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遠鳳(六安市霍邱縣潘集鎮中心學校 安徽六安 237493)
留守兒童現狀分析及教育方法淺析
何遠鳳
(六安市霍邱縣潘集鎮中心學校 安徽六安 237493)
近20年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逐步深入,為了進一步改善生活條件,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量急劇增加。在他們進城謀生的同時,卻無力解決孩子進城讀書所要面臨的諸多現實困難。于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農村留守兒童逐漸形成。據《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5)》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約有留守兒童6100萬人,其中約有1793萬孩子一年只能見父母1到2次,約有921萬孩子“一年到頭見不到父母”[1]。
毋庸諱言,當今社會始終沒能為農村兒童創造一個接受良好教育的環境和機會。盡管國家緊鑼密鼓的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免費師范生教育、特崗計劃、營養改善計劃等等,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教育環境;但是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長期存在,幾代農民工不惜以親子長期分離的方式謀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兒童,長期的留守生活給他們的心靈造成了一塊難以撫平的傷疤。每年兩會,教育問題都會被頻頻提及,作為弱勢一方的農村教育一直是關注的重點,今年,一位來自廣西的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在農村教育方面,要更多的關注留守兒童[2]。下面對留守兒童教育現狀進行分析,針對性討論相關解決措施。
1.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撫慰
我們班共計64名孩子,其中18名孩子是留守兒童,其中2個孩子顯得特別沉默,一個孩子的爸爸因為工地事故去世了,媽媽改嫁之后遠走他鄉,由爺爺奶奶撫養;另外一個孩子的父母在長期分居之后離異了,已經連續2年既沒見到爸爸也沒見到媽媽了。經常有孩子偷偷告訴我,他不想放學,不想回家,因為回家了他會想媽媽和爸爸。留守兒童情感上嚴重缺少撫慰,遇到心理問題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溝通,心理上缺少慰藉和疏導,長期親情缺失,情感缺少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作為老師,為他們正承受著巨大痛苦的心靈而深深的感到擔憂。
2.留守兒童嚴重缺失家庭教育
父母只能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監護。祖輩通常把孫輩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物質和生活上的需求。他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無力輔導其學習,家庭教育意識也極其淡薄,教育觀念陳舊迂腐,往往給予過多的寬容,或是過分嚴厲。教育方式不科學、不理性,又難以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困惑,致使他們缺失本應該享有的正常家庭教育,加之與父母接觸太少,導致留守兒童內心封閉、孤僻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留守兒童教育應該重點關注他們的心靈健康,校園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溫暖以撫慰缺乏親情呵護的幼小心靈。
1.必須讓他們找回安全感
學校是孩子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橋梁,特別是小學階段更是重要的初期社會化過程,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或多或少會失去安全感,如果孩子在日常群體生活中受到嚴重不良因素的影響,例如歧視、辱罵,甚至毆打。長此以往,孩子所獲得的負面態度和評價過多,總覺得別人會欺負他,會致使他們根本無法建立良好的自我認識,漸漸失去自信和自尊,形成自卑的性格,一點小事就會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乃至敵意,有嚴重的盲目反抗,甚至還有強迫行為。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擔當“法官”的角色,不管誰受欺負,不限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都可以向老師“投訴”,由老師根據情節“裁決”,無論公平與否,此舉能夠撫平弱勢孩子不安的心靈,讓他們感覺到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是還有老師在,一樣有安全感。
2.必須讓他們擺脫孤寂
孤寂通常是從不說話開始的,越是不說話越是脫離群體,時間久了,一旦形成孤寂的性格就很難糾正。他們正承受著父母分離的悲慟,甚至是失去父母的痛苦,在家里已經感到空落和孤獨,在校園不能再讓他們再脫離群體了。克服孤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鼓勵他們說話。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好玩的開心事,每周班會上,鼓勵每個人都說出一件開心的事與大家分享,也可以說一件值得向往的愿望,把稍顯孤寂的孩子安排在后面講故事,也許別人故事的瑕疵可以鼓勵他們大膽的張開口說話。
3.必須讓他們遠離差生的烙印
不得不承認,當前素質教育才剛剛起步,在應試教育環境下,主要是通過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習成績優劣的。一旦他們被烙上成績差的印子,對其心靈的打擊是巨大的。這也是農村教師面臨的最大困難,因為留守兒童多數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監護,他們寄予孫子輩的成才愿望不是很強烈,家庭教育嚴重缺失。讓他們配合教育孩子,是既缺少耐心又缺少毅力。此時,我們只能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一對一輔導,雖然大幅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好在現在的孩子領悟能力比較強,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攻關,孩子們的成績就不會出現較大的貧富分化。
心靈關愛僅僅是留守兒童教育過程中需要關注的一個方面,作為一名老師,不愿意看到孩子們孤寂的背影和悲傷的眼神,更希望他們跟其他孩子一樣活潑可愛、調皮搗蛋。我們所能做的也非常有限,唯有在課堂上盡量給他們創造一個溫馨、公平的教育環境,課余時間給他們多一點關愛,使他們能夠融入群體,暫時忘記親情分離的悲慟,找回屬于他們的快樂。但是對于他們,父母的角色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希望他們漂泊的父母早日回家與之團聚,陪伴他們快樂成長。對于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我深深的感到任重而道遠。
何遠鳳(1987.12-),女,安徽六安人,本科,小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1]2015年《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中國社科網http:// www.cssn.cn/dybg/dybg_jy/201507/t20150710_2074055_3.shtml
[2]韋麗萍代表:在農村教育方面應關注農村的留守兒童,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