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
?
讓信息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綻放光彩
◎朱麗娟
信息手段是指以PC、投影、網絡等要件構成的現代化教學演示手段,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運用價值和推廣意義。筆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強化了信息手段運用方面的設計、組織與實踐,本文對此做初步分析。
思想的重視是工作得以推動的前提和基礎,信息手段對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具體可以表現為四個方面。
(一)信息手段活躍了教學氛圍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體會非常深刻,將多媒體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特別是利用其演示形象生動的特點,能夠讓課堂教學更加具有吸引力。而使教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知識展示的大餐、視覺的盛宴,會讓課堂教學變得更有魅力、更有活力。調查研究顯示,將信息化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教學氛圍明顯提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也得到顯著增強。根據教學研究,信息手段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的確在營造氛圍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成為了語文教學成效提高的一大利器,因此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組織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兼顧這一方面。
(二)信息手段調動了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堂上引入信息手段,每一位學生內在的探究欲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是與教材相關的拓展信息、學生感興趣的拓展內容,在課堂上通過信息手段演示出來時,他們對這篇課文的探究欲望將會得到極大的增強。和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相比,引入了信息手段的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程度明顯提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也更加投入,無論是和教師的互動,還是和同學之間的相互探討,都會因為多媒體手段的加入而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這充分證明了信息手段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三)信息手段增加了教學容量
單純的文字,其包含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很難完全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信息手段運用于教學中,可以從網絡中獲取大量的教學信息,對語文教學的開展起到了補充信息的作用。單純的文字信息會變成圖文并茂的內容,甚至圖、文、音都具備的內容,讓語文課堂的信息容量呈現幾何等級增長的趨勢。許多教師將信息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明顯感到課文內容的講解效果得到了提高,因為多媒體的演示讓課文以更加生動的形式表現,學生所接觸到的信息量也更多。有了豐富的信息量作為基礎,語文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會更加輕松自如。
(四)信息手段強化了教育效果
要想體現語文教學的思想引領效果,必須要體現在教學手段的優化和改進上,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更加強烈的震撼。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手段,可以輔助各種思想與情感教育的開展,讓學生在更具激情的氛圍中,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受到思想的熏陶與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的發掘,可以將其中的情感因素運用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可以較好地對學生的成長發揮引領功能。
在教學中體現信息手段的作用,必須要重視設計的巧妙程度,既要潤物細無聲又要恰到好處,要在使用的時機、使用的手段、使用的頻率等方面進行周密的設計。在教學中筆者運用信息手段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揮作用。
(一)運用信息手段營造氛圍
信息手段的運用能較好地實現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營造探究欲望這一目標。例如在《凡爾賽宮》的教學中,筆者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學生不熟悉教材所描述的內容,在理解的過程中有障礙,形不成強烈的感知。因此筆者運用多媒體進行視頻資料補充,俯瞰、遠看近看凡爾賽宮,以及隨著導游的鏡頭游覽凡爾賽宮各個地方。這種多媒體演示就讓語文教學工作形成了圖文并茂的感知印象。在學生眼中,這篇課文不僅有文字、圖像還有視頻,學生看到的不僅是文字的揭示,更是身臨其境一般的學習感知。有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作為基礎,加上提高了學生的感知效果,語言學習的效率將會得到顯著提升。這樣的運用還有很多,教師應當在教學設計環節前就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將信息手段的運用與教材的解讀緊密結合起來,讓枯燥的語言文字成為生動的感知,通過營造濃厚的氛圍讓語文教學更加生動,這是推動教學工作深入開展的重要抓手。
(二)運用信息手段增加信息
教學信息的補充對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信息化手段的加入,讓語文教學擁有了更加海量的信息。教師手中所掌握的資源更多,教學中也就能更加靈活地運用,在幫助學生科學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對于一些科普類說明文,教師單純講解的難度非常大,學生在理解上也有較大的難度。因此筆者運用信息手段對教材中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詳細介紹,以圖文并舉的方式幫助學生將深奧的知識點轉變為直觀形象的記憶理解,對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了積極的輔助作用。當然,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選擇一些科普類的短片小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也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無論是建筑類說明文、科技類說明文,還是一些其他需要補充資料的教材,在信息手段的幫助下都可以顯著提升課堂的信息量,提升課堂信息的生動程度。補充教學信息,是多媒體手段功能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具體運用中要加以研究,既要發揮其功能,又要注意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把握使用的時間以及每節課的頻率,達到精簡高效的目標。
(三)運用信息手段優化流程
教學工作如同演戲,教學方案就是劇本,將教學中的信息手段作用發揮出來,對教學流程的優化具有積極意義,可以讓語文教學活動更加緊湊和高效。信息手段的運用可以縮減課堂無謂的時間,例如板書量過大,教師一筆一畫的書寫占用了部分課堂時間。如果運用多媒體預先設置,相關內容就可以在屏幕上演示出來,只需鼠標輕輕一點,每一句都可以按照要求分步顯示出來。教師則可以對相應的內容進行提煉,形成簡潔的板書,這就使教學時間的運用效率大為提高。另外,在課內檢測等環節,測試題的投影也可以使教學流程更加緊湊優化,學生在課堂上每一分鐘的運用都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在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方面,教師一定要注意時間的高效運用,將多媒體演示與節約時間融合起來,以便節省下更多的時間,運用于教學重難點的分析研究。
(四)運用信息手段升華思想
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疏導,進行情感滲透,讓學生受到教育。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多媒體的有效輔助,創設濃厚的情境輔助思想教育的開展。在《“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這篇課文中,除了文體的格式等教學外,從神舟飛船的前世今生、我國在航天事業發展中取得的成就等角度,選擇一些極具震撼力的場景,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時間節點和重要事件,進行演示播放。當課堂上充滿愛國主義情感的時候,學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是強烈的,對他們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成功的。教師運用多媒體手段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理解,能夠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這一點應當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推廣。
從許多教師的成功實踐分析,多媒體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于教學目標的圓滿實現,還是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成長,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信息手段的作用體現在輔助教學開展方面,無論是信息的補充還是氛圍的營造,以及教學流程的優化,都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廣大教師要重視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手段的改進,讓信息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綻放光彩。同時,廣大教師在多媒體手段運用于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科學性,避免走入形而上學以及本末倒置的境地。首先,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切不可過于依賴多媒體手段。無論哪一種教學手段,其功能定位只能是輔助教學手段,不可代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不可牽著教師和學生的思維走,要體現其促進功能,不能喧賓奪主。其次,教師對信息手段的運用要注意科學性,要在關鍵時刻發揮點撥作用,絕不能脫離教材文本進行無限放大,導致教學分析活動缺乏深度,使其變成了游戲活動。另外,教師在信息手段運用過程中,應當盡可能運用自主設計的教學課件,保證教學活動方案與教學手段的運用協調統一。綜上所述,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既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更好地輔助語文教學工作開展,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夸大、不依賴信息手段,做到科學、高效運用。
(朱麗娟江蘇省常熟市任陽中學21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