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妙芳 謝柳云 劉建平
米非司酮與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臨床研究
甘妙芳 謝柳云 劉建平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與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功血)的效果差異。方法 83例圍絕經期功血患者,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成觀察組(40例)與對照組(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媽富隆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米非司酮治療,對比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P<0.05);觀察組患者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孕酮(P)、黃體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圍絕經期功血的治療上,米非司酮的效果優于媽富隆,且用藥方法簡單,治療依從性高,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米非司酮;媽富隆;圍絕經期功血;性激素
圍絕經期功血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婦女疾病,是指從出現與絕經有關的內分泌、生物學、臨床特征起到絕經1年內出現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此階段女性的卵巢功能衰退,調節生殖的內分泌機制出現異常[1],進而導致無排卵子宮的出血,其會導致貧血、繼發乏力、心肌供血不足等并發癥,在臨床治療中多采用雌激素內膜生長法、內膜萎縮法等,但是由于不良反應較多,且容易復發,很多患者不樂意接受。而近些年來有報道顯示米非司酮在治療圍絕經期功血上效果顯著,基于此,本科將米非司酮與媽富隆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佛山市高明區計劃生育服務站婦科門診于2013年5月~2015年12月間收治的被確診為圍絕經期功血患者中隨機選出83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全部患者均經婦科檢查、B超檢查、刮宮病理檢查等予以確診。排除有嚴重全身臟器病變、子宮內膜癌等生殖系統病變的患者,排除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全部患者在近6個月內均無濫用雌孕激素史。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中患者40例,年齡45~56歲,平均年齡(48.5±4.2)歲,病程3~7個月,平均病程(4.6±2.1)個月。對照組中患者43例,年齡43~55歲,平均年齡(48.1±4.5)歲,病程3~6個月,平均病程(4.3±2.0)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刮宮術治療,并輔助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媽富隆治療,2片/d,當止血后改為1片/d。觀察組患者給予米非司酮12.5mg/d,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臨床療效的評估。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性激素指標值(FSH、LH、P、E2)。
1.4 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治療期間未出現異常出血現象,且停藥后月經恢復正常。顯效:治療期間有少量出血現象,停藥后月經恢復正常。有效:治療期間出現出血現象,經對癥治療后得以控制,停藥后月經情況得到改善。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者。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74.4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性激素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激素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FSH(IU/L) LH(IU/L) P(nmol/L) E2(p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10.5±2.3 5.2±1.2a8.4±1.7 4.3±0.7a353.2±35.4 165.2±19.5a13.1±3.3 6.5±1.5a對照組 43 10.9±2.5 8.7±1.6 8.6±1.5 6.5±0.9 355.9±38.5 205.3±20.1 13.4±3.5 9.2±2.1 χ20.757 11.208 0.569 12.366 0.332 9.213 0.401 6.695P0.451 0.000 0.571 0.000 0.741 0.000 0.689 0.000
圍絕經期功血多發于45~55歲的圍絕經期女性,最為常見的癥狀是不規律的子宮出血。圍絕經期的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且卵巢的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其失去對下丘腦-垂體的反饋作用,促使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出現失衡,導致黃體功能的失調,只出現少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進而導致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刺激作用減弱,導致子宮內膜的迅速增生,進而導致不規律的出血現象[2]。圍絕經期功血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出血的不規律,會反復出血或是大量出血,進而引發重度貧血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在臨床治療中,刮宮術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止血,調整患者的月經周期,在刮宮術治療的基礎上,需給予適當藥物治療,提高治療效果,預防復發[3]。在藥物的選擇上,臨床上常用孕激素,在月經后半周期給患者服用孕激素,促使子宮內膜分泌期的改變,治療圍絕經期功血,并且還能起到預防子宮內膜癌的效果[4,5]。當然,孕激素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導致突破性出血,對于有重度貧血的患者來說不適合使用孕激素治療,因此必須選擇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藥物。
米非司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強效孕激素拮抗劑,其能有效影響子宮內膜增生,使得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逐漸保持平穩,避免雌激素的波動和突破性出血現象[6]。對圍絕經期功血患者應用米非司酮后,患者的子宮內膜孕激素受體增加,且腺體直徑縮小,進而控制子宮內膜的發育,促使子宮內膜血供的減少,內膜變薄甚至出現萎縮狀態[7]。媽富隆是一種雌孕激素合劑,其利用高效孕激素來對抗機體內過多的雌激素,促使過度增生的子宮內膜變薄,并轉化為分泌期,恢復正常的月經周期。對于圍絕經期功血患者,應用媽富隆停藥后患者大多數恢復正常月經,而只有少量患者進入絕經[8]。而米非司酮則是對抗由雌激素誘導的子宮內膜增生,作用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抑制卵泡發育和排卵,從而迅速促使卵泡的衰退,進而導致閉經,故而大多數患者會進入絕經。在這兩種藥物上,媽富隆在調整月經周期上效果更好,而米非司酮則能促使患者提早絕經[9]。在臨床用藥的選擇上,對于≥50歲的患者,若患者主觀上希望提前絕經,那么使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米非司酮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采用媽富隆治療的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FSH、LH、P、E2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促進子宮內膜萎縮上,米非司酮效果更好,且其對子宮內膜中的孕激素受體具有非常強的親和力,能在體內競爭性結合孕激素受體,起到非常好的抗孕激素作用。對圍絕經期功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療后,患者的各項性激素指標明顯降低,證明米非司酮能抑制下丘腦-垂體的作用,抑制FSH、LH的釋放,進而影響到子宮內膜的增生。
總之,米非司酮的效果更優于媽富隆,其能促使患者提早絕經,關于其使用安全性問題上,本研究尚未涉及,今后還將進一步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
[1]李春香,丁芳,張冬梅,等.補腎+活血方與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療效對比.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676-677.
[2]孫淑川,石穎.米非司酮與安宮黃體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療效觀察.河北醫藥,2011,33(20):3080-3081.
[3]劉大慶,張瑜.米非司酮五日三周期療法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臨床療效.現代婦產科進展,2012,21(2):138-141.
[4]張娟,趙雪卉,李曉文,等.米非司酮與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2,33(3):201-203.
[5]梁慧虹,張旗炘,劉婷婷,等.米非司酮間斷療法與連續服藥法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療效對比.黑龍江醫學,2013,37(10):960-961.
[6]李華淑,王清津,潘許花,等.曼月樂和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療效比較.中華全科醫學,2013,11(8):1211-1212,1270.
[7]倪秀芳,周文超.去氧孕烯炔雌醇聯合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療效觀察.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5,25(2):25-27.
[8]黃艷紅,王建民,王艷偉,等.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聯合米非司酮在圍絕經期功血中的近期療效觀察.中國醫學創新,2011,8(2):59-61.
[9]張欣,高珊.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癥的療效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5):3990-39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06
2016-03-22]
528500 佛山市高明區計劃生育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