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榮(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肇州鎮教育科學研究所 黑龍江大慶 166400)
新時期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討
韓秀榮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肇州鎮教育科學研究所 黑龍江大慶 166400)
國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進行了幾十年,過去的歲月中,其先進性一度斬獲不菲成果,為國內外所驚嘆,然而隨著時間變化,關于思政教育的效果卻已經不那么明顯,新時期的思政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的思政教育,它要如何去取得新的成果,以適應時代變化,這是我們需要探究的課題。
思政教育 新時期 中小學
思政教育是學生在學習生涯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課程,它在社會價值導向、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化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矛盾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緊跟時代潮流,思政教育的方式革新也成為必須,在基礎的中小學階段,這種必須也顯得尤為重要,塑造一個良好的思政根基,學生將來長大成人,服務社會,便能夠給社會,給人民,給自身都帶來福音。
1.它有助于保證正確的價值觀、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需求
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經濟全球化的形式在新時期日漸增強,資本主義價值觀和相關意識形態在全球范圍內有不同程度的彌漫和擴張,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1],對于這種滲透,必須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加強馬列主義學習教育,做到有意識的防范。
2.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發揮,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能夠順利進行
我們的國家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在過去的幾十年,它帶領我們度過了很多難關,這種思想指導優勢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結合中體現的十分明顯,新時期做好思政教育,能夠達到繼往開來、保證社會主義建設在我國順利進行的目的。
3.能夠達到培養人才的目的
做好學生的思政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生的思政教育,便能夠在塑造同學正確價值與人生觀的同時,讓他們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潛在力量源泉,為我國延攬更多的人才。
1.教育者的制約
教育對象分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通常意義下指老師,受教育者是學生,教育者是學校思政教育的組織、策劃、調節與實施主導,在教育者的教育方式與教育理念的差別[2],也導致教學質量產生參差不齊的效果,所以教育者自身,對于思政教育有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思政教育內容的制約
學生學習除了接受來自教育者的思想指導,也同樣需要接收來自書本等教育內容載體上的知識汲取,思政教育內容的先進性、層次性、針對性等方面的差別,也就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
3.教育環境的制約
從大的方面說,這里分為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從小的方面而言,這里指的是校園環境,西方文化沖擊,和一些不當的文化內容傳播,對學生的思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校園環境的健康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一個好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更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和塑造品格。
1.親師合作,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教育氛圍
中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有兩個來源,一是校園內老師的教導與自己的學習,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新時代的學校環境已經沒有太多的封閉性,學生能夠從社會中吸收到大量的文化信息,這些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對中小學生的意識與思想道德產生影響,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注定了他們沒有太多的自控能力,在校園內有老師的制約與教育,那么在校外,就需要父母來發揮作用了,言傳身教,父母通過自身的榜樣力量與教育對孩子產生影響,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就能夠讓孩子全方位健康成長,塑造一個良好的思想品德。
2.教育理念的轉變,以人為本
教育源于生活,服務于人,人們通過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教育方式也應該更多的貼近中小學生的現實生活,根據每個孩子的差異,有針對性的去實施教學,爭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接受到好的思政文化熏陶[3],樹立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與正確的價值人生觀,最終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3.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來達到汲取知識的目標,而相對來說,對教師也是一個自我促進與完善的過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的觀點有時候也不一定正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盡可能的互動,在學習中發現自身不足,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素質,雙方都積極的在辯證教學中得到提升。老師的知識能力提升,也直接促成其教學效果的提升,這將對有效的思政教學起到推動作用。
4.學生的反思及自我教育
學習過程中吸收知識,學習過后,及時地進行反思,這樣不僅能夠鞏固自身所學,還會增加自己對于知識的剖析與理解程度,除了反思,中小學生應該還需要進一步挖掘自我教育、管理與自我服務能力[4],在實踐中發現自己思政教育方面的缺陷,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提高自身思政覺悟。
5.明確中小學生思政教育方向
教育事業是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明確思政教育方向,有助于發展中小學生健全人格,并豐富其精神境界,有助于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進而使之全面發展。
6.思政教育的社會實踐
學習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有助于促進同學對于思政深刻內涵的體會,比如孩子們可以通過撿垃圾、植樹等方式,對周邊環境做出力所能及的保護,通過這些切實的公益行動,提高了孩子們的思想覺悟,也讓他們得到社會的肯定。從而使孩子們更致力于加強思政品質,把自己建設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中小學生的思政教育尤為重要,這個時期正是孩子身心各方面不斷完善的階段,在這里打造一個良好的思政根基,將對孩子未來在在社會中的生活各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1] 李中信.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31(13):162-162,163.
[2] 王伯平.網絡環境下的思政教育方法創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10):29-30.
[3] 滕天慧.儒家思想對思政教師教學方法的借鑒[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4):504-504..
[4] 甘士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現狀[J].科學導報,2015,25(15):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