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鵬(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學 福建 365000)
基于導學案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究
黃 鵬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學 福建 365000)
本文主要對導學案的含義進行簡單的介紹,同時研究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中應用導學案的意義,最后提出基于導學案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實現方法,希望能夠為新時期的高中物理教學提供借鑒,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教學模式 高中物理 導學案
導學案作為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教學效率的提高都具有極大的作用,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對以往教學模式的弊端也有積極的改善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中應當加大對應用導學案的重視。
1.導學案的含義
研究時教師集體進行、備課時分別進行、制定時集體進行研討,在實際編寫時其目標為素質教育要求,其指導標準為新課程標準,從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主動學習等的學習方案就是導學案。學案是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其制定主要基于教材、課程標準等,以學生的角度著手設計的。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能力、自主預習能力進行培養是導學案的教學宗旨。將其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將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1]。
2.意義
“雙邊”教學的完美體現就是將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能夠在教師主導作用充分發揮的同時,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顯現出來,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并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另外導學案還能夠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解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2]。
1.引出問題
課前預習是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首要教學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預習引導,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主要內容進行明確,并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難以理解的知識做出標記,以便在課堂學習時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將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有效的解決、消化為自己的知識。例如在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知識教學中,由于平時的生活經驗,同學們對于物體自身重量、物體下落運動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可能會引起學生的疑惑,因此教師可以將其作為教學重點,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提出來,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對其關系進行有效驗證,幫助學生將其疑惑解答出來。
2.教師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小實驗,讓大家記錄下實驗結果:
(1)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一枚硬幣和一個與硬幣面積相同的紙片,可以觀察到誰下落得快?
(2)接下來,將前面硬幣大小的紙片卷緊后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可以觀察到誰下落得快?
3.讓大家猜想下,硬幣在空中做什么運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課前預習不適宜設計過長的時間,避免出現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問題。從而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奠定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3]。
4.解決問題
在課前預習當中學生會對部分內容有所了解,同時也會出現一些疑惑,教師在對學生的疑惑進行明確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疑惑提出假設、猜想,并給予學生大量的討論時間,同時與合作學習的方法相結合,以小組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假設實驗,使其在合作的形式下自己解決疑惑問題。如在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給出的課前完成的小實驗的現象,提出物體自身的質量、物體下落運動之間不存在聯系的假設,然后圍繞這一假設問題進行實驗驗證,如比較羽毛、金屬片在相關的高度時下落的速度,然后從具體的實驗當中得出結論,在學生自己找到答案之后,教師可以做出進一步的總結和精講,引導學生對學習思路進行疏通,使其能夠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精神、學習興趣的提高。
5.鞏固記憶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得到了問題的答案不表示結束了教學,在教學中課堂反饋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幫助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鞏固記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留出課堂反饋的時間,引導學生自己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敘述,使其對基礎知識做到夯實的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符合其發展的課后練習題,為學生的能力擴展提供幫助[4]。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研究,從中可以了解到導學案的含義,認識到高中物理教學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夠了解到基于導學案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實現方法可以采取引出問題、解決問題、鞏固記憶的形式,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馬可. 淺談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18-19+21.
[2]鄭志湖. 高中物理“導學探索,自主解決”教學模式探析[J]. 教學與管理,2010,25:69-71.
[3]吳鳳陽.“ 學案導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 才智,2012,15:155.
[4]劉武軍.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S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