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偉玲 劉慶生
不同劑量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佐治嬰兒濕疹的療效分析
孟偉玲 劉慶生
目的 分析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在佐治嬰兒濕疹的過程中使用不同劑量的臨床療效。方法 90例濕疹嬰兒,隨機分為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各30例。第一組患兒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膠治療,第二、三組在第一組基礎上分別應用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250mg/次、500mg/次治療。治療10 d后,對比分析三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三組患兒治療前濕疹面積及嚴重度指數(EAS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三組治療后EAS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第二、三組患者EASI評分均低于第一組(P<0.05);第三組總有效率最高(93.3%),顯著高于第一組(P<0.05),復發率最低(20.0%),無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不同劑量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輔佐嬰兒濕疹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膠,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且治療效果與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劑量濃度呈現依賴性,使用安全,復發率較低。
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嬰兒濕疹;臨床療效
嬰兒濕疹是一種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的過敏性皮膚炎癥[1,2],多發生于出生后1~3個月嬰兒,病因復雜,一直是多個領域的研究熱點。在這個時期嬰兒處于迅速生長發育階段,所以嬰兒濕疹治療原則應是在不影響嬰兒生長發育的基礎上采用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法。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生物制劑不影響濕疹患兒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因此為嬰幼兒濕疹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選擇,但目前尚缺乏不同劑量益生菌治療嬰兒濕疹的循證醫學證據。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劑量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常樂康)佐治嬰兒濕疹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濕疹嬰兒,所有患兒均符合嬰兒濕疹的相關確診標準[3],并均無其他疾病。患兒的臨床表現為紅斑、皰疹及脫屑等,并多表現在患兒面部及頸部。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各30例。
1.2 方法 第一組患兒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膠治療,第二、三組在第一組基礎上分別應用應用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250mg/次、500mg/次治療,3次/d。對所有患兒進行連續10 d的治療后,將患兒是否具有藥物不良反應,以及患兒的濕疹面積變化等進行記錄并對比分析,3個月后進行患兒復發率的隨訪。
1.3 評價標準 按EASI評分法則[4]進行記錄,療效指數=(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若療效指數≥90%為痊愈;若療效指數60%~89%為顯效;若療效指數20%~59%為好轉;若療效指數<20%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若患兒在治愈后的3個月內,再次出現濕疹癥狀則為復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治療前后EASI評分比較 三組患兒治療前EAS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治療后EAS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第二、三組患者EASI評分均低于第一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前后EASI評分比較(±s,分)

表1 三組治療前后EASI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與第一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第一組 30 3.06±0.83 1.96±0.81a第二組 30 3.04±0.63 1.45±0.61ab第三組 30 3.09±0.82 1.26±0.53ab
2.2 三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中,所有患兒均未發生相關不良反應。第三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最高,高達93.3%,顯著高于第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第三組的復發率最低,為20.0%。第二組總有效率雖高于第一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嬰兒濕疹的發病機制主要與免疫和遺傳有關,同時環境及嬰兒皮膚的生理性特點也是重要的參與因素,但引起該皮膚炎癥的主要因素往往是處于患兒消化道的腸道菌群發生了紊亂現象[5]。劇烈瘙癢及不同形態的皮膚損傷是嬰兒濕疹的主要臨床表現,并常伴有滲出的癥狀,具有反復發作的臨床特點[6]。臨床已驗證口服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能夠對嬰兒濕疹的治療取得一定的效果[7]。它是一種酪酸梭菌活菌及嬰兒型雙歧桿菌活菌二聯制劑,其中前者含量為后者的10倍。雙歧桿菌能夠長期定植于人體腸道內,并可緊密結合腸黏膜上皮細胞,并形成一種生物學屏障,防止病菌入侵。而且還能對pH值及人體電位的降低起到作用,進一步抑制病菌的入侵。酪酸梭菌的增殖主要集中于大腸及盲腸附近,它是一種專性厭氧菌,不僅能夠抑制病原菌的生長,還可有效的降低有害物質的產生[8]。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劑量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對佐治嬰兒濕疹的臨床治療效果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雖然三組患兒在治療前EASI評分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三組治療后EAS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第二、三組患者EASI評分均低于第一組(P<0.05);第三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最高,高達93.3%,且其復發率也是最低(20.0%),所有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綜上所述,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佐治嬰兒濕疹能夠取得十分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其治療效果與所用的藥物濃度劑量呈現出一定的依賴性,使用安全且復發率較低。
[1]王瑜,曾果,朱彩蓉,等.益生菌對嬰兒濕疹及特應性濕疹預防作用的系統評價.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11):1372-1378.
[2]魏兵,李奇玉,蔣靜,等.不同劑量酪酸梭菌、嬰兒型雙歧桿菌二聯活菌治療嬰兒濕疹的臨床觀察.中國醫師雜志,2013,15(9):1225-1227.
[3]劉曉雁,楊明,甄甄.嬰兒濕疹診斷和治療.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8):588-590.
[4]趙辨.濕疹面積及嚴重度指數評分法.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37(1):3-4.
[5]趙景巖.酪酸梭菌活菌散佐治嬰兒濕疹38例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2014,7(8):56.
[6]彭鷹.為慢性濕疹患者進行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當代醫藥論叢,2015(1):19-20.
[7]曾靜.中藥外用治療嬰兒濕疹98例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155-156.
[8]婁玉霞.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防治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療效觀察.兒科藥學雜志,2013,19(5):25-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23
2016-03-09]
454150 焦作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