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敏
心理護理聯合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45例的效果分析
何小敏
目的 觀察心理護理聯合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應用效果。方法 9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兩組患者均給予改善循環、營養神經、抗凝等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高壓氧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療程結束后評定兩組治療效果及心理狀態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1.11%(P<0.05)。觀察組心理狀態(恐懼、焦慮、抑郁)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護理在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應用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聽力,值得臨床推廣。
突發性耳聾;高壓氧治療;心理護理;臨床研究
突發性耳聾是臨床常見病,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傷,出現耳鳴及眩暈等癥狀,因發病突然且病情發展迅速,且擔心治療效果和預后,患者易出現抑郁、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給患者身心產生極大影響,不良情緒和心理應激不利于疾病的順利治療,影響患者聽力恢復程度[1]。心理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越來越引起廣大護理人員的關注,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療配合度成為突發性耳聾治療的關鍵一環。本文作者旨在觀察心理護理在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14~75歲,平均年齡(46.8±9.4)歲;左耳21例(46.67%),右耳23例(51.11%),雙耳1例(2.22%);對照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14~75歲,平均年齡(46.4±9.5)歲;左耳21例(46.67%),右耳22例(48.89%),雙耳2例(4.44%)。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①均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突發性耳聾診斷依據和治療指南》中突發性耳聾診斷標準;②排除中耳炎、內耳畸形、內聽道病變等;③患者均知情同意。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改善循環、營養神經、抗凝等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高壓氧治療,患者入艙后升壓20min壓力達到2 ata,穩壓40min,減壓20min出艙,1次/d,10 d為1個療程,休息7 d進行下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上進行心理護理,具體方式如下。
1.3.1 心理評估 治療前主動與患者耐心溝通,仔細詢問患者的身體情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問題,進行評估,并給予開導、安慰,盡量滿足患者要求,增強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緊張的心理障礙,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案,幫助患者擺脫不良情緒狀態。
1.3.2 健康教育 患者多伴有急躁、憂郁等不良情緒,與患者擔心治療效果和預后有關,治療前應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告知患者突發性耳聾只是一種常見病,只要經過綜合性的正規治療后,大多數患者是可以治愈或好轉的,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振作精神配合治療。
1.3.3 高壓氧的恐懼和疑慮疏導 治療前患者入艙熟悉環境,指導正確的吸氧方法,避免屏氣,詳細介紹艙中的環境、儀器性能、注意事項、升壓及減壓過程,營造安全、輕松的治療環境,幫助選擇舒適的體位,使其更有安全感,打消患者的擔憂,可在艙中播放輕音樂、相聲營造溫馨的環境。
1.3.4 針對患者對治愈急于求成,不能配合按療程治療,應向患者解釋疾病治療康復需要一個過程,鼓勵新老患者分享治療經驗及體會,影響治療療效的因素包括個體差異、年齡、起病治療時間、病情、心情等因素,應遵從醫囑治療,才能獲得最快、最佳的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療程結束后評定兩組治療效果及心理狀態(恐懼、焦慮、抑郁)變化情況。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參考文獻[2]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痊愈23例,顯效11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痊愈13例,顯效10例,有效9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1.1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9.134,P<0.05)。觀察組心理狀態(恐懼、焦慮、抑郁)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變化情況比較(n)
突發性耳聾與內耳微血管循環障礙有關,內耳缺血、缺氧代謝紊亂,損害聽覺器官導致聽力下降,出現耳聾,其誘發因素有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內分泌失調等。突發性耳聾主要治療措施是給予擴張微血管,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因精神狀態也是影響血液循環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對患者不良精神情緒進行有效疏導單純藥物治療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高壓氧治療能夠快速升高血液和組織的氧含量,改善缺氧狀態,減輕內耳微循環障礙所致的聽覺功能損傷。由于突發性耳聾起病突然,患者多伴有情緒障礙,如恐懼、焦慮和抑郁等影響了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改善患者的情緒障礙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心理護理能夠穩定患者情緒,緩解恐懼、焦慮和抑郁,增強治療信心,提高治療配合度,對于提高常規藥物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3]。
本研究結果表明高壓氧治療的同時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提高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這是由于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良好的心理情緒使體內縮血管因子減少,幫助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增加受損毛細血管的血供,促進患者聽力恢復。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應用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聽力,值得臨床推廣。
[1]陳賽,江美霞,張映芬.突發性耳聾病人焦慮狀況分析及護理對策.現代護理,2008,14(3):38-39.
[2]安久云,栗娜.心理護理聯合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患者的療效觀察.中國民康醫學,2015,27(5):73-74.
[3]趙霞.心理干預對突發性耳聾治療效果的影響.現代護理,2007,13(21):1982-19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85
2016-03-10]
510700 廣州市黃埔區中醫醫院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