些情況對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我們需要全面改進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攝影工作,把攝影工作和新媒體相融合,以促進新聞攝影工作的進展。
[1] 李西莉.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攝影傳播特征研究[J].編輯之友,2012(11):55-56+75.
[2] 張建中.眾籌新聞:網絡時代美國新聞業的創新及啟示[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03):105-108.
[3] 欒雅麗.新媒體時代給新聞攝影帶來的挑戰和機遇[J].科技傳播,2014(22):227+242.
[4] 馮悅.新媒體崛起時代如何激活新聞攝影[J].科技傳播,2014(23):25-26.
[5] 宋枕濤.論數字化時代新聞攝影觀點的更新與轉變[J].西部廣播電視,2014(19):96.
[6] 羅斯瀚.論數字化時代新聞攝影觀點的更新與轉變[J].新聞研究導刊,2016(04):225.
J419.1
A
1674-8883(2016)17-0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