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迪
(中國大地出版社,北京 100083)
讀書網站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分析
劉迪
(中國大地出版社,北京100083)
新興讀書網站不僅向讀者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同時也促進了傳統圖書出版的發展,給傳統出版業帶來了有益的啟發。本文對讀書網站給傳統圖書出版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對于傳統圖書出版行業更好地把握時代的脈搏,實現自身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讀書網站;圖書出版;影響
(一)讀書網站對傳統圖書出版的負面影響
以網絡原創文學為主的文學網站、網絡盜版電子書和網上書店,屬于一種新型的“交互式”閱讀平臺,給傳統圖書出版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網站瀏覽停留時間長,減少了對傳統紙質閱讀的時間。讀者在讀書網站瀏覽琳瑯滿目的新書推介和書評的時候,會點擊鏈接進行閱讀。新書推介存在更多的同類圖書推介和用戶自設的書單的鏈接,而銜接會耗費掉比讀者原本預定的更多時間,從而紙質閱讀的時間就會減少。其次,讀書網站本質上是社交網絡與讀書頻道結合,聚合更多忠實讀者。網絡文學時代培養了一大批高黏度的忠實讀者群體,對于富有網絡語言色彩的網絡文學形式更有黏性,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需求。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讀書網站本身是做分眾傳播的,奉行以人為本的宗旨,以小組、同城、分享和標簽化的形式來培養志同道合的用戶,讀書頻道是其中的一項延伸。這一部分讀者的閱讀需求明顯地與對傳統圖書的專業性閱讀的需求不同,據此更是降低了讀者購買圖書的欲望。最后,讀書網站“自出版”模式分薄了傳統出版社的出版業務。讀書網站的簽約作者在不必經過第三方出版商參與的情況下,由作者自行出版。包括從圖書裝幀設計、定價、發行、營銷推廣等一系列的流程皆由作者一手包辦,為“自出版”提供了登載和出版平臺,從而分攤了傳統圖書出版的業務。
(二)讀書網站對傳統圖書出版的促進作用
作為不完全等同于網絡文學網站的網站,讀書網站與傳統圖書出版并不是只有競爭關系,蠶食掉傳統圖書出版的市場,其對于傳統圖書出版也有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一方面,讀書網站的興起重新吸引讀者回歸紙質圖書。讀者通過讀書網站的圖書排行榜的推薦,了解到最新的暢銷書排行榜。讀者在瀏覽的時候容易根據分門別類的推薦書目來甄別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哪些是值得他們花錢去購買的,而不僅僅是看到封面設計得花哨、書名取得別出心裁就決定購買。通過讀書網站的在線圖書資源庫,讀者多了一個導購的方法,上讀書網站,初步鎖定購書清單,復核篩選,確定最終目錄。瀏覽定期的推薦、發現有價值的好書、專業討論小組推薦書目等,也會促進讀者購買紙質圖書的愿望。另一方面,讀書網站與書店共同形成良好的圈子式讀書氛圍,是傳統圖書出版方式在網絡上的延伸。讀書網站提供的“網上書店購買”“電子版購買”和“圖書館借閱”的鏈接,實際上是傳統圖書出版方式在網絡上的延伸。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經濟能力各取所需,以不同的方式獲得圖書的閱讀權利。讀書網站在圖書購買鏈接上采用的是開放式的做法,供讀者自己選取,并不只讓自營電子書一家獨大,而要體現更多的人文關懷。這無形中照顧到了不同閱讀媒介、不同支付能力的讀者的需求,擴大了閱讀的圈子,帶動更多人回歸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
(一)堅持“內容為王”原則,優化資源利用
由于技術的升級換代,數字化作品大批量復制變得更加容易,內容資源的獲得也更加容易。因此,在與數字出版方授權合作的時候,明確界定版權的范圍和分成比例的約定,具體各項條款都要規定清楚,簽訂合同,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用明確的條款固定下來。侵權越權的行為我們要杜絕,同時也要防范一些不良企業盜版違規使用的行為,保障出版機構的利益。出版機構在和著作者簽訂出版合同時,不僅要考慮傳統紙質出版的版權內容,也要將數字版權的約定包含在內,以便以后在傳統渠道和數字出版渠道上都能順利進行出版發行。
(二)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增強編輯隊伍實力
在傳統出版業界,編輯室一般都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編輯隊伍,但是在數字出版時代,單單擁有熟悉紙質書編輯、發行的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迅速,信息量大,新鮮事物涌現得也比較快。傳統紙質出版的從業人員技能相對單一,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對數字出版還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年青一代由于經常接觸互聯網,熟悉網絡文化,具有較強的網絡敏感度。在數字出版時代,工作內容涉及傳統的編輯、圖書經營和應用程序設計等方面,既要求扎實掌握編輯出版知識和技能,又能夠從事圖書經營,想方設法提高出版社經濟效益的人才。這就需要出版社注重挖掘和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充實編輯隊伍。
(三)加強內容與技術融合,利用數字化平臺運營
數字出版時代如果依然堅持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分家,那么結果只有兩個:一是內容提供商由于缺乏技術支持導致衰減;二是技術支撐、平臺供應商,因為內容的滋養不足,無法長期保持市場吸引力而導致發展停滯。在數字出版時代,渠道平臺和終端技術廠商已經占據了出版業的一席之地,這對傳統出版來說挑戰和機遇并存。面對數字出版的新浪潮,傳統出版社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強與技術服務商合作,借助數字出版技術的應用,加快數字化改造。在多元化的出版格局中,各出版企業既要實現高效合作,又要進行合理的分工,從而達到互利共贏。數字出版未來的生命力在于技術和內容的融合,加強行業融合將使出版產業擁有更廣闊的前景。
[1] 吳丹,許小梅.圖書館與圖書分享網站的用戶標注行為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13(1):47-48.
[2] 周凱.傳統圖書的新媒體營銷渠道及策略研究[J].出版科學,2012(5):91.
[3] 沈劍虹.網絡讀書頻道——“e時代”閱讀的火爆、困惑與蛻變[J].出版發行研究,2006(4):101-103.
G230.7
A
1674-8883(2016)17-0291-01
劉迪(1981—),女,天津人,本科,中級職稱,從事國土資源類圖書的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