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云南省委黨校調研組 可順祥 馬 黎
揚帆起航 決勝小康
——永善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探索與實踐
文/中共云南省委黨校調研組 可順祥 馬 黎

中共永善縣委書記戈昌武(右三)深入農戶家中開展“轉走訪”工作
永善縣位于云貴高原北部,四川盆地邊緣,烏蒙山西北面,金沙江下游,地處云南和四川兩省六縣結合部,轄8鎮7鄉142個村(社區)46.8萬人。全縣國土總面積278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99.5米,最低海拔380米,立體氣候特征明顯。金沙江流經縣域9個鄉(鎮)168.2公里,世界第三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壩址距縣城僅3公里。
“十二五”以來,在中央和省、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永善縣委、縣政府緊緊團結帶領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勵精圖治、艱苦奮斗,戰勝各種艱難曲折和風險考驗,許多工作走在昭通市甚至全省前列,多次受到國家和省、市表彰。特別是在溪洛渡水電站的建設中,永善縣全力以赴保供給、抓穩定、促協調,慨當以慷,有力地支持了溪洛渡水電站的建設,為云南的“能源強省”戰略作出了巨大貢獻。
“十二五”的五年,是永善大事多、難事多、喜事更多的五年。五年來,永善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在全省縣域經濟發展考核中,永善2012年被評為縣域經濟科學發展進位縣;2013年、2014年連續被評為縣域經濟科學發展先進縣。至2015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達到71.22億元,年均增長19.2%;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0162元和7121元,年均分別增長10.9%和21.2%。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3380公里,實現貨運量199萬噸、客運量183萬人,實現鄉鄉通油路。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8萬件,解決了15.1萬人的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村村通自來水。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42個,穩定糧食播種面積81.97萬畝,糧食產量實現“五連增”,達19.95萬噸,水果產量達1.03萬噸。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擁有各類水電站17座,總裝機達1388.83萬千瓦(其中,溪洛渡水電站總裝機1386萬千瓦)。擁有校舍建筑面積53.65萬平方米,在校學生達7.85萬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74%,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96.24%。擁有醫療機構202個,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建成各類文化體育場所98個、農家書屋136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6%。行政村移動電話、3G網絡覆蓋率達100%。年均穩定轉移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11萬人次以上,鞏固和解決了10.05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建成美麗鄉村示范點88個。新增城鎮建成區面積3.1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37.2%。
通過五年的高速發展,永善筑牢了發展的基礎,實現了從一個傳統農業縣向工業強縣、能源強縣的華麗轉變。今日之永善,正展現出潛力迸發的發展態勢。
省委九屆十次全會提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自覺把云南的發展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來謀劃,找準國家戰略和云南發展的契合點,努力闖出一條具有云南特色和時代特點的跨越式發展路子”的要求。實現跨越式發展、決勝小康社會建設,永善面臨著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國家大戰略帶動的機遇。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對云南提出建設“示范區、排頭兵、輻射中心”要求,各種戰略機遇在永善交匯疊加,為永善的基礎建設、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二是國家大政策支持的機遇。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為永善補齊發展短板提供強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省、市黨委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相繼出臺了支持金沙江經濟帶建設、滇東北城鎮群打造、全面推進脫貧攻堅戰略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為永善爭取政策、項目、資金提供了有利條件。三是省委、省政府啟動了交通基礎設施“五年大會戰”行動,昭永公路、國道213永善段將得到提升改造,大永高速、通用機場已納入日程,永善縣綜合交通條件將會發生重大改善,發展潛能將進一步得到釋放,永善一肩挑“兩站”的區位優勢會更加凸顯。
搶抓新機遇,實現新作為。“十三五”時期,永善縣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省第十次黨代會、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牢交通、水利、電力、信息四大基礎,培育特色農業、清潔能源、礦冶加工、現代服務四大產業,突出精準扶貧、城鎮帶動、教育興縣、生態文明、深化改革、依法治理六大重點,奮力闖出一條加快發展的新路子。到2020年,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5%以上,地方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以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以上和10%以上,努力把永善建設成為云南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特色農業重點縣、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新興旅游目的地”。

永善縣城
“十三五”時期,是永善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永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是永善實現提質發展、后發崛起的戰略機遇期。今后幾年,永善將深入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攻脫貧、惠民生,打基礎、優環境,興產業、穩增長,抓黨建、強保障,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
(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永善是集民族、山區、貧困“三位一體”的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十三五”時期,永善將緊緊圍繞到2019年實現10個貧困鄉鎮全部摘帽、90個貧困村385個特困自然村全部出列、11.6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嚴格按照脫貧出列標準,聚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堅持區域扶貧和精準扶貧相結合、整體推進和突出重點相結合,以安居工程為基礎,以產業培育為重點,以基礎建設為保障,以素質提升為根本,統籌抓好整鄉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就業培訓轉移、特色產業培育等重點項目建設,如期實現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強化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深入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細化目標任務,整合資源投入,注重規劃引領,堅持掛圖作戰,強化考核管理,確保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精準管理。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和發揮政府、行業、群眾、社會各方面作用,努力形成黨政主導、部門主幫、社會主動、群眾主體的脫貧攻堅強大合力,舉全縣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永善縣縣長傅再勝為調研組介紹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二)破解基礎建設瓶頸。永善縣地處烏蒙山北麓,境內山高坡陡、溝谷縱橫,呈大山大河大峽谷的特殊地形地貌,交通等基礎設施較為滯后?!笆濉睍r期,永善將抓住全省加快“五網”建設的有利契機,深入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五年攻堅戰”,全面改善基礎設施落后面貌。一是加強交通網建設。加快推進昭永公路和國道“213”線永善段升級改造、建制村公路硬化等一批在建項目,啟動建設大永高速公路、縣城至檜溪公路、二龍口至三漩渦公路、佛灘海事養護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積極爭取通用機場立項建設,主動配合抓好“兩站”庫區航道整治,協調解決溪洛渡水電站過壩運輸問題。力爭到2020年,形成能夠服務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可支撐永善跨越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二是加強水網建設。完成大板廠、營盤、雙河、天星壩水庫建設,啟動白云、富慶水庫建設,實施一批節水灌溉、水庫聯通、集中供水和“五小水利”工程,有效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口飲水提質增效全覆蓋,水庫庫容達8000萬方以上,耕地有效灌溉率達40%以上。三是加強能源網建設。全力做好溪洛渡水電站服務工作,有序推進風電、光電開發,努力打造水電、風電、光電“三位一體”的清潔能源基地。加快城鄉電網改造步伐,全面完成農村戶表改造任務,不斷提高城鄉供電保障水平。推進城鎮天然氣運輸管道建設,擴大城鎮居民天然氣保障供給覆蓋面。四是加強互聯網建設。實施“寬帶永善”行動計劃,全面推進縣城光纖到戶、寬帶提速和高清數字電視入戶工程,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光寬帶信息化工程,促進互聯網、4G網向農村普及。力爭到2020年,實現有線電視到村全覆蓋,移動通信網、4G網、光寬帶到村民小組全覆蓋。

世界第三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
(三)培育現代產業體系。永善農業產業優勢突出、礦產資源豐富、旅游資源富集?!笆濉钡奈迥?,永善將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稟賦,以創新為引領、以項目為支撐,著力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努力構建優勢突出、富有特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新體系。一是提質發展優勢農特產業。圍繞特色農業重點縣建設目標,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堅持高產、優質、生態、安全農業發展方向,以發展沿金沙江特色產業、易遷安置點示范產業、村級集體新經濟產業為帶動,重點發展以花椒、核桃、臍橙、枇杷、竹子為主的經濟林果,以魔芋、砂仁為主的特色經濟作物,以生豬、肉牛、肉羊、家禽為主的畜牧業,以天麻、黨參為主的特色中藥材,以水產養殖為主的淡水漁業。積極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鼓勵和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經營,培育特色品牌,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組織化程度,促進農特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二是轉型升級發展新型工業。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產業和城市融合發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充分發揮園區集聚效應,擴大招商引資,吸引更多企業入駐發展。立足優勢資源,優化投資環境,有序推進高嶺土、磷礦、彩花石等礦產資源開發,大力發展農特產品精深加工,開發利用水電、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有效促進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深入落實縣級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機制,有效解決企業在融資、經營、技改等方面的困難。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人文資源,積極融入全市、全省旅游發展大格局,著力推進溪洛渡明子、馬楠羊槽、茂林永安、大興驛馬、務基青龍等一批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努力把永善打造成為富有特色的新興旅游目的地。提升房地產、商貿、餐飲、住宿等生活性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金融、物流、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加快制定和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積極培育電商平臺、微商平臺、農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實現互聯網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四)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牢固樹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理念,全力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鎮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45%以上。一是建設好縣城中心城市。以縣城建設為龍頭,緊扣“山城、水電、園林、湖濱、旅游”城市定位,按照“干凈、方便、有序、安全、活力”的要求,積極探索“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健康城市”建設路徑。堅持西延南擴的總體思路,強化規劃引領,注重建管并重,深入推進縣城南部、西部片區建設,啟動縣城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加大縣城道路、管網、停車場等改造建設力度,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工程,狠抓環境衛生和市場秩序綜合治理,不斷提升縣城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力爭到2020年,實現省級衛生縣城、園林縣城、平安縣城、文明縣城“四城同創”目標。二是建設好衛星小集鎮。以鄉鎮集鎮建設為支撐,按照產業支撐、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要求,在品位提升上下功夫,鞏固鄉鎮集鎮改造建設成果,加快推進黃華、大興、茂林、檜溪集鎮改造建設,啟動實施7個建制鎮“一水兩污”工程,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鎮、旅游集鎮和商貿集鎮,充分發揮集鎮就近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重要功能。三是建設美麗鄉村。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拓展,統籌結合易遷安置、移民新村、特色村寨建設,堅持美麗村莊、鄉村旅游、產業培育“三位一體”發展,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路域環境、建房秩序、大操大辦專項治理行動,著力打造一批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建筑美觀、設施完善、管理先進、產業配套、環境優美的美麗村莊,把美麗宜居鄉村建成鄉鎮的重要拓展區。

永善縣城街道夜景

已建成的水竹鄉易地扶貧搬遷點
(五)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七彩云南·永善保護行動”,全面加強“森林永善”建設,廣泛開展生態文明鄉鎮、生態文明村(社區)創建,力爭到2020年成功創建生態文明縣。一是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茖W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扎實抓好小巖峰、五蓮峰國家級和省市級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功能區建設。認真開展森林二類資源調查,深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中低產林改造工程,切實加強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建設,大力實施濕地保護、水土保持、陡坡治理、石漠化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著力加強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大力開展城市面山綠化、庭院屋頂綠化和全民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生態建設與保護水平。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科學有序合理開發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二是強化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著力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認真抓好縣城空氣質量監測。嚴格加強云蕎水庫、蓮峰水庫、蒿枝壩水庫等重點水源地保護。大力實施清潔鄉村工程,全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廢棄物管理,不斷改善農村環境。突出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全面推廣沼氣、太陽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扎實推進全社會節能減排。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破壞責任追究制度,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確保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治。三是強化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堅持主動防災、充分備災、科學救災、有效減災,健全完善防災減災應急處理機制,加強救災物資儲備和應急隊伍建設,做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應對,切實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馬楠鄉云南半細毛羊養殖

務基鎮白勝四方碑臍橙種植專業合作社臍橙園
(六)加強黨的建設。推動永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笆濉睍r期,永善縣將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永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推動全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用黨章黨規規范言行,用系列講話武裝頭腦,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不斷加強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教育,增強黨員干部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二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好干部選人用人標準和程序,完善和落實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注重任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有擔當、有作為、有貢獻的干部,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婦女、非黨和年輕干部培養和使用,促進各層面干部健康成長。從嚴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形成對干部的嚴格約束,充分發揮鄉鎮干部、村干部、駐村幫扶干部、非領導職務干部等隊伍的作用,關心和支持老干部工作,形成齊心協力、團結干事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和拓展“基層黨建十條”落實成果,深入實施“一江兩路”黨建示范創建工程,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著力加強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與管理,扎實抓好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有效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深入落實縣級黨員領導掛鉤聯系基層黨建、機關農村黨組織結對幫建機制,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聯建共創新機制。扎實抓好脫貧攻堅和基層黨建“雙推進”工作,積極培育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有效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幫帶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委實施辦法,弛而不息解決“四風”突出問題,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堅持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落實掛鉤聯系、結對包保、接訪下訪等密切聯系群眾制度,堅決整治庸、懶、散、軟和為官不為、為官不勤、為官不正、為官亂為等不良風氣,努力形成辦實事、見實效的濃厚氛圍,促進干部作風持續好轉。五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一崗雙責”,準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從嚴加強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黨規,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深入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工作和重點崗位專項監督檢查,有效預防腐敗行為發生。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從嚴查處貪污腐敗,從嚴整治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調研手記】:站在溪洛渡鎮明子村向下俯看,金沙江在永善境內形成大湖,波逐浪涌,又經溪洛渡水電站后,一路向東,浩浩蕩蕩,直奔太平洋。千百年來,這條大江承載著永善各族兒女的夢想,奔流不息、滔滔向前。
黨的“十八大”以來,永善縣緊緊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圍繞構建“清潔能源基地、特色農業重點縣、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新興旅游目的地”目標,全力打基礎、優環境;攻脫貧、惠民生;興產業、穩增長,一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我們欣喜地了解到,永善“十二五”末地方生產總值已達71.22億元,保持了年均19.2%的增長,這對于一個集民族、山區、貧困“三位一體”的國家級重點貧困縣來講,取得如此井噴式的發展速度,不能不說是創造了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我們深深懂得,沉甸甸的收獲背后,是永善全縣干部群眾夜以繼日的艱辛付出。我們更細致地品讀到,生活、工作在這片熱土上的永善人,無不希望永善發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發展不是空嘴說白話“侃”出來的,也不是品頭論足“聊”出來的,更不是慢慢吞吞“磨”出來的,發展說到底是“干”出來的。新時期,在中央和省、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永善縣委、縣政府正在帶領46.8萬各族人民群眾,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理性地總結過去,客觀地分析現實,科學地謀劃未來,搶抓機遇、積極作為,艱苦創業、團結奮進,攀升新的高度,續寫新的輝煌。

溪洛渡水電站庫區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