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秀麗
(唐山市豐潤區廣播電視臺,河北 唐山 064000)
淺談新聞寫作中細節描寫的重要性
雷秀麗
(唐山市豐潤區廣播電視臺,河北 唐山064000)
“細節是新聞的生命”,沒有細節的新聞就沒有藝術感可言。細節就是品位,細節決定深度,三言兩語的細節描寫可以使整篇新聞報道散發神韻效果,但所寫細節必須緊扣主題、展現人物個性,給文章增添感染力和魅力,只有這樣的細節在新聞寫作中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新聞作品;細節;重要性
“細節是新聞的生命”,細節描寫包括許多方面:情節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新聞寫作中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于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新聞作品中的細節是從生活中得來的,是靠細致的觀察選取來的,而不是憑空編造出來的。從生活中選取的細節才生動,才有真實感。另外,所選細節還要典型。細節描寫要合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中心思想表達的需要,要有益于新聞傳播效果,只有這樣,細節描寫才能夠成就精彩的新聞作品。
新聞作品中任何描寫的最終目的都是表現主題,細節描寫更是如此。
新聞作品中的細節,一要真,二要細,靠合理想象和上網去扒都是行不通的。好的新聞作品在篩選、取舍新聞事實時,一定要把能夠揭示、呼應主題的細節發掘和凸顯出來。
《滄州石化》報大修稿件《兩個人的“戰役”》中描寫職工清理塔內污泥時這樣寫道:“鉆塔是有竅門的……他們先把腳和腿伸入,手抓牢人孔壁,摸索著依靠腳的感覺找到天窗,然后把腿從天窗伸進去,上半身再一點點蹭入,當腳‘找到’下層塔盤后,將重心慢慢下移,直至整個身體縮進去……”這段話連貫運用了伸、蹭、移、縮等動詞,對職工的動作進行細致勾勒,言簡意賅卻直接點出了工作者不懼困難、認真工作的特點。
同樣刊登于《滄州石化》報的特寫《一次特別的“會診”》也有一段精彩的動作描寫:“大家手抓軟梯,往下踩幾步便停下來,用手電照著圓形器壁仔細檢查一遍再往下走。幾十米的高空中,他們把自己懸掛在時時晃動的軟梯上,一寸不落地依靠目力對設備‘掃描’。”在漆黑的旋分器內檢查,歷時好幾個小時的工作狀況到底是怎樣的?這段描寫讓讀者的目光隨作者的筆觸穿透了器壁,看到了工作者艱辛卻一絲不茍的工作狀態。
通常,圍繞一個主題會有許多個新聞細節,而這時,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的任務,就是要選擇一個緊扣主題,最能揭示、呼應新聞主題的細節,但不能過多濫用,否則就會畫蛇添足,影響渲染、強化主題的效果。
真實是新聞寫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一篇新聞作品,首先要交代清楚新聞事件的人物以及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經過和原因。然而,僅僅具備了新聞要素的作品,只能勉強及格,對于一篇成功且優秀的新聞作品來說,想要吸引讀者,必須要有生動傳神的真實細節。通過細節描寫將人物形象進行鮮明的刻畫,環境描寫栩栩如生,事件敘述靈活生動,只有這樣,新聞才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例如,某某運動員在競賽中創造了好成績,一般的寫法是×月×日在×地方,×運動員以×成績打破了全國紀錄。這老一套的寫法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在《鄒振先驚人的一跳》這篇新聞報道中導語抓住了一個精彩的細節描寫,令人眼前一亮,整篇文章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讀者的眼球。
“二十二號晚上十點鐘左右,布加勒斯特‘八.二三’體育場四周看臺上觀眾的視線,一齊隨著水銀燈光束,投向三級跳遠的沙坑。‘嘩……’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響起,電子記分牌上顯示出中國運動員鄒振先的成績:十七米三二!一位站在沙坑旁久久注視著鄒振先比賽的英國教練對記者說:‘近年來,世界上能跳過十七米的運動員是很少的。……鄒非常杰出。’”
作者將運動場上的一瞬間,以形象逼真的細節描寫展現在大家眼前,將運動場上當時的氣氛和狀況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讓讀者如見其景。
在新聞創作中,只有事實的陳述而不含一個細節描寫,難以吸引、感染、打動讀者。合理生動的細節描寫,可以把發生新聞的場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動、語言、性格等歷歷展現在讀者的眼前。這不僅能增強新聞的生動性和真實感,更能令新聞中的人物更具個性特征,令情節發展更加生動,扣人心弦。在具體描寫時,要特別注意細節的真實性,新聞中的細節描寫要準確可信,經得起推敲。此外,細節描寫還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服從人物刻畫或事件的需要,為了強調某一細節的重要作用,可對此進行反復多次的描寫。
由此可見,新聞作品中細節的巧妙運用可以讓讀者如身臨其境,細節的描寫可以讓新聞事件更完整,人物更豐滿,新聞稿件更生動鮮活、真實可信。不得不說,細節是新聞作品中的閃光點,是優秀新聞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一些新聞作品在敘述新聞事件或人物活動過程中,往往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呆板的套話,導致新聞作品可讀性差,而精彩的細節描寫是令一篇新聞作品鮮活起來的細胞,它可以給新聞注入鮮活的血液,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變呆板為鮮活,使報道具有現場感和立體感,從而大大提高新聞作品的魅力。
例如,1997年7月1日新華記者的特寫性消息《別了,“不列顛尼亞”》,其中“零點四十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的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這些細節的描寫為我們展示了特定時刻的現場情景。這篇獲第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作品,將歷史性場面寫得可謂有聲有色,有情有景,富有立體感、現場感,以致讀者在讀這篇消息時就像在看新聞紀錄短片一樣。
細節描寫能增強吸引力,細節描寫能增強感染力。成功的細節刻畫可以用最少的筆墨重現新聞事件,給讀者強烈的現場感和視覺沖擊力,取得以小見大的神奇效果,讓新聞作品更具魅力。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細節的使用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新聞寫作中的細節描寫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篇新聞報道中如果沒有細節描寫,就難以抓住讀者飛速運行的眼球。因此,在新聞創作過程中細節的作用不可忽略,只有抓住了好的細節,并將它們有機地運用到新聞的寫作中去,才會創作出好的新聞作品。
[1] 高鑫.電視藝術概論[M].學苑出版社,1992:10-12.
[2] 王學典.新聞寫作技巧與范例大全[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21.
G212.2
A
1674-8883(2016)17-0240-01
雷秀麗(1987—),女,河北唐山人,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