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彥飛
?
當前學講計劃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盧彥飛
學講計劃是近年來比較有影響力的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學進去和講出來,對改善課堂生態、活躍教學氛圍以及提高學生能力素質水平等方面,發揮了較為明顯的作用。這一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廣泛運用,使語文教學邁上了素質化發展的快車道,本文主要結合教學實踐進行簡要分析。
縱觀許多地區的教學改革,都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么局限于某一學科,要么持久深入程度不足,缺乏生命力。學講計劃則完全不同,其沒有局限于一門學科,而是覆蓋中小學各學科,對初中語文教學尤為適用。更為重要的是,學講模式在徐州地區的運用,采用行政推動、全面推進和科學推廣相結合的方式,既占據教學改革的前沿陣地,同時也最大化匯聚了推動的力量,為大面積推廣這一教學模式奠定了扎實基礎。從學講計劃提出開始,運用三年時間對教師和校長進行培訓考核,使其人人達標,有了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學講計劃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推進過程中的作用,將會更加彰顯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學成效。
學講計劃運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最大的變化在于改變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單向講授的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更加自如地思考、民主地討論、系統地總結,實現了語文學習成效的快速提升。從學生準備充分程度看:在學講計劃實施背景下,學生需要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研究,充分了解與教材相關的內容,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這一要求讓學生的學習環節進行了向前延伸,準備的充分程度明顯提高,系統性要求比學生的自主預習更為系統。例如在《看云識天氣》教學中,學生因為提前進行了充分預習,了解了有關氣象方面的許多知識,在課堂學習研究環節就降低了難度。由此可以看出,學講計劃對學生對預習活動的要求,成為了語文課堂學習的重要基礎。
從學生思維深入效果看:學生在學講計劃實施中,思維更加開放和活躍,思考的角度與思路更為清晰,因為有了教師的指引和點撥,學習活動變得有序和高效起來。例如在《濟南的冬天》教學中,筆者結合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向學生提出了具有思維啟迪效果的題目,“濟南的冬天美在何處?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妙處?”學生對照思考題深入分析了一些優美的語句,感悟了手法運用的巧妙,使思考問題的角度、思路更為清晰,對教材內容的把握做到了重點突出,提高了理解的效果。
從課堂互動熱烈程度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貫徹學講計劃,從自主先學、小組討論到交流展示,不僅需要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學生和教師之間同樣需要互動。例如在《皇帝的新裝》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思考題要求學生針對故事的情節、人物的形象進行分析,但是在深刻思想寓意進行發掘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入到學生之中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透過表象提煉童話諷刺的對象和意義。有了學講計劃的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互動熱烈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生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為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從學生能力發展狀況看:學講計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其著力點就在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學進去,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協作能力有了提高;優秀的學生幫助語文學困生進行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成果的梳理指導,表達能力也有了提高;學生進行學習反思與總結,提煉能力有了提高等等。學講計劃在語文教學中的推廣,需要學生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通過自己的充分準備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也需要自己的積極思考以及相互研究,獲得答案。不同學習環節都強化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這一素質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素養的發展。
從信息反饋了解效果看:學講計劃運用中,語文課堂一般都采用當堂檢測的方式,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狀況,達到了快速準確了解的目標。教師在課堂檢測中基本掌握了學生學習的情況,學生也從自己的學習檢測中找到了薄弱環節,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下一步的教與學的活動中,都顯著增強了針對效果,為下一步教學與學習活動指明了方向。
從反思小結運用效果看:每一次的學習都要有所收獲,語文教學貫徹學講計劃,教師和學生在平時的探索中,要善于總結經驗成果,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這也是學講計劃得以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重要抓手。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和學生的雙向反思與教學總結,對增強學生學習技巧、提高教學深入程度等方面,的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學講計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成功實踐,再次驗證了這一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運用學講計劃的過程中,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統一,充分認識這一教改模式的先進性。其次要在運用上更加靈活,要抓住教改的精髓,對教學環節的設置安排可以靈活機動,既要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同時也要注重推陳出新、勇于創新。最為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并在堅持中不斷優化和提升,更好地促進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
(盧彥飛江蘇省睢寧縣姚集中學221242)